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的血糖查出13.3mmol/L,电话咨询《千里之外 血糖远程管理的故事》之一

肥胖糖尿病逆转干预刁医生

<p class="ql-block">送人玫瑰🌹手有余香,🌹🌹</p><p class="ql-block"> 通过《千里之外,血糖远程管理》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真实故事</span>,系列了解血糖管理的饮食,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检测,健康管理。</p><p class="ql-block"> 整理出版《糖尿病非药物疗法云课堂》,可以转发朋友圈🌹,帮助更多需要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赠送刁主任主编在上海浦江出版社的《糖尿病的非药物疗法》电子版给需要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朋友孩子的血糖查出13.3mmol/L,电话咨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千里之外 血糖远程管理的故事》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外,2025年五一节后,刁主任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朋友孩子的血糖测出来13.3,朋友很纳闷,孩子这么年轻、平时也好好的,怎么就得糖尿病了呢?于是找到了在苏州的老朋友刁主任,电话咨询。</p> <p class="ql-block">内分泌专家解答:</p><p class="ql-block">刁建华 内分泌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苏州市医学会第一届糖尿病学会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The Otago Exercise Program :Falls Prevetion Traini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医老年协会糖尿病管理分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跌倒风险评估与管理师资</span></p><p class="ql-block">河南省首届老百姓最喜欢的健康科普专家</p><p class="ql-block">河南省中西医糖尿病学会常委</p><p class="ql-block">河南省医学会第二届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刁主任解答,孩子空腹血糖大于7mmol/L,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0.67%,到今天的11.2%,和我们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运动量的减少,精神压力太大一,环境因素有关,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回答。</p> <p class="ql-block">1.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2.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p><p class="ql-block">3.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多?</span></p> <p class="ql-block">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这一现象与多种社会、环境、行为和代谢因素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生活方式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1. 饮食结构西化</p><p class="ql-block"> 高糖高脂饮食:加工食品、含糖饮料、快餐的普及,导致过量摄入精制糖和反式脂肪,引发胰岛素抵抗。 </p><p class="ql-block"> 膳食纤维不足:全谷物、蔬菜摄入减少,削弱了饮食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p><p class="ql-block"> 过量热量摄入:长期热量过剩导致肥胖,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约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p> <p class="ql-block">2. 体力活动减少</p><p class="ql-block"> 久坐行为:办公自动化、娱乐电子化(如手机、电脑)显著减少日常活动量。 </p><p class="ql-block"> 缺乏运动:WHO数据显示,全球27%的成年人运动不足,而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 <p class="ql-block">二<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肥胖流行</span></p><p class="ql-block">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激增:全球肥胖率在过去40年增长3倍,中国超重/肥胖儿童占比已超过20%。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 </p><p class="ql-block">“致胖环境”:城市设计中步行空间减少、外卖便利性、高热量食品广告泛滥等,助推肥胖低龄化。</p> <p class="ql-block">三、代谢压力与早期生命影响</p><p class="ql-block">1.胎儿和儿童期代谢因素</p><p class="ql-block">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子代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3-5倍。 </p><p class="ql-block"> 低出生体重或营养失衡:可能引发“节俭基因”效应,成年后更易出现代谢异常。</p> <p class="ql-block">2. 青春期胰岛素抵抗</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激素变化会暂时加重胰岛素抵抗,若叠加不良习惯(如熬夜、含糖饮料),可能提前触发糖尿病。</p> <p class="ql-block">四、环境与内分泌干扰物</p><p class="ql-block">化学污染物: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盐(塑化剂)等可能干扰胰岛素分泌。 </p><p class="ql-block">睡眠不足与昼夜节律紊乱:熬夜或轮班工作会升高皮质醇,加剧血糖波动。</p> <p class="ql-block">五、社会与心理因素</p><p class="ql-block">压力与抑郁:慢性压力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促进糖异生。 </p><p class="ql-block">健康意识不足:早期症状(如口渴、疲劳)易被忽视,年轻人就诊率低。</p> <p class="ql-block">六、其他潜在原因</p><p class="ql-block">肠道菌群失调:高脂饮食破坏菌群平衡,可能影响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的血糖调节作用。 </p><p class="ql-block">维生素D缺乏:与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相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span></p> <p class="ql-block">为何年轻化?关键数据举例</p><p class="ql-block">中国数据:20-40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4年的0.56%升至2017年的5.9%。 </p><p class="ql-block">美国CDC报告:2002-2015年,10-19岁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长4.8%/年。</p> <p class="ql-block">预防与干预措施</p><p class="ql-block">1. 一级预防 </p><p class="ql-block"> 饮食:采用低GI(血糖生成指数)、高纤维膳食(如地中海饮食)。 </p><p class="ql-block">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p> <p class="ql-block">2. 早期筛查</p><p class="ql-block"> 超重(BMI≥24)且合并一项风险因素(如家族史、高血压)者,建议30岁起筛查血糖。 </p><p class="ql-block">3. 政策层面</p><p class="ql-block"> 限制含糖饮料广告、推广校园健康餐、城市规划增加运动空间。</p> <p class="ql-block">糖尿病年轻化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核心在于“能量过剩+代谢失衡”。改善需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共同行动,尤其需关注儿童期习惯养成和代谢健康管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span></p> <p class="ql-block">根据最新研究数据,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分为以下12类(截至2025年4月):</p><p class="ql-block">1. 糖尿病前期史人群</p><p class="ql-block">2. 年龄≥40岁人群</p><p class="ql-block">3. 超重/肥胖人群</p><p class="ql-block">4. 糖尿病家族史人群</p><p class="ql-block">5. 缺乏体力活动人群</p><p class="ql-block">6. 高血压患者</p><p class="ql-block">7. 血脂异常人群</p><p class="ql-block">8. ASCVD患者</p><p class="ql-block">9. 妊娠糖尿病史人群</p><p class="ql-block">1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p class="ql-block">11. 特定药物使用人群</p><p class="ql-block">12. 特殊疾病史人群</p><p class="ql-block">预防建议:</p><p class="ql-block">• 40岁起每年检测空腹血糖</p><p class="ql-block">• 高危人群每半年筛查血糖</p><p class="ql-block">• 控制BMI&lt;24kg/m²,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p><p class="ql-block">• 通过饮食调整(低GI食物)、戒烟限酒等改善代谢(注:数据综合自2023-2024年最新指南及临床研究)。</p> <p class="ql-block">送人玫瑰🌹手有余香,🌹🌹</p><p class="ql-block">通过把千里之外,血糖管理的真实故事,系列了解血糖管理的饮食,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检测,健康管理,《糖尿病非药物疗法云课堂》,整理出版,可以转发朋友圈🌹🌹🌹,帮助更多的血糖高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千里之外,血糖管理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1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p><p class="ql-block">2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如何逆转?</p><p class="ql-block">3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糖尿病可以逆转吗?</p><p class="ql-block">4得了糖尿病有什么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5合理饮食也是降糖药</p><p class="ql-block">6适当运动也是降糖药</p><p class="ql-block">7控制糖代谢减少逆转并发症,做百岁美龄女人</p><p class="ql-block">8糖尿病的非药物疗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