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寄语:爱,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光,它如春风拂面,轻柔而绵长;似三月阳光,明亮而炽热;像碧海蓝天,广阔而包容;更是那温馨的港湾,给予我们无尽的安宁与力量。我的父母,用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一生,诠释了这份至深至纯的爱。</p> <p class="ql-block">爱如春风,岁月长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父亲去世25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在安徽省东至县一个宁静的小村落,母亲诞生于曹氏家族。彼时,正值乱世,外公平素嗜赌成性,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外婆一人肩上。一家六口,生活举步维艰。无奈之下,八个月大的母亲被抱养到附近村落江姓大户人家做童养媳。这户人家,老两口无法生育,后来收养了一个男孩,他比母亲年长七岁,那便是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于民国十年的安徽宿松,命运却对他极为残酷。他的兄姐皆因脐疯早早夭折,父亲刚出生时,爷爷觉得他也难以存活,便按迷信习俗将他悬挂在屋檐边七天,可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厄运并未就此放过他,一岁半时,奶奶离世;十岁那年,爷爷也离开了人世,父亲自此成为孤儿。在家族的帮助下,他被收养,来到了母亲所在的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被抱养时,养父母以种田狩猎为生,一家人生活还算安稳。但好景不长,一次狩猎时意外发生,自制地雷炸瞎了养父的双眼,家庭也因此陷入贫困。随着父母亲逐渐长大,他们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十六岁时,大姐出生,此后,家中接连迎来新生命,生育了五个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正值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安徽又盛行浮夸风,原本就吃不饱饭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许多百姓被饿死。父亲不忍心看着一家人在死亡线上挣扎,白天辛苦劳作一天后,夜里翻山越岭,偷偷前往江西彭泽,寻找能让一家人活下去的地方。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有一位赣北的小组长答应让父亲落脚。于是,父亲又连夜赶回安徽,带着妻儿,挑着年幼的孩子,逃到了江西,寄人篱下。父亲每日辛苦劳作,利用夜晚时间砍伐茅草和木材,半个月后,终于搭建起一个简陋的茅棚,那便是他们临时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的几年,家中又陆续增添了六个孩子,共育活十个,1972年出生的我是最小的那个。母亲年事已高,没有乳汁,村里人都觉得我难以养活,可父母亲凭借着惊人的毅力,用稀饭将我一点点喂大,炖破了好几个搪瓷缸。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养育十个孩子的艰难超乎想象。听村里长辈说,那时父母连遮羞的衣服都没有,夫妻二人只能轮换着穿一条打满补丁的裤子。随着大、二、三哥姐们陆续成家立业,我和四哥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为了不让我和四哥辍学,每学期交报名费的时候,父亲总是把家里仅有的口粮拿去换钱。母亲则在家养了两头老母猪,四、五姐利用闲暇之余负责打猪草,等猪仔长大后卖掉,再把粮食买回来。日子虽过得紧巴巴的,但父母从未有过怨言,竭尽全力给我们撑起一片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1989年秋天,我考上了师范,圆了自己的上学梦,也让父母倍感自豪。母亲常逢人就说:“小儿子我不但养活了,还养大了,有出息了!”师范的三年,在父母的辛勤劳作和哥姐的帮衬下,我顺利毕业。可父母却并未停下操劳的脚步,四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们又开始为哥哥的婚事四处奔波。1994年,在大姐的保媒下,哥哥终于结婚了;1995年,我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本以为父母可以安享晚年,可命运又一次给我们家出了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我的小家庭生活刚有起色,却因孩子求医,家庭经济瞬间跌入谷底,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还债之路。在这期间,父亲每年秋季都会用一根木棍撬着一个装满20斤香油的塑料油壶,步履蹒跚地走上8里路,来到我家。喝一杯热茶分享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他又默默转身,撬起那个有些年头的空塑料油壶,一步步走回家。如今,每当想起那一幕,我的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泪水止不住地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父亲病倒了。他渴望去大医院治疗,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始终未能成行,只能在门口的小诊所简单医治,效果却不尽人意。与病魔抗争了许久,2000年正月初七,父亲还是选择离开了我们,这成为我一生的遗憾和愧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走后,母亲独自生活,物质生活虽比父亲在世时好了一些,但精神上却十分孤独。2013年腊月初七,母亲也安详地追随父亲而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让我在岁月中慢慢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在我和妻儿的共同努力下,加上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我的父母,却早已不在人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曾经年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如今经历过,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无奈与悲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天堂没有病痛和灾难,我的父母,在那里能安息,能幸福。这份深沉的爱,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于2025年5月25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