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快门与晨昏共鸣时。当雨水模糊了镜片,我终于懂得,真正的热爱从不怕泥泞,原来情怀不必华丽,不过是风雨无阻的奔赴,和永不熄灭的执着。<br></h5><h5> --- 题记</h5> 春天的微风轻轻吻过脸颊,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拍,解锁藏在风中的自由。当昼夜在铁轨上划过时,旅程地也就到了。<br> <h5> 清晨,拨开秦岭深处的晨雾,几声清越的啼鸣划破寂静,一队朱鹮掠过油菜花的田园,宛如身着霓裳羽衣的仙子,那微微透着粉色的洁白羽毛,似天边云霞晕染了仙袂,在天地间舞出梦幻之姿。</h5> <h5> 羽翼舒展间,一抹绯红掠过波光粼粼的水田——这便是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的古老生灵。当我们试图走进它们的世界,便会发现,这不仅是一场与珍稀物种的相遇,更是一次叩击心灵的生态启示之旅。</h5> <h5> 朱鹮之美,在于其灵动优雅的身姿。它们身披一袭霜雪般的白羽,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后颈处垂落的柳叶状羽毛如丝绸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摇曳。</h5> <h5> 最惊艳的当属它们朱红的脸颊与羽梢,恰似蘸着暮色晕染的笔触,为素净的羽衣增添了一抹生命的炽热。飞行时,朱鹮宽大的翅膀划出流畅的弧线,修长的双腿笔直后伸,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将自然的韵律演绎得淋漓尽致。</h5> <h5> 朱鹮的生存智慧,藏在它们与自然的默契之中。<br> 清晨,它们结伴飞向水田与浅滩,细长而弯曲的喙如精密的探测器,敏锐捕捉泥鳅、田螺与水生昆虫的踪迹。<br></h5> <h5> 午后,它们停歇在高大的枫杨或银杏树上,梳理羽毛、闭目小憩,与林间斑驳的光影融为一体。夜幕降临时,它们又会飞回安全的树冠,用彼此轻啄的温柔互动,守护这一天的安宁。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轨迹,实则是历经千万年演化形成的生存密码,每一个行为都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h5> <h5> 然而,这份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曾因人类活动濒临破碎。<br> 让朱鹮的身影在广袤的大地逐渐消失。直到八十年代,一场跨越四十余年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如今,通过人工繁育、野化放归、栖息地修复等举措,朱鹮种群数量已突破万只。<br> 走进朱鹮的天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物种的重生,更是人类对生态责任的觉醒。<br></h5> <h5> 每一只朱鹮振翅高飞的瞬间,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守护这些脆弱而珍贵的生命,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未来。愿这抹灵动的绯红,永远在绿水青山间翩跹起舞。</h5><br> <h5> 摄影、后期:海逍遥<br> 文字、编辑:海逍遥<br> 地点:汉中洋县<br> 时间:2025.3.26<br><br> 谢谢你曾来过!</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