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12日 3月31日 上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人杜牧的《江南春》勾画出了浓淡相宜,动静兼具,隐约朦胧的江南春景,令人神往。今天在南京鸡鸣寺我看到了江南春的另一番景象:城市的一隅,一山凸起,山上寺庙的黄墙黛瓦高低错落,粉白色樱花的倩影映在黄墙之上,绿树的浓荫遮盖着曲径花窗。山下的道路也被樱花树遮掩起来,虽然樱花盛起已过,凭着梢头的残花也能想象出盛期的绚丽。与鸡鸣寺相邻的是明长城及被它环绕的烟波浩渺的玄武湖,古寺因长城而秀丽,长城借古寺而生辉,正是:古寺佛光照城台,城里城外樱花开,人潮涌动寻香去,湖光山色铺面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中南朝皇帝好佛,在京城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历代帝王多来此参拜,寺庙也几易其名。最惹人关注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他活脱脱是个佛教皇帝,四次住在寺庙不肯回去,他在此发布了7000字的断酒肉文,自此佛家远离酒肉。那时的鸡鸣寺叫同泰寺,明皇朱元璋得天下之后,想在鸡笼山建国子监,嫌鸡笼山名字太俗,遂改为鸡呜山,鼓励学子闻鸡起舞,勤奋读书,鸡鸣寺由此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鸡鸣寺有毗卢遮那佛宝殿,供奉的法身是释迦摩尼。还有药师佛塔,塔高44.8米,7层。底层存有周总理特批调拨的明代青铜药师佛像。二层以上藏有24座金丝楠木佛龛。佛塔成为明城墙最佳拍摄背景。如今的药师佛塔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佛塔。1992年拍摄影片《新白娘子传奇》,作为雷峰塔出现在影片中,它和西湖边上的雷峰塔真的很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鸡鸣寺有一些历史传说,比如寺庙内有一口胭脂井,与陈叔宝的故事相关。陈叔宝是南朝陈最后一个皇帝,他疏于朝政,沉迷声色,随军大举南下,他仓惶带着宫中妃子出逃,慌不择路,躲进鸡鸣寺的井里,最终被俘。说妃子们脸上的胭脂残留在井壁上,后称胭脂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方便香客,鸡鸣寺下修了一条500米长的道路,路边广植樱花树。三月春风绿岸,樱花似雪遮蔽天日,与鸡鸣寺的黄墙黛瓦辉映成趣,成为游览鸡鸣寺的一大看点。我们来时落英缤纷,人流熙攘,公交车缓慢移动,鸡鸣寺成为都市街区的靓丽风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