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记 兰州vs白银

跃渊

<p class="ql-block">4月16日,星期三,晴空万里。</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迎着初升的朝阳,乘坐大巴驶向兰州。尽管路途颠簸,甚至让我呕吐了两次,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削减我们对这次研学之旅的期待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p> 第一站:科技馆 <p class="ql-block">  科技馆的外观宛如一座未来之城,左边矗立着一个银色的半球形建筑,由不锈钢铸就,散发着浓厚的科技气息。</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踏入了“像素世界”。这里陈列着各种像素类科技展品,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多媒体演示,还有互动游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使原本神秘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瞧,下面是我们参与游戏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看谁更快”</p> <p class="ql-block">“直升机模拟器”</p> <p class="ql-block">“平衡”</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了二楼,这里的展品不再是像素科技,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成果。例如我体验的“自行车竞赛”,通过骑行,投影屏幕上展现出兰州城市或郊外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科技馆中,我们深入学习了物理与化学知识,如声音的传播原理、机器的运作机制等,这些都将为我们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p> 第二站:甘肃省简牍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别具一格,馆内展品皆为古代简牍。简牍,是在纸张尚未发明时,古人用来书写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一些在简牍博物馆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简牍,其上记录的内容生动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色。其中,一封《借裤书》的简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讲述了一人因羞于开口而写信向他人借裤子的故事,体现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拘谨与人们的自尊。</p> 黄河沿岸风景线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了黄河沿岸。站在黄河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齐声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歌声激昂,气势磅礴,仿佛连黄河也为之赞叹!</p> 夜晚安息处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住处虽简朴,却充满温馨。棕色的墙壁,两张洁白的床,还有一台电视,营造出一种舒雅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妈妈告诉我老师深夜忙碌的身影。听完这些,我心中涌起一阵愧疚。回想过去,我总是惹老师生气,如今深感懊悔。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辛勤付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六点,为了品尝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我一夜未眠(太激动了!)。</p> 舌尖上奢华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我心中疑惑:学校安排的食物能否满足我们的胃口?</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到兰州,不仅能够吃饱,更让我惊喜的是,这顿饭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早餐是牛肉面,搭配枣水和小菜。这碗面果然如书上所描述的一般:汤清、萝卜白、辣椒油红、香菜蒜苗绿、面条黄亮,色香味俱全,绝对正宗!</p> <p class="ql-block">  结束时,我们前往白银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享用了研学的最后一餐。</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管理员要求我们排好队再进入食堂。</p> <p class="ql-block">  我们依次排队进入食堂,先在洗手池中洗手,然后自己打饭,且不能打太多,以免浪费。这次用餐不仅让我们填饱了肚子,更让我们懂得了用餐的规矩,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坚持“人人光盘”。</p> 总结 <p class="ql-block">  我不敢相信,这次研学之旅即将画上句号。</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虽然短暂,却让我们领略了甘肃的科技文化与历史,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甘肃乃至祖国的现状,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