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心,敦煌传韵——记敦煌三中七(4)班综合实践基地之行

不如跳舞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微风轻拂,敦煌三中七(4)班的同学们背起行囊,踏上前往综合教育实践基地的旅程。大巴车内,一张张洋溢着期待的笑脸贴满车窗,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听说要学做蛋糕!”“我要拓印九色鹿!”</p> <p class="ql-block">随行的王老师举起话筒,深情地为大家讲解劳动的意义:“同学们,劳动不仅是流汗出力,更是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合作传递温暖。今天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成为滋养成长的甘露!”话音刚落,掌声便响彻车厢。王老师还即兴演唱了一首《劳动最光荣》,同学们随着节奏拍手合唱,歌声飘出车窗,与路边的胡杨林一同摇曳生辉。</p> <p class="ql-block">抵达基地后,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直奔菜园。面对绿意盎然的菜地,大家摩拳擦掌,开启了第一项任务……</p> <p class="ql-block">七(4)班的同学们化身“小农夫”——菜地除草!大家戴上手套,手持工具,面对肆意生长的杂草,展开了一场“绿色攻坚战”。有的同学遇到根系深扎的“草王”,灵机一动,先用锄头松土,再弓步发力,转圈拔草,终于将顽固的杂草连根拔起;有的同学互相配合,一人拔草、一人清理,效率倍增。短短一个半小时,菜地焕然一新,杂草堆成了“战利品小山”。</p> <p class="ql-block">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为三组,开启文化实践之旅。</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同学化身“烘焙师”,在香气弥漫的厨房里学习制作纸杯蛋糕。从调配面糊到裱花装饰,大家分工协作:有人搅拌蛋液,有人设计造型,还有人用奶油画出敦煌九色鹿的图案。当烤箱“叮”的一声响起,金黄松软的蛋糕出炉,同学们迫不及待分享成果,笑声与甜香交织。</p> <p class="ql-block">另一组同学走进敦煌艺术课堂,手持画笔临摹莫高窟飞天壁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习用矿物颜料勾勒飞天的飘逸衣带,用细腻笔触还原壁画的线条韵律。一位同学感叹:“原来古人的每一笔都藏着智慧和耐心!”</p> <p class="ql-block">在“非遗拓印”工坊,同学们用宣纸创作拓印画。老师示范后,大家纷纷动手:刷墨、铺纸、轻拍,将敦煌元素与传统技法结合,一幅幅灵动形象的作品,引得阵阵欢呼。</p> <p class="ql-block">车轮碾过阳光,载着泥土的芬芳、拓印的墨香和蛋糕的甜香,七(4)班的同学们将劳动的诗意与敦煌的韵味装进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会了“粒粒皆辛苦”的农耕不易,更通过拓印、临摹、烘焙,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多元魅力。劳动育心,文化润魂。敦煌三中七(4)班的同学们用汗水浇灌菜园,用巧手传承艺术,用甜蜜传递温暖。这场实践之旅,是劳动的赞歌,更是敦煌文化的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