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现在看到了、感受到了一起起教师因管理学生而产生的纠纷,清一色的一边倒的质疑教师的声音,看不到站在老师后的身影,我存了一肚子的话也不知道如何说起,现在随便随着感觉说说吧。</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想邀请你们所有人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园丁在清晨的露水中修剪枝叶,手指被荆棘划破,仍小心翼翼扶正每一株幼苗;一位船长在风雨中掌舵,既要避开暗礁,又要指引航向,即使双手被绳索勒出伤痕;一位点灯人穿梭于长夜,用微弱的光照亮前路,哪怕自己站在阴影里。 </p><p class="ql-block"> 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教师是园丁、是船长、是点灯人,但如今,他们正站在舆论的荆棘中,背负着“完美圣人”的枷锁。我们似乎忘记了——教师也是普通人,会疲惫,会失误、会痛苦……他们更需要被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家长</b></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现阶段我们大家多多少少都进过学堂了。老师们是一群与我们完全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现在你出息了,老师们能享受到你出息的成果吗?你狼狈了,又认真回忆一下那责备的善意吗?</p><p class="ql-block"> 也罢,回想一下您在学校的那段求学时光,有哪个老师真的是对你有满满的恶意?如果真有,是否反思一下我做了什么?一次、两次、三次......?而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是在引导我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引导我们向恶的方向发展?他们责备我们、惩罚我们是带着满满的恶意的?醒醒吧,不敢说这个群体没有害群之马,但至少目前都是依法执教的啊。如果真有点惩罚什么的,理性看待,不要被一些不恰当的引导坏了您的睿智,毕竟我们走过的路、受过的难,愿意全力忙帮助的估计也只有在校期间那个“恨”你的人了,恨铁不成钢啊! </p><p class="ql-block"> 当您为孩子被批评而愤怒时,是否想过那个批评背后藏着多少未被说出口的焦虑?当您因作业太多投诉时,是否问过孩子,老师是否也陪着他们熬过深夜的灯光?教育不是一场甲乙方交易,老师不是服务员,孩子也不是顾客。真正的“爱子心切”,不是将孩子裹进无菌的襁褓,而是允许他们经历风雨,在跌倒时遇见一双严厉却温暖的手。读书时受点儿挫折,生活中的磨难也要少很多啊!请正确看待老师们的批评与惩罚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教师</b></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您曾因一句“老师你穿裙子影响学生听课”而苦笑,曾因“板书字迹不够工整”的投诉彻夜难眠。但请相信,那些真正被您点亮过的生命,多年后仍会带着光回来。教育的重量,从来不在于迎合所有人的标准,而在于您站在讲台上那一刻的赤诚。若批评不被允许,赞美就毫无意义;若教育只剩下战战兢兢,我们又该拿什么培育出有骨气的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志们,坚定我们心中的信仰,努力把人教育成有责任心的人。受点委屈又如何,我们要学会自我救赎,放空心灵,反思得失,改进后勇敢前行,即便受到了冤屈、在这没有后盾的时候,我们更该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气,莫要被一些歪风邪气侵染了我们自己。我相信有一天他们会明悟,我们才是真正关心关爱他们的人,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爱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学生</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当你抱怨老师“管得太严”时,那个总在走廊巡逻的身影,或许刚刚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当你嘲笑老师“落伍老土”时,他手机里存着的全是为备课准备的资料。教育的温度,藏在那些“多管闲事”里:管你仪容,是怕你轻浮于世;催你读书,是忧你未来无依。你可以不成为学霸,但请永远别弄丢对知识的敬畏,对良心的叩问。</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你交个朋友也不想交到一个白眼狼吧!?如果我们学到最后,因为我们的不对的行为而被老师批评、惩罚,我们反而就只管投诉、举报;就像父母养育了你,因为一句让你不高兴的话或满足不了你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就要生气、怨恨、投诉、吐槽甚至殴打的话,那么你不就活成了你也不喜欢的白眼狼了?!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与惩罚吧,他们都是巴不得以后你能过得比他们好,成为他们骄傲的人,如果觉得老师当时的批评与惩罚不对,事后找到老师与他诚恳的讲清楚的话,他们一定少不了对你的道歉,也少不了他们内心的自责与对你更好的关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后我要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成全</b></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用放大镜审视教师的瑕疵,用投诉代替沟通,用处分平息争议时,折断的不仅是教师的脊梁,更是整个社会对善意的信任。古语说“尊师重道”,不是要造神,而是对“育人者”留一份宽容——因为宽容他们的不完美,就是在给孩子的未来留一扇可能性的窗。</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当课本知识渐渐淡去,学生终将记住的,是老师暴雨天递来的那把伞,是那句“我相信你”背后的期待,是哪怕被误解仍不放弃的执着。而这些记忆的温度,需要今天的我们共同守护。</p><p class="ql-block"> 愿教育不再是一场孤独的远征,而是万家灯火下,一群人手捧星光,彼此照亮的长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