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穿帮镜头 1 —— 假票假戳假信封

郑南初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观看中央电视一台刚刚播完的电视连续剧《故乡的泥土》,发现了剧中的几个穿帮镜头。</p><p class="ql-block"> 一、假邮票 </p><p class="ql-block"> 剧中男主角麦茬在山西省平定县乡村的砖窑打工,写了两封信寄给河北省太极县老家的父母及恋人杨春雪。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两封信上居然贴的都是极其稀少的珍贵邮票—— “天安门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放光芒”邮票,俗称“放光芒”,是1956年邮电部发行的《首都名胜》邮票中的一枚。因天安门邮票图案表现的是早晨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天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在发行前有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并收回。同套其余4枚邮票仍按原定日期发售。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前出售。虽经追回,仍有约六七百枚流出,极其稀少珍贵。1997年11月21日’97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一枚新票以29.5万元的高价拍卖。</p> <p class="ql-block">  试想一下,这么珍贵的邮票,在“山西省平定县张庄”(信上邮戳所示)那个小小的邮电所,有这样的邮票出售吗?恐怕连见也见不到吧!我可以断定,这封“道具信”上贴的是假邮票。或者就是在某种集邮报刊上剪下来的“仿印邮票”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影视道具毕竟是演戏,不必太较真非用真邮票不可!但假要假得“真”一点嘛!用“珍邮”做道具,假得也太离谱了吧!</p> <p class="ql-block">  此外,信上所盖邮戳也与真戳大相径庭,太假了!</p><p class="ql-block"> 戳中部方框中的“数字”只有“年月日”,缺少“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看就假。</span>即使有些乡村邮电所有时也不把“小时”字钉安上,但至少应把“小时”字钉的空位留出来呀!</p><p class="ql-block"> 戳中“下月牙”有“5(支)”,表示该邮局是个“支局”。但戳的下半环又有“(所)”,这是表该邮局是个“邮电所”。同一把戳上有竟有两种表示,真奇葩!到底是“支局”还是“所”?</p> <p class="ql-block">  三、假信封</p><p class="ql-block"> 麦茬收到家信,他拿到手时连信封都没有撕开,直接就把信取出来了。从河北省太极县寄到山西省平定县的信居然没有封口,这不仅是道具师的失误,也是演员的疏忽。</p> <p class="ql-block"> 郑南初 2025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