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4日,我们来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寻根问祖,洪洞大槐树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景区由五大主题区60多个文化景点,是全国五A级旅游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因古代移民而闻名,时间从北宋末年(1101年)到清代中叶,跨越宋、明、清(1820年)三个朝代约700余年时间,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全国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500多个县数以亿计的移民后裔。而发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18次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大迁徙。</p><p class="ql-block"> 移民的背景是政治上,元未大规模的战乱、灾荒加之元代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北方土地大多荒芜。经济上,元末明初,中原地区不仅遍历兵灾战火,加之水、旱、蝗、疫等侵扰,使得中原地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文化上,在中国封建社会,元朝的民族压迫之殘酷,却是少见的。经元末战争,全国人口锐减,而山西因地理优势好且受战争影响少,人口较为集中,因此决定从山西进行移民,由于明朝大移民在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进行移民手续办理,即移民的起点,因此本次移民被叫做——洪洞大槐树移民!几个世纪以来,大槐树被当做“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600多年的沧桑岁月,数于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布全国及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问我祖先在何处?</p><p class="ql-block"> 山西洪洞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祖先故居叫什么?</p><p class="ql-block"> 大槐树下老鹳窝。</p> <p class="ql-block"> 广济寺: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移到贾村汾河畔。当年,广济寺院宏大,僧众济济,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碑亭:碑亭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碑冠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p> <p class="ql-block"> 千年槐根:千年槐树的根部特写令人震撼,其表面粗糙而复杂多变,呈现出自然风化的质感,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6.2米,其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根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个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p> <p class="ql-block"> 一代大槐树(仿):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年的大槐树身围“七庹(拖)另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联手才能合抱过来,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p> <p class="ql-block"> 二、三代大槐树:是由第一代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已有近400年历史,由第二代大槐树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祭祖堂坐北朝南,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堂内设有1230个移民先祖的姓氏牌位,是天下民祭第一堂。</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根”字影壁:“ 根”字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形象,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思乡之意。</p> <p class="ql-block"> “先祖赐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