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雨》第20250503期

浦城二中星雨文学社

0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纪念碑下的回响★</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七(10)班 陈可为 指导老师 赵曙期</span></p><p class="ql-block">在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枫叶悄然拂去夏天残留的余热,此时,我正纠结着到底是报名魔方竞赛,还是大合唱。魔方,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旁的石阶上传来了“嗒嗒”的声响,我赶忙快步上前,扶住了一位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的老爷爷。老爷爷的军帽下遮盖着一头如雪的白发,军帽虽已褪色,但红色的五角星却依旧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身着蓝色的背心,未拄拐杖的右手上挽着一件厚厚的军大衣。我清晰地看见,他的右臂上有一道醒目的弹痕,恰似一朵绽放在黄色土地上的木棉。此时,我的内心开始动摇。我打趣的问:“爷爷,您是个老兵吧?这军帽看起来,可是历经了不少岁月呢。〞“在爷爷的眼里,可它干净得发亮哩。”老爷爷笑意盈盈,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说道。</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和爷爷一同来到了纪念碑前,他抚着纪念碑被雨水无数遍刷洗过的棱角。“那年啊我才16岁,和兄弟们撑着竹筏过江,敌人的子弹如雨点一颗又一颗的飞射过来,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喽,还好当时江水够急,大多数子弹都偏了。”爷爷笑了,那笑容仿佛是在用生命对敌人的无能进行嘲笑。</p><p class="ql-block"> 忽然间,他的眼里又流下了泪水。“今天早上走得急,连花都忘了买…”爷爷叹息道。我从地上捡了两片红得纯净无瑕的枫叶,一片小心地夹在了大合唱的名单里,一片则轻轻递给了爷爷。爷爷感激地看了我一眼。</p><p class="ql-block"> 接着,爷爷放下了拐杖,用心的扣好了大衣上的每一个扣子,对着这埋葬着无数忠骨的纪念碑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放下了那片枫叶,又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片枫叶上面,压着一块洁白透明的石子,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敬意与缅怀。那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承载着无数个如这石子般高洁的烈士英魂。</p><p class="ql-block"> 我搀扶着爷爷缓缓下山,走在下山的路上,爷爷唱起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军歌,其中就有激昂的《黄河颂》。当他唱到最后一句“保卫新中国”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起了手中的拐杖,另一只手紧紧捏成了一个棱角分明充满力量的拳头。</p><p class="ql-block"> 那一瞬间,这拐杖仿佛真的化作了当年杀敌的钢枪。</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走一边默默地聆听着,将每一句歌词都铭记于心。爷爷和我到了山脚下,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候。爷爷目光温和地看着我:“小伙子,你觉得我们守卫这大中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不知如何作答,他只是笑笑又拍了拍我的头,然后转身离去。</p><p class="ql-block"> 温暖的阳光倾洒而下笼罩在爷爷离去的背影上,仿佛为他镶上了一道熠熠生辉鎏金边,我似乎明白了,他用行动告诉我,保卫中国是为了人民。</p><p class="ql-block"> 几个星期以后,我同其他三十九位同学共同表演了《黄河颂》大合唱。表演过程中我很兴奋,因为我看见,观众席上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缓缓站起,当我们齐声唱出最后一句“保卫新中国”时,他高举起手中的拐杖,另一只手凝成了一个充满力量的拳头……</p> 02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b style="font-size:22px;">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八(7)班 陈博超 指导老师 刘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题记</i> </p><p class="ql-block"> 周末的阳光像一把柔软的刷子,轻轻扫过窗棂,将斑驳的光影洒在书桌上。我坐在窗边,握着剪刀的手微微发颤,红纸上的线条歪歪扭扭,像一条挣扎的蚯蚓。奶奶教的剪纸图案,此刻在我眼中成了难以攻克的迷宫。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考验耐心的技艺,更是一个承载着浦城传统文化精髓的手工艺。然而,此刻的我,却因为一个较为繁琐的图案,心中泛起了放弃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那张红纸在我手中仿佛变成了一块顽石,无论我如何努力,剪刀下的线条总是无法流畅地勾勒出预期的图案。图案的细节繁琐,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弧度都要求极高的精确度,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我的耐心在一次次失败中消磨,手中的剪刀也变得越来越沉重。指尖被剪刀磨出的红痕隐隐刺痛,我赌气般将那张被剪得千疮百孔的红纸揉成一团,扔向废纸篓。“咔嚓”一声轻响,门开了。奶奶缓步走来,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搭在我肩上,银发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眼神温柔而坚定。“孩子,剪纸是浦城人的魂,魂可不会轻易折了腰。”她的语调像春日溪水,带着调侃与暖意。</p><p class="ql-block">我低头不语,她却从废纸篓里拾起那团红纸,摊开在掌心,褶皱竟被岁月沉淀出的耐心抚平了。奶奶重新铺开一张红纸,剪刀在她手中化作灵动的蝶。刀刃游走间,纸屑如雪花纷落,她边剪边讲述:剪纸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我们浦城人代代相传的文化符号,每一刀都是对生活的虔诚,每一剪都是与祖先的对话。她还讲了不少关于剪纸的故事,告诉我剪错的缺口也不要弃,说是“破缺之处,自有天光透入”。我被这些故事烫红了眼眶,仿佛看到了那些年代久远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剪纸作品,它们不仅仅是装饰,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情感的寄托。</p><p class="ql-block">受到激励,我接过奶奶递来的新红纸,指尖触到她掌心厚厚的茧,那是半世纪剪纸烙下的勋章。这一次,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端详图案的每一处细节,体会剪刀与纸张之间的微妙互动。我先将红纸对折四次,用铅笔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将刀刃贴着弧线缓缓推进,在镂空处停驻、旋转。时光在指尖悄然流淌,汗水渗湿掌心,阳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墙上。终于,当最后一剪落下后,我展开红纸,眼前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何奶奶说“放弃”二字不该属于剪纸。那些被剪断的线条、被揉皱的纸张,都是技艺生长的根系。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失败时的刺痛恰是教会我们如何握紧剪刀的契机;传承的重量,终会化作支撑灵魂的脊梁。</p><p class="ql-block">浦城的剪纸在时光里流转千年,承载的不仅是图案,更是无数双手在伤痛与坚持中淬炼出的温度。窗外的阳光依旧明亮,我却不再畏惧下一次的“千疮百孔”。因为所有裂痕,都将成为光照耀的入口;所有被生活划伤的角落,终会生长出最坚韧的花。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只要我们肯让伤痕沉淀成养分,让传承的血脉在掌心温热地流淌。今后,我将带着这份热爱与坚持,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让生活因传承而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 </p> 0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年轮里的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八(11)班 杨忆彤 指导老师 吴惠琼</span></p><p class="ql-block">窗外的梧桐枝桠托着最后一场冬雪,哥哥的行李箱滚轮在水泥地上划出断续的轨迹。我倚在门框边,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将最后一件驼色毛衣折成整齐的方块,突然想起去年暮春时节,他教我解几何题的那个下午。</p><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纱帘,在草稿纸上织出菱形的光斑。哥哥的铅笔尖在几何图形间轻盈游走,像春燕掠过水面。"辅助线是给题目开的天窗,"他的声音带着薄荷糖的清冽,"换个角度,答案就会自己走出来。"我望着他翻飞的校服袖口,那里沾着蓝色墨水渍,像晴空掉下来的一小片云。那时总觉得哥哥是棵不会弯腰的白杨,连投在墙上的剪影都比旁人挺拔三分。</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九的黄昏,我踩着新雪去车站接他。暮色将站台染成水彩般的靛蓝,雪霰子像被揉碎的星光,落在他的行李箱上倏忽不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从雾蒙蒙的灯光里浮现时,深蓝色围巾正在北风里猎猎作响。"怎么还是不长个?"他伸手揉乱我的刘海,指节带着北国凛冽的寒气。我假装去踢道沿的积雪,实则用围巾拭去了眼角的热意。</p><p class="ql-block">除夕守岁时,我们在天台点燃仙女棒。金红的火星溅落在天鹅绒般的夜幕里,哥哥突然转过脸:"上次教的辅助线,月考用上了吗?"我举着燃烧殆尽的烟花怔住,那些被反复揉皱又抚平的试卷,那些视频通话里刻意避开镜头的错题本,原来都被他看在眼里。火光映亮他眼角的笑纹,像展开的扇面。</p><p class="ql-block">此刻他正检查我的寒假作业,铅笔在纸上留下丝绸般光滑的轨迹。我凝视他手背上蜿蜒的青筋,想起去年仲夏那场暴雨。他背着我冲进急诊大厅时雨水正顺着他的下颌滴在我手背。走廊顶灯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他校服后背的雨渍慢慢晕开,像幅正在绘制的地形图。而此刻晨光穿过他鬓角,一根银丝在光线里明灭,像藏在黑绸里的星屑。</p><p class="ql-block">"每天两篇文言文,别偷懒。"他将批注好的习题册塞进我书包,拉链咬合时发出清脆的响动。楼下大巴的鸣笛穿透晨雾,母亲在楼梯间唤他的小名。</p><p class="ql-block">站台上挤满冬衣臃肿的旅人,哥哥的围巾被风掀起一角,像欲飞的鸟翼。我攥紧羽绒服口袋里的手套,指甲在掌心刻出月牙形的印记。"不许红眼睛,"他屈指轻叩我前额,"下次回来检查你的读书笔记。"大巴启动时卷起细雪纷扬,后窗里那个身影渐渐融进苍白的晨光。我突然明白,有些问题本就不需要辅助线——当白杨的剪影在夕照中无限延伸,答案早已写在年轮中央。</p> 04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藏在雨中的……★</b>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12)班罗雯翾 指导老师 吴惠琼 </span></p><p class="ql-block">雨,是天空的情绪,亦是人间温情的载体;在绵绵细雨或大雨滂沱的日子里,总有一份份藏在雨中的爱,悄无声息地温暖着我的心房。 </p><p class="ql-block"> 深秋傍晚,秋风萧瑟。天空毫无征兆的下起了倾盆大雨,没有带伞的,我只能无助的站在校门口,望着瓢泼雨幕发呆。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一把伞向我走来 --是爸爸。他笑着轻轻的把伞递给我,自己却站在了雨中,只能用外套简单的遮挡。我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雨珠沿着伞滑落到地面,发出风铃般的清脆声,在雨滴声中,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沉重与无私。那一刻我明白,藏在雨中的是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p><p class="ql-block"> 夏日午后,流金砾石。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街道变得冷清空旷。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是数不尽对这场雨的抱怨。眨眼间,我注意到前方有一位环卫工人,他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浑身湿透地继续挥动着手中的扫帚,雨水顺着他的衣服不断流淌,他认真地清理着被雨水冲散、四处散落的垃圾。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但他仍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这一幕,让我感动,深深的印在了我心里。那一刻,我明白,藏在雨中的,是环卫工人对城市美好的坚守与责任。 </p><p class="ql-block"> 初春午后,清凉惬意。雨如牛毛般飘落,温柔又细腻。放学后,天空又飘起了绵绵细雨。我正准备冒着雨冲回家时,一把雨伞出现在了我的头顶,我扭头一看,是好朋友——李梅。她微笑道:“我们一起走吧。”就这样我们肩并肩,共撑一把伞走在回家的路上。雨,似乎为我们增添了几分温馨。那一刻,我明白,藏在雨中的,是友谊的力量,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滋润我的心,带给我温暖。 </p><p class="ql-block"> 雨,依旧下个不停,但它已不再是麻烦,而是传递爱的方式。无论是父爱的无私;环卫工人的坚守;还是友谊的温暖。这些藏在雨中的爱都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成长路上,不再孤单,勇往直前。</p> 05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青春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一(8)班 范孙慧 指导教师 徐晓芳</span></p><p class="ql-block">我的青春一直在飞扬</p><p class="ql-block">十六岁的曙光,</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校园的林荫道,</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只精致的书签,</p><p class="ql-block">还记得走廊里你俏皮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我无法忘却,</p><p class="ql-block">校园的林荫已几番叶落,</p><p class="ql-block">那只书签早已不知藏于何方,</p><p class="ql-block">记忆中你俏皮的模样也渐渐淡去。</p><p class="ql-block">时光在催促着我们,</p><p class="ql-block">我们都身不由己地一路成长,</p><p class="ql-block">你问我可曾想起你的梦想,</p><p class="ql-block">你又可曾明白我的彷徨。</p><p class="ql-block">走进一个崭新的天地,</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学会独立,</p><p class="ql-block">开始学会拼搏,</p><p class="ql-block">开始学会拥抱希望。</p><p class="ql-block">经历告诉我们,</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青春,</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在奋力闯荡,</p><p class="ql-block">再难相聚。</p><p class="ql-block">微风还会柔吗?</p><p class="ql-block">我仿佛听到了林荫道上的欢笑,</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书签在书页间的轻晃,</p><p class="ql-block">还有那灿烂的脸庞……</p> 06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脉薪传方鼎盛 青春砺刃正当锋</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二(5)班 刘一伟 指导老师 廖虹晔</span></p><p class="ql-block">“泱泱华夏五千年,悠悠长河耀星汉”。——当甲骨龟甲刻下文明的初啼,当青铜编钟奏响礼乐的华章,中华文明便如星河般璀璨不灭。站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我们愈加明晰: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因密码,是巨龙腾飞的精神脊梁。正如参天巨树必深植于沃土,民族伟业必滋养于文明。当《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在数字时代焕彩生辉,当《论语》的智慧在寰宇间激荡共鸣,我们看见文化血脉正化作滋养中国梦的源头活水。</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为何能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呢?中华文明总是充满活力、敢于创造,皆因其有不惧挑战、勇于创新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总是保持稳定,具有强大向心力,皆因其有让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文明总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皆因其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总是不断追求文明互鉴、不搞文化霸权,皆因其有始终坚持求同存异、追求公平正义的根本坚守。全新的时代,中华文明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当代青年指明了方向。吾辈青年立于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交汇点,当以文明传承者之志、创新开拓者之姿,让古老智慧在时代熔炉中淬炼新生。</p><p class="ql-block">文化基因的传承,是文明赓续的根基。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工程,每一位致力于文物保护、修护的专家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让斑驳的壁画在云端呈现华彩;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年轻的文物医生用显微激光扫描《永乐大典》的残卷,让那些湮没在虫蛀霉斑中的朱砂批注重新焕彩;在清华简研究团队里,90后学者用人工智能破译战国竹简密码,让两千年前诸子百家的智慧重绽光芒——这正是当代青年用科技之刃揭开历史面纱的担当。当苏州绣娘第四代传人将《千里江山图》织入柔性屏丝绸,当故宫文物修复科的90后团队用伽马射线为《清明上河图》“问诊”,我们看见:文明的薪火正在青春的手中化作照亮未来的火炬。</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并且传承与创新的碰撞,犹如击器与沉钟的相遇,敲响祖国繁荣发展的雄音。看如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所以中华民族发展必须与现代化创新结合,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弘扬中华文明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星河璀璨处,刀刃淬锋芒。且看吾辈,以青春为刃,剖开时光的琥珀,让五千年文脉化作涌向未来的长河;以创新为火,点燃传统的根系,令华夏之光在人类文明的星野中永悬不落。所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文化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i>LOGO解析:</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i>中间一轮明月,象征着文学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传递出“星雨”的意境。其形状柔和,代表温暖和关怀,体现梦想与追求。周围环绕的星星,象征希望和未来。底部的波浪代表文学的流动和生命的律动。圆形整体喻示团结与凝聚力。上方的星星各自闪亮,又汇聚如雨的力量。深蓝底色显示夜空的深邃,给人宁静和沉思;月与星的黄色代表温暖与希望,传递文学的力量。</i></b></p> END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供稿:浦城二中语文教研组 星雨文学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期责编:八年级语文备课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审初校:吕 娇 谭 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终审终校:孙建忠 姚晓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