<p class="ql-block">艺术家简介:</p><p class="ql-block">区启森,民盟江门书画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美术联盟理事,江门市政协书画院理事,江门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 我的生命根系深扎在乡土之中,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我的眷恋,而那些质朴的老农,更是我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角。自小与他们朝夕相处,我熟知他们掌心的老茧如何在岁月里层层堆叠,懂得他们爽朗笑声里藏着的丰年期盼,更记得他们在烈日下耕作时,古铜色皮肤折射出的坚韧光芒。这些鲜活的生命印记,早已化作我笔下跃动的线条与色彩。</p><p class="ql-block"> 迁居良溪古村的日子,让我与乡土的羁绊愈发深厚。春播秋收时并肩劳作的汗水,老榕树下围坐闲谈的烟火气,农人们眼角被岁月刻下的纹路,都成了我创作的灵感泉源。当他们布满裂痕的手掌握住农具,当被扁担压弯的脊梁在田间起伏,那些瞬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化作无法遏制的创作冲动。</p><p class="ql-block"> 中国水墨讲究“以形写神”,而老农们本身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他们晒成焦墨色的皮肤、如枯笔勾勒的筋骨,甚至劳作时躬身的弧线,都暗合水墨的韵律与意境。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份独特的美,我最终选择了纸皮作为创作载体。它天然的褶皱与粗粝质感,恰似老农脸上被时光雕刻的痕迹;其古旧的纹理与斑驳的色泽,与农人身上沉淀的岁月气息完美契合。我坚信,只有纸皮才能承载得住他们脸上那份浸透稻香与泥土的墨韵。</p><p class="ql-block"> 创作时,我在传承水墨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用纸皮的柔韧性,以拓压、皴擦、洒滴等技法,让墨色在纸面自然流淌、晕染。纸皮的横向肌理与传统水墨的屋漏痕、积墨法相互呼应,点、线、面交织成富有层次的画面。每一次落笔,都像是在与老农们对话;每一道墨痕,都饱含着我对他们的敬意与深情。那些藏在他们眼角皱纹里的故事,挂在嘴角的笑意,扛在肩头的责任,都通过纸皮与水墨的交融,鲜活地呈现在画布之上。</p> 区启森农人系列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