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西素有“华夏文明摇篮”、“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此前虽有几次山西游历,总感觉知之甚少。因此,3月底出席太原一个会议之后,安排了一次晋西南自驾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太原出发,往南先去“晋祠”,再到“平遥古城”。第二天入住临汾洪洞县,第三天往西进入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第四天经陕北延安一带北上黄河乾坤湾。第五天应朋友之邀沿黄河继续北上至吕梁市,第六天往东返太原,顺道再次游览 “乔家大院”。 6天行程环绕晋西南转了一个不小的圈,虽然谈不上全部,但观览的山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已足够丰富。计划分三个美篇介绍这次游历,本篇主要介绍山西建筑和老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源于西周时期为纪念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所建的唐叔虞祠。南北朝天保年间(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扩建晋祠,形成如今基本格局。唐太宗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组织扩建,宋代进一步扩建,建成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此后的元、明、清和近、现各代,都为晋祠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晋祠由此融入了历朝各代的建筑成就和文化,因而成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是现存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平遥古城始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为御敌所建的驻兵城池。秦汉时期属平陶县,北魏始光元年(424年)改平陶县为平遥县,并将县治所平遥城迁址于此,此后多次战乱被毁和重建。明洪武三年对平遥古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和扩建,再经后世多次补建和重修,形成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平遥古城占地2.25平方千米,按八卦方位总体布局,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均为官商大户豪宅,代表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北方民间建筑的最高水平。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北距太原150km,为当地望族王氏一家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所建,规模宏大。乔家大院则小得多,建造时间也晚,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但乔家大院建筑更为秀气精致,修缮也好,特别是一部《乔家大院》电视剧的热播让其名声大噪,名扬海外。</span></p> <p class="ql-block">晋祠唐园</p><p class="ql-block"> 位于晋祠公园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有飞龙阁、长守厅、望月楼、御井亭等晋唐代仿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唐园内的湖光春色</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晋祠门前吟唱《咏柳》诗</p> <p class="ql-block">晋祠水镜台</p><p class="ql-block"> 晋祠明清时期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后台”为明代建筑,高悬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三晋名泉”匾;“前台”为清代补建,悬挂乾隆翰林杨二酉所书“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前台”精美的雕梁画栋</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前的铁狮子</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铸“鱼沼飞梁”铁狮子一对,此为左侧铁狮子。其中鱼沼飞梁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初建于北魏以前,现存建筑主体建于北宋。</p>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与古树螺旋柏</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殿前螺旋柏种植于宋代,树龄千年,苍劲有力,卓尔不凡。</p> <p class="ql-block">螺旋柏的奇异怪枝</p>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木雕盘龙柱</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此即晋祠“古建三绝”之一的盘龙雕柱。其中六条盘龙雕于宋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为太原府金龙社社头吕吉等人捐资雕制。其余两条或是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时增雕。</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内景</p><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为晋祠三绝之一。晋祠三泉中的“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难老泉亭为文宣帝高洋扩建晋祠时与圣母大殿同时建成,后多次修缮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外泉水涌</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县衙</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最早建筑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所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县衙大堂</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衙门街上的听雨楼</p> <p class="ql-block">兴全永醋坊</p><p class="ql-block"> 老宅历史有300年,醋坊建于道光29年(1849年)</p> <p class="ql-block">蔚沣厚醋坊</p><p class="ql-block"> 蔚沣厚醋坊老宅是清朝末年平遥首富马中选居住过的一座院子,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蔚沣厚醋坊作坊</p> <p class="ql-block">南大街即景</p> <p class="ql-block">“娘家酒醋坊”前旧时人</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门楼</p><p class="ql-block"> 马家大院为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故居,为平遥古城内第一顶流大宅,而这大名鼎鼎的马中选正是祁县乔家大院富商乔致庸的岳父大人。</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票号</p><p class="ql-block"> 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蔚泰厚票号老宅</p> <p class="ql-block">蔚沣厚票号</p> <p class="ql-block">西大街老宅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城平民区院落大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南门楼</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两进深四合院</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主要包括“视履堡”和“恒贞堡”两个景区。其中视履堡由王氏家族第十七世子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11年)修建,历时16年竣工。视履堡占地约1.2万平方米,包含26座院落、218间房屋。</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进门照壁之一</p> <p class="ql-block">视履堡西南暸望台角楼</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恒贞堡南门楼</p><p class="ql-block"> 恒贞堡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9—1793年),是王氏家族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其布局独特,整体呈长方形,依坡而建,隐含“王”字结构,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恒贞堡北端坡顶建筑俯瞰</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三进圆拱门</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院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菏叶会芳匾,其中“会芳”二字为大书法家赵铁山所书。</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学堂门眉,其中两侧楹联全文为:“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乔家教书育人境界之高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乔家大院建筑雕刻与彩绘</p> <p class="ql-block">黄河岸边的吕梁碛口古镇</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依吕梁山,襟黄河水,因黄河第二碛“大同碛”而得名,号称天下第一古镇。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门窗多为窑洞形式的圆形拱顶是古镇建筑的一大特点。</p> <p class="ql-block">少见的古镇半拱石门</p> <p class="ql-block">门前幸福路</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从上游不远的陕北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后,经过碛口古镇前往双塔村时,曾经过该院门前小路,该路后被命名为幸福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