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配送员

阿山

<p class="ql-block">  早上点麦当劳外卖时,听筒里迟滞几秒的AI语音让我愣住,挂电话后才看见短信:“我是聋哑人外送员,收到请回复。”</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几年前肯德基那位早班聋哑员工——清晨6点,他总带着灿烂笑容,备餐时手势利落得像跳动的音符。两件小事如拼图,拼出生活里被忽略的“无声角落”。</p><p class="ql-block"> 我们太习惯用声音交换信息,却忘了有人正用另一种方式与世界接轨。外卖短信里那句“麻烦回复”,不是打扰,而是他们用文字搭建的沟通桥——怕你等餐心急,怕沉默引发误解,更怕被贴上“特殊”的标签。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荒唐念头:曾想假装失语,揣着小本子用写字买糖果、问路人,那个没敢实践的游戏,如今在现实里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 地铁里见过两对年轻人用手语交谈,指尖翻飞间,眉眼是藏不住的笑意,说到兴起时默契碰拳。他们用独特的“语言”热烈分享生活,比抱怨“沟通困难”的人更自在——交流的本质是心意的流淌。那些用指尖跳舞、用文字书写、用眼神对话的人,都在提醒我们:尊重差异,是给世界多开一扇窗。</p><p class="ql-block"> 想起班上一位孩子,他的家长总挂在嘴边的是“谢谢老师,您辛苦了”,甚至说“快毕业了,您就解放了”。可我总觉得,这段彼此靠近的时光,反而是他教会了我:当你真正努力读懂一个“不同”的灵魂,回报会藏在细微处——是看见他默默记下知识点时的认真,是发现他主动举手时眼里的光。那些曾被担忧的“差异”与“沉默”,让我明白:每一种生命形态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当我们愿意为彼此放慢脚步,去倾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