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思溪延村,是由思溪村与延村合称的古村落。踏入思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代所建的通济桥,它横跨思溪河,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走过通济桥,便正式步入了思溪村。村中以明清古建筑为主,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沿着青石板小巷前行,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走进清代商宅“振源堂”“承裕堂”等,精美的“三雕”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木雕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砖雕的线条细腻流畅,石雕的造型古朴大气。在“敬序堂”,还能看到当年拍摄《聊斋》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剧中的奇幻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到婺源清华镇,远远便望见了那座闻名遐迩的彩虹桥,它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星江河上。走近彩虹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半船形桥墩,这种设计不仅美观,更能有效分解洪水的冲击力,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漫步彩虹桥上,脚下是厚实的木板,桥面宽3米多,由11座廊亭组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廊亭里设有石桌石凳,走累了便可坐下休憩,感受着微风拂面,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桥中央的神龛内供奉着建桥、重修桥的先人以及上古治水的大禹,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从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河边的水车慢悠悠地转动着,仿佛在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劳作的聪明才智,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第一次来彩虹桥时,有几个美女正在河中的石墩上嬉戏,她们非常配合我的拍照,还在清幽的河滩上邀请我们共同品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源头古村,位于婺源县赋春镇。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至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村。这是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保存着大片的阔叶林和竹林。源头古村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版的婺源,这里有金黄的油菜花田、婺源村落特有的水口、秀水环绕的小桥流水人家、文化底蕴深厚的探源书屋、古朴典雅的窥月茶楼和如天然氧吧一样的龙泉溪谷等,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长溪村,位于婺源西北部的大山深处,因为长溪村的村长是我的影友,那年疫情结束时,我从海南返回大连的途中特意拜访了长溪村,这是我唯一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到过的婺源古村。建村历史悠久。据《戴氏族谱》记载,宋淳化年间(992年),婺源戴氏六世祖戴匡德率家人徙居至此,建村时间超过千年。在此之前,已有丰姓、翁姓等散居,后逐渐形成村落。长溪河是婺源的四大水系之一,全长37公里,河水沿村前缓缓流过。村子四周群山环抱,山上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长溪村尤以古树参天而闻名,村头有五颗巨枫,相传是长溪村的始祖第一次来长溪看村基时栽种的,被村人称为“五虎”,与村口的“将军石”一起,构成了“五虎守村头,将军把水口”的独特景观。长溪村现存不少两三百年前的徽派建筑,如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祠堂等,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