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洞天坑位于曾家镇以南约3千米的川主山脚下,地址是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响水村三组,海拔约为1400米,由一个巨大的竖坑和里面的两个平洞及一个瓮形竖洞组成。能看到的大的竖穴天坑长宽约为100米,深约50米,坑内容积约50万立方米,是川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高山天坑。而瓮形竖洞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观赏和研究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天坑是天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地表上突然出现的大凹坑,以陡峭的岩壁和巨量的容积被誉为“地表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天坑(tankeng)”是继“峰林fenglin)”、“峰丛(fengcong)”之后的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单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迄今为止,全球已确认的天坑数量超过300个,其中有270多个分布在中国。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坑”大国。(照片2021年拍摄于腾龙洞)。探秘天坑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虽然曾经去过腾龙洞,但因为一直在平洞中行走,总感到不过瘾。到了广元才知道曾家山有“川洞天坑”,我们在2025年5月11日乘长途汽车到达曾家山,又乘摆渡车到达“广元曾家山川洞天坑”。</p> 曾家山川洞天坑 <p class="ql-block">川洞天坑分布于距今2.5亿年前的中二纪灰岩中,由于地下岩溶水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地下溶洞统,当地下水对溶洞继续进行溶蚀和侵蚀时,溶洞顶板出现崩塌,从而形成会形竖洞、天坑、天生石桥、溶洞四绝共生的地质景观。主要景观有天生石桥、烟云洞、金龙洞、飞天宫等。</p> <p class="ql-block">由于大天坑被树木覆盖,没有拍出大的竖坑全貌。只拍到了一些边墙。</p> <p class="ql-block">沿着景区修好的栈道行走,就可以把图中的景点都走过。</p> 天生桥与望月台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红豆桥,是川洞天坑第一座天生石桥,因石灰岩经水侵蚀后塌陷而成。桥由一整块石头构成,呈拱形,跨度6米,宽1.5米,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见到了光亮。这是川洞天坑第二座天生石桥叫会仙桥,显得比红豆桥更加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是川洞天坑的第二座天生石桥,因地下岩溶水长期溶蚀和侵蚀石灰岩岩层,使溶洞相邻两顶板出现崩塌,独留中间一段坚硬岩体而成。它是地下水精工雕刻而成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石缝</p> <p class="ql-block">从另一侧看会仙桥</p> <p class="ql-block">侧面看桥洞</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不远是一座天然洞穴,里面空间很大,曾经是红军在曾家山地区初建根据地时议事的秘密场所。1933年6月,红军进入曾家山地区,同年7月,红四方面军73师在朝天境内建立了中共嘉陵县苏维埃李家坝区苏维埃委员会和李家坝区苏维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从洞中向外望可以看到洞内宽敞的空间和明亮的天坑。当农历中秋皓月升空、月照山林时,站在洞前凭栏仰望,月色更为明朗,仿佛伸手可及,是景区观月的最佳处也称“望月台”。</p> <p class="ql-block">天坑一隅</p> 烟云洞与金龙洞 <p class="ql-block">继续沿栈道前行</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烟云洞入口。烟云洞位于骆驼山脚下,因洞内外温差较大,常常在洞口形成烟云缭绕的景象而得名。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大晴,没有看到烟云。</p> <p class="ql-block">从烟云洞回望天空</p> <p class="ql-block">烟云洞刚刚进入时看着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入得洞内,却被如此大跨度的天然洞穴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作为学结构的,看到大约跨度有三十米的完整顶板,没有任何支撑,还是比较震惊。</p> <p class="ql-block">顶板下是暗河冲击出的各种溶岩地貌。</p> <p class="ql-block">高大拱形顶板的边缘支承。</p> <p class="ql-block">烟云洞补天门</p> <p class="ql-block">地下沟壑</p> <p class="ql-block">地下暗河</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顶棚用于多媒体在洞中作画</p> <p class="ql-block">洞里的水坑称作神龙潭</p> <p class="ql-block">从另一个角度看烟云洞全貌</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穹窿笼罩着千沟万壑</p> <p class="ql-block">向外看</p> <p class="ql-block">走过烟云洞进入金龙洞。</p> <p class="ql-block">金龙洞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溶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洞内最大的与众不同是有大大小小漏斗11个,几乎囊括了现有漏斗的各种类型,堪称一座天然的“漏斗博物馆” 。这些漏斗在五彩绚烂的灯光照射下更加旖旎梦幻。</span></p> <p class="ql-block">这些漏斗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有一个圆或者半圆的顶。下面是几乎垂直或稍有斜度的岩壁,岩壁可以高达十来米,共同形成高大的一面敞口的独立空间。</p> <p class="ql-block">人站在中间像被魔法般的石罩给罩住一样,非常奇幻。</p> <p class="ql-block">圆顶直壁漏斗</p> <p class="ql-block">圆加锥型漏斗</p> <p class="ql-block">又一个漏斗</p> <p class="ql-block">玄幻的顶</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称为漏斗是因为顶上会滴下水,日久天长形成水池,场景更加梦幻。</p> <p class="ql-block">沿着金龙洞走到后半段时出现五彩的路</p> <p class="ql-block">洞壁魔幻般的会不是时出不同的海洋动物伴你前行。</p> <p class="ql-block">也有飞翔的大鹏鸟。</p> <p class="ql-block">金龙洞出口,可以看到大天坑的底部。</p> <p class="ql-block">从外向内看金龙洞出口</p> <p class="ql-block">洞边石壁</p> <p class="ql-block">洞口边的绝壁直通天坑顶部。</p> 飞天宫 <p class="ql-block">飞天宫是一座瓮形竖洞。这是一座由于石灰岩塌陷天然形成的岩石洞穴,既有平行入口,里面50米高处还有直径大约5米天窗。天晴的时候阳光能够直射入洞,天窗还有流水涔涔,水珠下落散为水雾,阳光照射,洞底水池与暗河相连,冷暖气流在天坑交融形成氤氲之气,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央视2021年12月11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理•</span>中国”中解释了飞天宫因为内外温差大,里面经常大雾缭绕,像有仙女要飞出洞口一样,所以取名“飞天宫”。我们去的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洞中并没有雾气,所以没能目睹飞天场景。(照片来自央视电视片截图)</p> <p class="ql-block">飞天宫水平洞口</p> <p class="ql-block">洞顶天窗,</p> <p class="ql-block">上有窗下有坑</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坑看似干涸,</p> <p class="ql-block">实际与地下暗河相通。</p> <p class="ql-block">但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够眼见从天窗飘下水滴</span></p> <p class="ql-block">关于天坑形成的原因,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老师长期研究认为,曾家山天坑形成是因为底层快速升高形成的,当这种提升停止时,会在岩壁留下环形印记,并流水开始向水平方向掏洞,下一次继续提升,停止又开始横向掏洞,循环往复形成了现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从央视视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令人目瞪口呆的底层剖面图,游客能看到的飞天宫仅仅溶岩侵蚀造出的瓮形竖洞仅仅是最上一层,感叹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下层的秘密只有探险家才能探寻。(照片央视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游客只能在围栏外行走一圈,360度看洞中风景</p> <p class="ql-block">瓮中看天壮丽又神奇。</p> <p class="ql-block">展示一下飞出洞口的雄心壮志。</p> <p class="ql-block">洞口刚好有一潭水,照出天坑和倒影,真实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滴水的岩石称为观音岩,泉水从石缝渗出,嘀嗒成声,滴水成潭,仰望侧壁隐现佛身,在这清幽的深山峡谷中双手合十,轻念一生“阿弥陀佛” ,是不是感觉一切了然。</p> <p class="ql-block">天坑、溶洞、绿树共同构成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小洞也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暗洞中不知藏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回望飞天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坑底之蛙看到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从坑底如果想回到地面,就要沿着曲折往复的栈道上升大约50米高度,好在我们老两口虽然平均年龄已经75岁,但爬山能力还行。</p> <p class="ql-block">路边石缝</p> <p class="ql-block">快到坑口了</p> <p class="ql-block">野生的杜鹃花在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曾家山天坑藏在一个小山村的深山中,在中国可能没什么名气,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地质奇观,令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那巨大的石头厅,垂直的漏斗,巨大的天生桥,神奇的飞天宫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