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名鸟之红喉歌鸲

陈海

<p class="ql-block">红喉歌鸲,又名红点颏、野鸲,是众多林鸟中备受鸟类摄影爱好者青睐的一抹灵动之美。在一年多的拍鸟历程中,我常听摄友们赞叹红点颏与蓝点颏的美丽。今年5月中旬,在大同御河生态园寻鸟拍摄时,我有幸邂逅了身披纯橄榄褐色羽毛“外套”,脖子上戴着亮丽“红领巾”的红点颏。在激动之余,我用相机记录下了它那迷人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红喉歌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笼中“君子”。自古至今,它在中国四大名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珍贵的鸣鸟。它生性桀骜不驯,争强好胜,对自己的鸣声充满自信,常用高亢嘹亮、美妙多变的鸣唱求偶并宣示领地。一方面,红点颏有白天休息、晚上活动的迁徙习性;另一方面,可能因其羽毛艳丽、鸣唱动听,它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然而,这次在生态园的拍摄之旅中,我幸运地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红点颏及其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红喉歌鸲与蓝喉歌鸲、蓝歌鸲并称为歌鸲三姐妹,同为中国名贵笼鸟。中国四大名鸟包括百灵、画眉、绣眼和点颏。点颏鸟分为红点颏与蓝点颏(即红喉歌鸲与蓝喉歌鸲),主要区别在于颏部的颜色。红点颏擅长模仿飞鸟的声音,而蓝点颏则擅长模仿昆虫的鸣叫,两者的叫声都极为悦耳动听。这些名贵鸟类不仅因其美丽的外观和悦耳的鸣声而备受喜爱,还因其叫声多样、能模仿多种声音而在笼养观赏鸟中占据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红点颏雄鸟羽色艳丽,且善于鸣叫,通常在晨昏至夜晚鸣唱。其鸣声多韵婉转,细柔美妙,令人陶醉。繁殖期为5月至7月,繁殖期间发出多韵而悦耳的鸣声,常在清晨、黄昏乃至月夜歌唱。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为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在巢期约为13天。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p> <p class="ql-block">红点颏属迁徙性鸟类,夏季在中国最北边繁殖,秋末迁徙至中国最南边越冬。雄鸟羽色艳丽,且善于鸣叫,通常在晨昏至夜晚鸣唱,其鸣声多韵婉转,细柔美妙,令人陶醉。它善于模仿昆虫、蟋蟀、油葫芦、金铃子、金钟子的鸣叫,尤其是在发情期,其鸣声更为悦耳。</p> <p class="ql-block">红点颏每年春秋两次迁徙。迁徙时寂静无声,不易被人察觉。红蓝点颏均在夜间依靠星象及磁场导航迁徙,白天休息。在春季,它们由冬季栖息地返回出生地繁殖。</p> <p class="ql-block">红点颏鸟生性胆小,因此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次数并不多。然而,它优雅的外形与委婉动听的歌声深得鸟类摄影爱好者的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