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富体育教研工作室第一阶段年轻教师无生试讲展示与反馈。

董富

<p class="ql-block">一、郭鑫宇——行进间低手上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郭鑫宇老师以篮球运动中的经典技术“行进间低手上篮”为授课内容,课程设计极具趣味性与专业性。试讲过程中,郭老师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模拟篮球明星比赛中的精彩上篮瞬间,迅速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该项技术的学习兴趣。讲解动作要领时,他将行进间低手上篮拆解为“助跑加速 - 单脚起跳 - 托球伸展 - 拨指入筐”四个步骤,配合规范的动作示范,边演示边强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口诀要点。在教学设计上,郭老师规划了从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到运球慢速上篮,再到设置障碍物进行实战模拟的分层训练方式,充分考虑小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还设计了小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比拼中巩固技术动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p> <p class="ql-block">二、赵玉志——前滚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赵玉志老师围绕“前滚翻”这一基础体操动作展开试讲。他以趣味故事导入,模拟小动物团身滚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动作形态,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过程中,赵老师细致地讲解前滚翻“蹲撑、低头、蹬地、团身、滚动”的动作流程,通过亲自示范和借助人偶道具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轨迹。为确保学生掌握动作关键,他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如在垫子上标记起始点和终点,让学生练习低头含胸;用双手抱膝的方式辅助学生感受团身姿势。同时,赵老师十分注重安全教学,在试讲中反复强调练习时的安全事项,比如保持合适间距、清理场地杂物等,还安排了小组互助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逐步掌握前滚翻技巧,增强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p> <p class="ql-block">三、胡迪——立定跳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胡迪老师带来的试讲内容是“立定跳远”。课程伊始,胡老师通过播放运动员跳远的精彩视频,结合充满激情的讲解,营造出热烈的学习氛围。在动作教学方面,他将立定跳远分解为“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运用夸张的动作示范和口诀记忆法,如“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为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胡老师设计了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先是在地面画不同距离的标志线,让学生挑战不同目标;又组织小组间的跳远接力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地姿势,强调屈膝缓冲的重要性,通过模拟练习和个别指导,减少学生受伤风险,让学生在掌握立定跳远技能的同时,锻炼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 。</p> <p class="ql-block">四、孙德尔老师——足球传接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孙德尔老师聚焦于足球运动的核心基础技能“足球传接球”进行试讲。教师以足球明星精彩传接球配合的视频引入课程,让学生直观感受传接球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引发学习热情。在技术教学环节,教师详细讲解脚内侧传接球、脚背正面传接球等常见方式的动作要点,亲自示范时,通过慢动作演示和不同角度展示,让学生清楚看到触球部位和发力方式。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从两人一组原地传接球练习,到移动中传接球,再到设置小型比赛场景进行实战应用的进阶训练。为增强课堂趣味性,还融入了“传球精准度大挑战”等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传接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和团队战术意识 。</p> <p class="ql-block">董富体育教研工作室组织开展年轻教师无生试讲展示活动。活动中,年轻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展示教学风采。试讲结束后,董富组长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等维度,对每位教师的课堂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点评。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围绕课程设计、重难点突破、教学环节衔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分享如何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为年轻教师指明了改进方向,助力其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在活动中李龙校长深度参与指导工作。试讲结束后,李龙校长逐一对年轻教师的课程进行深入剖析,从教学设计逻辑到课堂细节把控,提出专业且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他结合当前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向年轻教师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体育发展方向,分享项目式学习、体教融合等前沿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鼓励教师创新课堂形式。李龙校长的指导为年轻教师拓宽了教学视野,助力其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握体育教学改革脉搏,提升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