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战旗永远飘扬——步兵361团特务连参战官兵相聚洛阳

湘军旗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至25日,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出国作战和1980年以后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原广州军区陆军41军121师361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特务连退役官兵,在河南洛阳举行战友联谊活动:生死战友,不忘初心,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军著名塔山英雄团队的其中一个英雄连队。无论是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出国作战,还是在1980年以后的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361团特务连为保卫边境和祖国的安宁,屡建功勋。</p> <p class="ql-block">  他们都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出国穿插作战途中,361团后勤前梯队骡马分队于2月18日22时,在过宗梅吊桥时突遭敌人伏击,后勤梯队指挥员、团副政委郑赞正等数十人牺牲。其中,特务连警卫排3班战士张明基(广西灵山,郑副政委警卫员)为保护首长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穿插途中的2月21日9时20分,361团团指在栋替寻桥过河时,突遭敌人袭击,时光银团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刘粤凤等数十人牺牲,彭富信副师长等数十人负伤。在这场激烈的反袭击战斗中,特务连的勇士们以大无畏的塔山精神,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随团指行动的特务连侦察排6班战士钟金胜(广东化州)、罗昭起(广西北流)、李叔平(湖南新邵)等冲在最前面,其中李叔平中弹牺牲;为抢救团长,警卫排警卫班长、时团长的警卫员陈会华(湖南常德谢家铺)等英勇牺牲;为拚命保护军旗,警卫排1班护旗组长谭进理(副班长,海南白沙)等英勇牺牲。在此次战斗中,特务连警卫排李学存(山东定陶)排长,战士黄丽满(海南白沙)、罗啟明(贵州天柱)、陈土生(广东化州)等多人英勇负伤。</p><p class="ql-block"> 警卫排2班副班长李国营(广西合浦)战中远离特务连单独执行任务,紧随孙华副团长参加后勤梯队的战斗。在穿插战斗阶段,随首长历经艰难险阻,尽最大可能将前送物资向战斗方向推进,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穿插战斗部队断粮断药的困境时间,为战斗胜利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战场上的警卫员,其职责就是要用生命保护首长,保障战斗的胜利。警卫排3班长陈会华(湖南常德,二等功,牺牲)在时光银团长第一次中弹时,奋不顾身地在敌火力下抢救首长,为重伤的首长紧急包扎止血,但被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时团长也再次中弹,陈班长扑在首长身上,英勇牺牲。3班战士叶黄并(广东东莞,三等功)担任361团政治处主任张普直的警卫员,他忠于职守,紧紧跟随张主任参加战斗,勇敢机智地处理作战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一路上,叶黄并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干粮让给首长吃。2月20日上午,张主任在攻占后的809高地阵地上不幸受伤,敌人的子弹击中他的右肩,子弹头顺着他的皮下滑至到胸口处,但没有滑出体外,胸口即刻肿出一个大包。警卫员叶黄并迅速给首长包扎伤口,并把首长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当天下午,团主力奉命继续向安乐方向进击,张主任转入伤员队。因穿插过来的后路断绝,前面是敌人,穿插部队是四面受敌,伤员只能随部队前送。按照师首长的指令,361团穿插战斗收容的100多伤员(其中重伤员46人)随师基指穿插前进。因民兵及担架有限,只有一半的伤员有担架可抬,临危奉命负责伤员队的团政治处谢炎兴同志拟安排一付担架给张主任,张主任断然谢绝,坚决不坐担架。他说:“我的伤是右肩,腿还可以坚持走,请把担架安排给更需要的伤员吧!” 张主任坚持拄着拐棍,以坚强的毅力,艰难地随着伤员队伍在山地中前进,还适时地给伤员队出谋献策。在全师穿插部队已经断粮断药两天的情况下,警卫员叶黄并在极度疲劳和肌饿的情况下,咬牙坚持搀扶着首长,一路钻密林,爬深沟,历尽千难万险。途中,只要搞到一点点吃的,马上照顾首长先吃。在冲过敌人的封锁线时,叶黄并都把首长安排在较为安全的一侧,用自己的身体护着首长。晚上,叶黄并也都是将首长安排在较为安全的一边,用身体挡在靠敌人的一面。他只有一个信念:绝对不能使首长二次负伤!在叶黄并的精心保护和照料下,张主任负伤后,在战火中同伤员们随部队随走边打,在战场上的拚杀中整整煎熬了9天后,才得以转送回国疗伤。作为战场上的警卫员叶黄并,以他的勇气、智慧、舍己的突出表现,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血洒疆场,无悔人生。79战中侦察排新6班副班长段徽界战友回忆道: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班贵州78年兵周和庆伏在我身后,微弱地对我说:“班副,我的肠子可能露出来了……” 我即回复他“你赶快用东西顶住……” 原来,战前组建121师侦察大队,师侦察连为121师侦察大队一连,我师三个步兵团的侦察排编成二连,363团步兵三连编为三连,在大纵深穿插战斗阶段由姜洪年副师长统一指挥,集中使用执行特别重要的战斗任务。因步兵团团指在战斗中须要留一个侦察班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机动拳头小分队,各步兵团特务连战前从全团各步兵连抽调部分优秀战士充实特务连,并在侦察排新组建了一个侦察班。361团特务连将侦察6班配置在团指,组建的侦察新6班同侦察4班和5班,由指导员高宏庆(湖南醴陵)、副指导员李书海(河南沁阳)和侦察排长牛振东(河南唐河)率领,编入师侦察大队二连执行战斗任务。全师穿插到位后,各步兵团的侦察排先后归建。接着,周和庆(贵州天柱,现定居贵阳)回忆道:1979年2月26日,361团侦察排于下午5时奉命在扣屯师基指所在地布防,保卫师基本指挥所。师基指在山窝里,我侦察排配置在靠近公路的右边山坡上,公路左边是片开阔的农田,也是我排警戒的重要方向。这天晚上,天上不见星星,特别地黑,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大约在27日凌晨,我担负潜伏哨爬在地上,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点点声音,顿时立马打起精神,注意观察。可什么都看不清,也看不见,但声音却渐渐的离我越来越近,我估计在10米开外。这时,我立即直接大声问对方:“口令?” 可我口令一出,对方的枪就响了,向我卧倒的地方扫射过来。一颗子弹打中我的胸部,经心脏旁擦边贯穿,并从右后侧弹匣带穿出。敌人的枪一响,我排的战友反应很快,迅即对敌人进行了反击,猛烈的火力压制了敌人,迅速控制了局面。此时,附近的牛排长问我伤到哪里?当时剧痛的我告诉排长胸部中弹了。牛排长即安排同班的马海廷(广西上思)等战友帮我包扎,并守护在我身边。待我醒来时已是天亮,战友告诉我:晚上是越南特工摸进了我们的防区,他们是沿着山边的田坎过来的。敌人久经战场,夜间偷袭经验丰富,他们没有穿鞋,而是光着脚,将鞋子挂在脖子上,在黑夜中向我方阵地运动。所以,发出的声音很小。当晚,在我侦察排防区一带打死了2名特工,在师指扣屯周围防区也打死了数名敌人,还活捉了一名,但我的班长李启志(湖南湘潭)也身负重伤。那晚整夜,枪声响个没停,直到天亮。幸好那天,也就是2月27日,在军区前指首长吴忠副司令员的坚强果断决心下,调集兵力打通了我师后勤运输的通道。因此,我121师一路穿插,抬着伤员边走边打,坚持下来但生命仍垂危的400多名重伤员,陆续开始可以向国内运送进行抢救了。我很幸运,正赶上第一批被送回国救治。否则,因我是胸部中弹,极易感染,就会像很多在穿插路上负伤的战友一样,会因无药也没有任何条件救治而牺牲。感谢首长!感谢战友!感谢祖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  据连队后勤的给养员周永新(广东河源)回忆:79战中,特务连炊事班只有班长李明洲(广西灵山)有一支步枪,其他人员满负荷地背着铁锅、铁锹铁镐、各种煮饭的炊具。我是侦察排出来的,有一支跟我多年的冲锋枪,遭遇敌人时,我要保护好炊事班的战友。在穿插途中,偶尔与同行的警卫排3班长陈会华(湖南常德,时团长的警卫员,牺牲)聊了几句。我问:陈班长这几天感受如何?他说:感到很疲惫,主要是心累,总担心首长的安全,几天下来几乎没有睡过。老周,我的任务重呀!我早已下定决心:我在,首长安全在。如果首长出了事,我那有脸活在世上!不过放心,我会尽全力保护好首长的安全。这是我当警卫员应尽的职责。陈班长的一席话,至今还在我脑海里时常想起。他的话,令我敬佩!三班长,你是好样的!…… 进入越南的穿插战斗第三天,我们到达战场上最难爬的天峰山。此山真的是山高坡陡路斜,有战友评说:天峰山,天峰山,离天三尺三,人走低头,马过卡鞍。马匹根本上不去,人走都很吃力。我记得从上午8点开始爬山,至下午5点多才到山顶。我们连夜翻山,从天峰山下来已是次日拂晓。2月21日9时20分,团指在穿插途经栋替河边时,突遭敌袭击。敌人火力很猛,多种火力交叉射击,打得我们一时抬不起头。几棵木棉树和带刺的毛竹堆等有点遮蔽物的地方,更是敌人重机枪扫射的位置。此时,走在前面,现处在最前沿的我连侦察6班、师防化连加强人员的伤亡惨重。我因有冲锋枪,准备向竹堆方向增援时,被我连司务长李水东(河南驻马店,牺牲)发现。他大声对我喊:“小周你别过来,竹林这边很危险,你要过来,必死无凝!你赶快往后移动,选好有利位置,防止敌人从后方包抄……” 按照司务长指引的方向,我迅速匍匐前进到防守位置,并准备迎接司务长和炊事班的战友过来。当他们移动身子时,被敌人发现,引来了强火力扫射,司务长左肩受伤。我即喊他身边的炊事员马思华(贵州贵定)帮他包扎伤口。不久,马思华也中弹负轻伤,是子弹的切线伤,没伤到骨头。此时,司务长意识到此处太危险,必须赶快转移。刚爬行几米,司务长的腿部又中弹受重伤,是一发开花子弹,从其左腿外侧射向大腿内侧的大动脉,鲜血直喷而出。必须马上抢救,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看见他痛苦的样子,我再也忍不住了,不顾敌人的子弹还在疯狂扫射,拚命地爬向司务长。当我撕开他左裤腿,发现大腿伤囗如水杯口大的裂口。我马上将自己身上的急救包撕咬开,向其伤囗按去,但大动脉流血是很难止住的。我又后退,用左脚勾过来我的背袋,取出一条白毛巾,包住按在他腿上,但仍止不住大动脉的血喷。我眼睁睁地看着司务长很快就不行了,我欲哭无泪,内心极为痛苦和无奈。看着他的脸色变化很大,由原来的血红脸,变白,变青,转黑,嘴唇开始收缩,说话有些困难,他要喝水。我的水壶已被子弹打穿,没有水了。突然,在我前方5米处,有人向我挥手喊:“班长,把我的水给司务长喝吧,我不行了!” 可能是侦察排的一位负伤的兄弟,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抓到扔过来的水壶,就对上司务长的嘴。他口渴极了,很猛地吞下两口就不喝了。他慢慢地对我说:“小周帮我办几件事!” 我强行控制住自己的心情说:“好,什么事?您说吧!” 司务长说:“一是将我的梅花手表拿回去,给我的父母;二是我还有30元钱,帮我交最后一次党费;三是我只有一支长江牌自来水笔,送给你作留念吧!” 此时,我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了,连连点头。此刻,我又强忍着对他说:“好,我一定办好这些事!” 后又接着说:“司务长,我也负伤了,但我会尽全力去办好此事。如果我不行,待我见到韩忠诚老司务长时(他俩是老乡),交给他办也行。” 他说:“他已帮不了我啦!” 我问他为什么?他呈现出很痛苦地表情,最后对我说:“你一定要活着回去,你一定能活着回去!” 之后,他再也说不出话了。不一会,他就闭上了眼晴,嘴唇收缩成一个句号。此刻,司务长枕着我的手臂牺牲了,我痛苦的双泪直下。这时候的我,已实在是太累了,眼晴有些睁不开,枪声还在持续。这时,我想起李水东司务长战前对我说的话:“小周,在战场上永远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在穿插战斗中如遇被敌人包围,决不能当俘虏,要自己解决生命,决不能给部队和家人丢脸,要宁死不屈!” 当时战场情况很复杂,也不知我们身后是否有敌人包抄过来。如果有敌人包围上来,因伤实在无力反击时,只有采取与敌人同归于尽。我便拿回两枚手榴弹,打开后盖,拉出扣环,与冲锋枪放在一起,做好随时同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完成决战准备后,因我的脚等多处中弹,流血过多,我趴在地上,渐渐地昏死过去。时间到了下午4点多,猛然听到后勤处耿金明副处长的大嗓门在喊,我被惊醒。此时,我看到警卫排长李学存(山东荷泽,伤),我马上大喊一排长。李排长过来有些奇怪地看着我说:“小周你没有死啊?连队同志以为你牺牲了,已将你牺牲的名单上报了!” “我真的没有牺牲呀……” 他说:“我知道了,你现在不要慌,我马上告诉连长,派人来救你,你放心吧!” 大约过了半小时,侦察6班和工兵排来了几个战友来救我。他们轮着背我,但当背我时我就感到透不过气来。于是,他们就让我像骑白马一样上去,即用一人在前面,俩人在后面,身后的左边人用右手搭在前面人的左肩,身后右边人用左手搭在前面人的右肩,我坐上后面俩人的左右手臂上,我就如骑马的姿势,如此艰难地把我从战场上抬回了新占领的待援阵地。这就是生死战友情、过命兄弟义呀!回到连队后,我才知道我们特务连的警卫排一班副谭进理(海南白沙)、战士李稳(广东化州),三班长陈会华(湖南常德)和老司务长韩忠诚(河南驻马店)等,都已牺牲……</p> <p class="ql-block">  特务连工兵排奉命炸毁纳隆桥,确保全师安全回撤立大功。3月5日,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撤军后,越军企图在我撤军之时攻击我军。我121师最早出境打穿插,此时掩护高平战区部队顺利回撤的艰巨任务,又落到了作为当时广州军区战备值班全训师的我英雄121师肩上。提前穿插杀入越境,打满全场,最后撤回国内,这是党和祖国人民对塔山英雄老部队121师的信任,也是我师全体指战员的光荣和骄傲。为了打掉越军的嚣张气焰,我121师在3月10日前后对紧咬我军的越军占领的纳隆地区之前出加强营,展开了一次攻坚歼灭战,一举消灭了趆军一个加强营。为进一步阻迟敌军尾追,最大限度降低我军回撤行动的风险,确保我军顺利安全回撤,上级命令我361团特务连工兵排前出炸毁敌人尾随攻击我军的唯一通道要点:纳隆桥。纳隆距我121师扣屯防御前沿约8公里,此处群山连绵,多以土山为主,山上树木和杂草覆盖。公路边上左为沟谷所障,谷底树藤缠绕,行走极为困难。高平至太原的3号公路从纳隆东侧通过,在纳隆南侧跨过献河,河面由一座南北相连的60米长、7米宽的公路桥,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通道。之前的2月24日,纳隆桥曾被友邻部队工兵分队炸过,但由于药量较少,只造成桥面部分损坏,其后又被越军修复。该桥是北援必经之路,为阻敌增援及尾随我军撤退,上级命令361团特务连工兵排务必炸毁纳隆桥。据当年的361团工兵排伍鉴清(广东四会)排长回忆:当时全排共28人,在张中龙(湖南醴陵)副连长的率领下,我排从扣屯阵地出发,每人携带约15公斤炸药和自身武器及装备。同时,本连派出侦察5班参加随行掩护战斗。在本团2营步兵连队的火力掩护下,工兵排占领纳隆桥头我方一侧阵地。展开炸桥行动时,在步兵重机枪连的掩护下,工兵排在敌火力下向前运动。当接近桥头时,对岸越军机枪和炮火向我工兵扫射,当时就有6人负伤,其它战友继续勇往直前,冲上桥头,并选择好装药位置,开始装填炸药。此时,越军再次疯狂地向我正在装药的工兵扫射,子弹打在桥上噗噗作响,有的炮弹落在桥的两边河面上爆炸。但我工兵勇士们视死如归,以大无畏的塔山精神沉着而又紧张地装填炸药。同时,担负掩护任务的步兵及重机枪分队坚决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当炸药按量在桥面上装好后,由工兵排9班长谭和庆(广西灵山)装上雷管,其它战友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9班长拉响导火索后,迅即撤离。随着一声巨响,约300公斤炸药将桥炸毁。战后,上级机关给予工兵排荣立集体一等功,并授予“无坚不摧”绵旗一面;张中龙(湖南醴陵)副连长荣立个人一等功,伍鉴清排长(广东四会)荣立个人二等功,工兵排9班长谭合庆(广西灵山)等多名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虽然对越自卫还击出国作战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年,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场战争,甚至80后之后的年青人有许多根本就不知道这场战争。然而,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幸存战友及其家人,特别是当年为国捐躯,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亲属们,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  四十六年了,当年为保卫祖国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而战的幸存官兵,最小年龄的今年都有64周岁了。到了这个年纪的幸存战友,更加怀念当年牺牲在越北战场上的烈士兄弟,更加思念当年同壕拚杀在战火中的生死战友!</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响应党的召令,为祖国而战,我们无悔青春;为人民而战,我们无悔人生;为民族而战,我们骄傲而又自豪;为和平而战,我们无限荣光!</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生死战友、过命兄弟们先后来到河南洛阳的聚会酒店报到。有的战友是数十年没有见面了,相见时格外激动,迫不及待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的361团特务连陈映池(右,广东揭阳,三等功)连长,特务连侦察排5班副班长李自力(左,福建晋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右:79战前的361团侦察排长,战中作为军校学员在42军125师375团三连参战,战后毕业回361团任特务连连长雷平武(河南洛阳,二等功);左为79战中工兵排9班战士于连发(河北黄骅,三等功,伤)。</p> <p class="ql-block">  上图右:79战中工兵排长伍鉴清(广东四会,二等功);左为1980年参加边境侦察作战的侦察排4班战士陈亚养(广东廉江,伤)。</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接任警卫排长彭赛英(左,广东化州,三等功),警卫3班战士、团政治处张普直主任的警卫员叶黄并(右,广东东莞,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侦察6班战士(战后边境侦察作战的侦察6班副班长)、特务连战友联谊负责人罗慧雄战友(广东惠阳)。</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张文才(广东肇庆,79战中361团三连11班战士,战后调入侦察排5班,80年边境侦察作战中荣立三等功),雷平武连长,段徽界(湖南衡南,79战中侦察排新6班副班长)。</p> <p class="ql-block">  相聚晚餐暨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361团在79战中的连长陈映池(广东揭阳)、战后80年边境侦察作战的连长雷平武(河南洛阳)先后发表激情讲话:</p> <p class="ql-block">  上图前排左起:谢炎兴股长(团政治处宣传股,广东揭阳,三等功)、张中龙副连长(湖南醴陵,一等功)、李书海副指导员(河南沁阳)。</p> <p class="ql-block">  在同79战中侦察排5班战士、80年边境侦察作战的侦察5班副班长陈成(广东遂溪,二等功)战友的交流中得知:1979年从军校毕业后回到361团任特务连长的雷平武连长(河南洛阳),79战中作为军校学员在42军125师375团参战,曾多次奉该团参谋长之命,单独执行战斗任务。并在该团三连担负战斗尖刀任务,在与敌的一次遭遇战斗中,战场上被上级宣布个人荣立三等功。79战后,雷连长率361团特务连侦察排和加强分队赴中越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在1980年的战斗中,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在之后的多次战斗中,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分别先后同雷平武(河南洛阳)连长和张平兴(山东莱阳)、李自力(福建晋江)、段徽界(湖南衡南)、吴正新(湖南常德)、周和庆(贵州天柱)、罗慧雄(广东惠阳)等老班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1980年6月20日,我们奉命执行了一次潜入越境纵深高山哨所抵近侦察的任务。参加这次行动的有我连侦察排长邹高见(湖南宁乡,牺牲),4班长吴正新(湖南常德)、副班长陈成(广东遂溪),5班长周和庆(贵州天柱)、副班长罗勤民(湖南新邵),6班长钟金胜(广东化州),战士叶锦辉(广东东莞),韦秀华(广西浦北)、马海庭(广西上思)等9人。在排长邹高见的率领下,奉命潜入越境纵深15公里大山深处的敌高山哨所附近,执行潜伏抓捕任务。正当我们悄悄接近敌人山顶哨所时,突然,邹排长碰到拌雷并爆炸,右腿炸断,身负重伤。我们迅即给排长包扎伤口,组织交替掩护撤离。先是由6班长钟金胜背着排长,俩位战友左右帮着,其它人负责警戒并搜索着回撤。在高山密林中运动,6班长实在背不动了,我们就用干粮袋同树干绑成担架轮流抬,并保护高度警戒前行。当走到一半,大家都精疲力尽了。于是,我们商量着在一水沟附近将重伤的排长用树枝遮盖着隐藏起来,并派我独自一人赶回边境指挥所向雷平武连长报告情况,其它战友分布在四周占领有利地形保持警戒,并隐蔽待援。陈成受命后,奋不顾身地拚命往回赶,并注意按照平时向边民请教的方法,注意仔细观察前行方向地面上平时野兽活动留下的痕迹,尤其是野猪蹄印,一路小心各种地雷。赶到边境指挥所报告后,雷连长立即带领无线话务兵迟克川(山东莱阳)、军医郑太存(广东揭阳),并命6班副班长罗慧雄(广东惠阳)带领接应组张文才(广东肇庆,在抬回重伤的邹排长的艰难行动中发挥骨干作用,个人荣立三等功)、杨卫兵(广东广宁)、张进(广东湛江)、林国龙(广东廉江)等随同越境接应伤员。指挥所的接应人员赶到后,首先由军医郑太存检查伤势并采取措施重新包扎。之后,筒单加固担架,由火力组断后,严密监视敌情,掩护战友抬着排长往回撤。由于地形险要复杂,一路全是上、下山坡,坡陡树丛茂密,藤蔓交织缠绕,抬担架行走特别困难。担架稍不平位,伤员就剧烈疼痛 。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尽量保持坦架平衡些,上坡时,抬前面的战友把担架杆放在大腿上,一手抓架杆,一手抓藤蔓; 抬后面的战友双手举着架杆,一点点地往前爬行。下坡时,前面的抬着或举着架杆,后面的把架杆放在大腿上,往下尽量慢慢地滑行,艰难极了。有时上、下一个小坡,战友们就得轮换几遍。所有战友都已是极度的累,大汗淋漓,全身上下衣裤湿透,已经达到脱水地步。雷连长身先士卒,同时不停地鼓励,动员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动员抬起来一次,仅前行20多米就又放下了。一放下,就趟在地上大喘气,极度疲劳。雷连长知道大家体力已达到极限的透支,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个劲地鼓励战友们咬紧牙关坚持。为了抢救战友,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必须豁出去了…… 抬着重伤的战友在崇山峻岭中艰难地前行,由开始抬起来前行百十米放下,到七、八十米,五十来米,二十多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真是精疲力尽了。战友们这次就同79穿插途中边打边抬着伤员前行一样,再次感受到力气使尽竟是如此的体力崩溃。但是,这一切的艰难困苦,再次都被勇士们克服了。终于在当天傍晚前,将身负重伤的邹高见排长抬回到祖国的国境线上。此时,邹排长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就微微地问“到哪里了?” 我们急忙告诉他:“已经回到祖国边境了!” 排长听到后,闭上眼睛就牺牲了……</p> <p class="ql-block">  半月后的7月初,在师侦察科指导下,我连奉命组织在6至7号界碑间实施连续多次的对敌观察和抵近侦察。7月6日,我连由侦察排4班长吴正新(湖南常德)、班副陈成(广东遂溪),5班长周和庆(贵州天柱)、班副罗勤民(湖南新邵),6班长钟金胜(广东化州)、班副罗慧雄(广东惠来),机枪手叶绵辉(广东东莞)等7人担负捕俘组,由副连长陈新雄(广东高州,牺牲)带队。抵近运动前进中,以张文才为组长(组员杨卫斌、张进、王作有、林国龙)的搜索组在前,捕俘组、火力组、接力组依次随后跟进。在途中的岔路口处,副连长触发压发跳雷身负重伤,当时他艰难地交待有关情况后就牺牲了,周和庆(贵州天柱,二等功,再次负伤)等5人负伤。</p><p class="ql-block"> 7月31日,在师侦察科指导下,又一次越境侦察并捕抓俘虏的任务。雷平武连长吸取前期执行任务失利的教训,再次周密组织,组建若干个战斗小组。我侦察排在前期执行任务中,虽然出现大部分骨干损失严重的情况,但这次仍然在多个战斗小组里担负着重要任务。并派出4班副班长陈成(广东遂溪)在第一捕俘组担任捕俘手,6班副班长罗慧雄(广东惠阳)担任第一接应组组长,4班长吴正新(湖南常德)担任第一火力组组长。 潜伏捕俘侦察小分队,于当天12时潜入越境无名高地的敌哨所附近有利位置隐蔽,形成三角潜伏伺机捕敌态势。潜伏至8月1日12时35分,敌哨所少尉排长牵着两条狗出来了,当敌进入潜伏地域,三名捕俘手猛扑上去,迅即制伏该敌。在各战斗小组的紧密协力下,迅速带俘撤离回国,胜利完成任务。为此,陈成荣立个人二等功,并授予“优秀捕俘手”。</p><p class="ql-block"> 雷连长在回忆中还特别谈到:当年361团作训股的侦察参谋李争(北京77年兵),在边境侦察作战中,我们密切协同实施组织指挥,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深受战友们的称道。</p> <p class="ql-block">  361团特务连侦察排(1980年参加边境侦察作战)战友名录:</p><p class="ql-block"> 连长雷平武(河南洛阳,二等功),副连长陈新雄(广东高州,一等功,牺牲)</p><p class="ql-block"> 连部:卫生员祝建国(湖南常宁),通信员于连发(河北黄骅)、梁亚荣(广东吴川)</p><p class="ql-block"> 侦察排长邹高见(湖南宁乡,二等功,牺牲)</p><p class="ql-block"> 4班长吴正新(湖南常德,伤),副班长陈成(广东遂溪),战士韦秀华(广西浦北)、陈亚养(广东廉江)、杨卫兵(广东广宁)、邓瑞琼(广西合浦)、张科(广西合浦)、杨卫平(湖南新邵)、欧阳石旺(湖南桂阳)</p><p class="ql-block"> 5班长周和庆(贵州天柱),副班长罗勤明(湖南新邵,伤),战士叶锦辉(广东东莞)、张文才(广东肇庆)、张进(广东湛江)、胡梓南(湖南涟源)、王作有(广东阳春)、梁田新(广东吴川)、黄仁雄(广东廉江)</p><p class="ql-block"> 6班长钟金胜(广东化州),副班长罗慧雄(广东惠阳),战士马海庭(广西上思)、周玉源(湖南江华)、刘芳林(湖南邵东)、彭庆利(湖南临湘)、杨亚德(广东吴川)、林国龙(广东廉江)</p><p class="ql-block"> 炊事班长罗昭起(广西北流),战士王康枢(广东廉江)、胡杨善(湖南零陵)</p> <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务连经常担负特殊作战任务,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战友们不怕艰险、不畏牺牲。就是牺牲了多位战友,我们心中无比痛苦。还有我们很多战友负了伤,有的严重影响了生活,甚至长期遭受伤痛的折磨。我们都是生死兄弟呀…… 这么多年来,尤其是现在年龄都大了,有的幸存战友已经走了,我们更加怀念牺牲的烈士兄弟,倍加思念幸存的老战友……</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79战中的黄国生(湖南新邵,警卫排3班战士、马安荣政委的警卫员,三等功)、彭赛英(广东化州,战中由步兵二连1班长接任警卫排长,三等功)、陈映池连长(广东揭阳,三等功)、李国营(广西合浦,警卫排2班副班长、孙华副团长的警卫员,三等功)、叶黄并(广东东莞,警卫排3班战士、张普直主任的警卫员,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79战中的新6班副班长段徽界(湖南衡南),战前特务连侦察排长、战后80年边境侦察作战特务连长雷平武(河南洛阳,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在同雷平武(河南洛阳,二等功)连长的交流中,我们深有同感:战争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但那场战争给幸存战友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牺牲的战友,烈士的家人;伤残的兄弟,伤痛的折磨;经历惨烈战斗的幸存战友,战争综合症的煎熬。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幸存战友身上有很多症状凹显,战争综合症引发的各类病症接踵而至。对此,为国捐躯的英烈应该全民敬仰,牺牲烈士的家人须要关心,负伤的幸存战友须要关爰,战火中幸存的回家战友需要关怀。这些都是尊敬英烈、崇尚军人、爱党爱国的具体内涵,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  在与雷连长的多次交流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和战斗英雄的他,内心深处总是装着当年与他共生死、并肩战斗的那几位牺牲的烈士兄弟。每每谈到此处,他的双眼饱含泪水,充满伤感,可以看得出他的内心无比痛苦!这么多年来,他内心时刻怀念牺牲的战友,心中常常惦记着烈士的家人,平日里经常思念曾经同壕并肩战斗的幸存战友……</p> <p class="ql-block">  在同英雄雷连长的交流中得知:战后,361团特务连的多次战友聚会,因身体不好,他无法参加。但心里十分想念战友、思念兄弟,现在大家的年龄都渐渐大了,有的幸存战友身体状况也不乐观,得抓紧时光见一见呀!但自己身体欠佳,为此,这次就特别邀请特务连的生死战友、过命兄弟们来洛阳聚一聚,见一见。我看得出,因身体原因,在这次洛阳聚会期间,作为东道主的雷连长,白天不能参加战友在户外的活动,须卧床休息,必须利用中午和晚上同战友们见面交流…… </p><p class="ql-block"> 向英雄致敬!雷连长您多加保重!</p> <p class="ql-block">  参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河南洛阳白马寺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河南少林寺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的谢炎兴(右,团政治处宣传股,三等功),侦察新6班战士周和庆(后侦察5班长,贵州天柱,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两次负伤)。</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的侦察6班班长张平兴(山东莱阳)。</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的侦察5班副班长李自力(福建晋江)。</p> <p class="ql-block">  上图:79战中的侦察5班战士陈成(后侦察4班副,广东遂溪,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伤)。</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79战中的361团特务连连长陈映池(广东揭阳,三等功)、副连长张中龙(湖南醴陵,一等功)、工兵排长伍鉴清(广东四会,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79战中的361团特务连连长陈映池(广东揭阳,79岁,三等功),副连长张中龙(湖南醴陵,83岁,一等功),工兵排长伍鉴清(广东四会,70岁,二等功),团政治处宣传股长谢炎兴(广东揭阳,75岁,三等功),团政治处张普直主任的警卫员叶黄并(广东东莞,66岁,三等功),战中接任警卫排长彭赛英(广东化州,67岁,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连队的战友相聚,尤其是参战的生死战友相聚,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落地接地气的常态方式与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更是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的重要主阵地。 </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连队首长,绝大部分都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真正共产党员,他们在军队时是英雄,转业回地方后是爱党、爱国的典范,一身正气有担当。</p><p class="ql-block"> 当年连队中的老班长,他们在部队里是兵头将尾,是浴血奋战在前线的战斗英雄、冲在最前的勇士。复转到地方后,凭着在部队锤炼成的带兵管理能力和过硬思想作风,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并且具有真正共产党员的强烈宗旨意识,敢闯能干,能吃苦、愿吃亏。</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战斗连队当战士的老兵,尤其是参战军人,他们经过党指挥枪的严格教育和保家卫国的严格训练与实战经历,敢想敢干敢拚,有满腔热血的报国宏志。复员回家乡后,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细胞:家庭的重担,并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各项建设中,吃苦耐劳而无悔;他们是国家的人民中,最爱党、爱国、爱军、爱百姓的社会基础骨干;他们最懂得爱党爱国的重大意义,最懂得珍惜当今的国家繁荣昌盛和百姓安居乐业,最懂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特别是参战军人,是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是万里长城永固的基石。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中华复兴最可靠的基础力量,更是最能战斗的国防预备之中国力量。</p> <p class="ql-block">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退役不退色,为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复兴,持续奉献我们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对越自卫还击出国作战和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期待祖国宝岛台湾早日回归,期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 <p class="ql-block">  相聚不易,分别亦难。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战友们多加保重,下次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79越战(28天内)361团特务连</p><p class="ql-block"> 战斗序列</p><p class="ql-block"> 连长陈映池(广东揭阳,三等功),指导员高宏庆(湖南醴陵,师侦察大队二队指导员,三等功),副连长张中龙(湖南醴陵,一等功)、吴叙谦(广东揭阳),副指导员李书海(河南泌阳,师侦察大队二队副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文书施照(广西邑宁),通信员李江灵(广西上思),卫生员邵明亮(山东莱阳)</p><p class="ql-block"> 1排(警卫)排长李学存(山东定陶,三等功,伤)、彭赛英(广东化州,3月2日由二连1班长火线提升)</p><p class="ql-block"> 1班(护旗)班长叶东兴(广东龙川),副班长谭进理(海南白沙,牺牲)、林兆满(广东番禺,留守营房),战士徐曙光(湖南长沙,三等功)、黄丽满(海南白沙,伤)、罗啟明(贵州天柱,伤)、陈土生(广东化州,营房留守)、李稳(广东化州,牺牲)</p><p class="ql-block"> 2班(公务)班长陈俊波(广东揭阳,三等功),副班长李国营(广西合浦,三等功,随孙华副团长),王生优(海南白沙)、?(??)、陈庭干(广西上思,三等功)、高铁桥(湖南常德)</p><p class="ql-block"> 3班(警卫)班长陈会华(湖南常德,牺牲,二等功,随时光银团长),副班长黄国生(湖南新邵,三等功,随马安荣政委)、王克龙(河南潢川,三等功,随李光新副团长)、郝广文(河北邯郸,三等功,战时随王仕诚师副政委到师警卫连),战士叶黄并(广东东莞,三等功,随政治处张普直主任)、李汉伟(广东汕尾,三等功,随杨常滩副团长)、张明基(广西灵山,牺牲,随郑赞正副政委)、周沛德(广西邑宁,三等功,火线入党,随蔡义幸参谋长)、叶青春(广东?,随刘粤凤副主任)、梁国昌(广西灵山)、李国营(广西合浦,随孙华副团长)、劳相芳(广东化州,随郑金芳副主任)、孙瑞铎(河北黄骅,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2排(侦察)排长牛振东(河南唐河,三等功),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战前的老排长雷平武(河南洛阳)进军校学习,79战中在42军125师375团三连作战,战后毕业即回361团任特务连长。</p><p class="ql-block"> 4班(随侦察大队)班长林汉周(广东揭阳),副班长?(??),战士吴正新(湖南常德,机枪手)、汪新民(湖南常宁)、叶锦辉(广东东莞,机枪副手,伤)、袁联庆(广东东莞)、?(??)、?(??)、?(??)。</p><p class="ql-block"> 5班(随侦察大队)班长邹高见(湖南宁乡,三等功),副班长李自力(福建晋江),战士薛林书(河北邯郸)、罗勤民(湖南新邵,三等功,伤)、刘陶文(湖南新化,三等功)、陈成(广东遂溪,三等功,伤)、杨新业(湖南常德,三等功,伤)、?(??)、?(??)。</p><p class="ql-block"> 新6班(随侦察大队)班长李启志(湖南湘潭,二等功,伤),副班长段徽界(湖南衡南),战士周和庆(贵州天柱,三等功,伤)、蒋春交(湖南衡南)、韦秀华(广西合浦)、马海庭(广西上思,三等功)、孙彦(广西柳州)、俩位步兵连调来的火箭简正副射手?(??)、?(??)。</p><p class="ql-block"> 6班(随团指)班长张平兴(山东莱阳),副班长李玉带(广东惠州,伤),战士钟金胜(广东化州)、罗昭起(广西北流)、李建友(广东河源)、李叔平(湖南新邵,牺牲,追认中共党员)、彭锦超(广东恵来,三等功)、罗慧雄(广东惠阳)、杨玉浦(湖南新化)。</p><p class="ql-block"> 3排(工兵)排长伍鉴清(广东四会),集体一等功,授予“无坚不摧”绵旗。</p><p class="ql-block"> 7班长刘家河(河南驻马店),副班长宁华辉(广东化州),战士肖谷芳(广东河源)、李爱权(广东遂溪)、张庆昌(广东东莞)、曾志龙(湖南新邵,伤)、马伯来(广东惠州,三等功)、杨阳(湖南长沙,三等功)、王芳成(湖南衡南,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8班长黄余爱(广西合浦,三等功,伤),副班长王道成(湖南常德),战士罗侦伍(湖南新化)、从国本(湖北通山,三等功)、曾明辉(广东化州,三等功)、戴恩明(湖南?,三等功)、张国华(福建晋江)、杨公平(湖南新邵)、黄锦权(广东汕尾)、罗普成(广东怀集)、?(??)、谢湘武(湖南衡南)、?(??)</p><p class="ql-block"> 9班长谭合庆(广西灵山,三等功),副班长韦银柳(广西柳江),战士严学明(广东河源,三等功,伤)、黄友能(湖南新邵,伤)、祝建国(湖南常宁)、王吉茂(湖南常德,三等功,伤)、陶跃进(湖南常宁,伤)、张子强(广西浦北)、于连发(河北黄骅,三等功,伤)、何艺升(广东化州)</p><p class="ql-block"> 司务长李水东(河南驻马店,牺牲)、老司务长韩忠诚(从药厂回连队参战,河南驻马店,三等功,牺牲)</p><p class="ql-block"> 给养员周永新(广东河源,三等功,伤),炊事班长李明洲(广西灵山),副班长周胜利(广西邕宁),战士何伯明(广西北流,牺牲)、马思华(贵州贵定)、孟树才(贵州贵定,伤)、黄世禄(广西?,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全连共?人。其中,牺牲6人,负伤?</p><p class="ql-block">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上仅统计79战中28天内,在本连编成内参战官兵的姓名、入伍地、在战场上立功、入党入团、牺牲或伤等信息,战前和战后的均不统计。由本连陈映池、伍鉴清、黄国生、罗慧雄等战友提供)</p><p class="ql-block"> 请您审核和补充。谢谢!李琦13548647227(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2日于河南洛阳</p> <p class="ql-block">  (读者请注意:凡1979年2月至3月在铁血121师参加生死二十八天战斗的幸存战友,如果方便,请您将您在惨烈二十八天内的战斗经历告诉我,以便我整理《79越战铁血121师作战纪实》[暂名],给子孙后代留些念想,给国家和民族留下真实的历史资料。也可将您整理好的资料或书籍发(寄)给我;或让您的儿孙记录下您回忆的囗述,用微信(与手机同号)发我或寄给我。历史需要记录,精神必须传承,民族血性一定要赓续。谢谢[合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