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写摩崖碑帖(大开通 何君阁道碑 司马湾碑 中山王)

茉莉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褒斜道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段碑文,记录了开通褒斜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字体演变: 处于篆书向隶书过渡阶段,笔画无波磔,保留篆书笔意,风格古雅浑朴‌。自然布局‌:因石势作字,笔画粗细长短参差不齐,呈现天真朴拙的气势‌。线条与风格‌:笔划细而遒劲,融入篆意,布局饱满,与天然石纹结合形成独特奇趣‌。</p> <p class="ql-block">  《何君尊楗阁刻石》是刊刻于东汉建武中元二年,以篆书线条作隶,线条圆劲,笔势纵横,典雅古拙,舒阔挺劲,力求破篆书之圆而立隶书之方,与汉隶中摩崖刻石一路的《石门颂》《西狭颂》《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等相类,皆具有较多篆意。</p> <p class="ql-block">  苏马湾界域刻石,苏马湾刻石的隶书风格,具有方折线条和庄重体态的特点。其用笔厚重且质朴,横画处并未显露波磔,线条以方折为主,结构简练而稳健,整体呈现出“古隶”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  北庄子汉墓石刻保存完好,北庄子汉墓构筑墓室所用4000余石块,大都呈方形,长、宽各约1米,厚约25厘米。这些石刻文字结字古朴自然,具有大朴不雕之美,拙趣横生‌,石刻内容多为采石场地名及参与修筑陵墓的郡国、县邑、工匠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几个月来的网课学习,从线条质感的训练,结构变化的揣摩,再到临创作品章法的把握,这些过程面临的问题不少,但始终没有放弃,感谢一墨老师一路来的辛勤指导,使自己开阔眼界,对汉碑的碑帖有了一点认识,并喜欢上了汉碑隶书,我将继续努力学习!</p> <p class="ql-block">谢谢书友们的光临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