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们积极探索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新路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科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巧妙渗透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p> 道德与法治:专业引领促融合 <p class="ql-block"> 在AI时代,法治教育要像操作系统一样实时更新,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谭娇,在授课中和学生谈论科技的利弊,最后师生一致认为,人类需要用法律约束来规范科技应用,使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p> 数学课堂:数字中的法治密码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法治的刻度,李敏玉老师在数学课中教会同学们用理性守护社会规则。</p><p class="ql-block"> 袁丽妮老师通过讲解《人民币管理条例》,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属性,强调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违法性。</p> 语文天地:文字间的法治之光 <p class="ql-block"> 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载体,廖洁老师在语文课中用《民法典》第184条解读了见义勇为。</p> 英语教学:跨文化的法治对话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桥梁,欧阳珊老师在英语课中用世界语言传递法治声音,告诉了孩子们在公共场合应该如何维护公共秩序以及文明观赏。</p> 心理课堂:心育与法育的共舞 <p class="ql-block"> 健康的心理是守法的基石,法治是心理安全的保障,刘洁老师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向孩子们传授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的知识,孩子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道,润物无声。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们将继续探索学科融合的法治教育新模式,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p><p class="ql-block"> 本文由上埠镇中心学校萍乡市基础教育研究小课题《依托德育活动增强农村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LXZH2024-004)课题组供稿。</p><p class="ql-block">供稿、编辑:廖洁</p><p class="ql-block">审核:课题组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