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石榴籽 学段贯通育同心——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新生态

张银娟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努力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着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借助数智技术打破学段壁垒,构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一体化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强化数字赋能和沉浸式体验感受,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有有形有感的声势,更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2日由银<span style="font-size:18px;">川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主办,银川市唐徕中学和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协办,在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隆重举办“数智赋能聚合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span>自治区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盖文燕,银川市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吴晓玲,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德生,银川市唐徕中学党委书记王少云,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副教授周晶,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马东坡以及来自银川市各县(市)区的思政教研员、各学校的分管领导、银川市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百余人。</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德生发表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地位举足轻重。各学校及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充分汇聚大中小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师的力量,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还倡导大中小学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交流、积极探讨,为银川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来着不同学段的三位教师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主题展开“同题异构”说课。银川市永泰小学的柯晓花老师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民族团结故事在小学课堂勾勒出多彩的民族画卷;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王阳老师以“习近平和宁夏”的主线条汇出民族团结同心圆;银川市唐徕中学黄晓卓老师借思辨课堂上家国情怀与团结精神交织共鸣,教育的每个学段都在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三个学段层层递进、各展所长,用不同的教育语言与方式,共同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强音,让团结友爱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扎根每一颗年轻的心灵,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张德生所长为三位展示教师颁发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银川市思政教研员杨晶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她强调思政教师讲好一节课首先要抓好教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学用合一。同时强调小学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开端,要发挥好守正的作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感悟生活为主,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初中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要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高中要落实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突出将理论落到实际。不论哪个学段老师都要深入研读课标,读透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注重不同学科学段的连通性,在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上发力。真正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深入的进课堂,刻骨铭心的进头脑,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最后,杨晶老师提到三位老师都有非常用心的备课,活动丰富、紧扣主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AI、Deepseek、豆包等技术,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教—学—评课堂模式也渗透在课程中,但需要老师们更加用心的细化内容和落实举措。</p> <p class="ql-block">  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晶带来《数字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专题讲座。周晶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涵丰富,为我们带来前沿的理念和创新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融合关键,为我们打开了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新视野。</p> <p class="ql-block">  下午2:30,参会的领导和思政教师校集中乘车参观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思政先行。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大思政课的本质是立足实践、联通社会,在知行合一中强化思想引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5月23日来自银川市各县(市)区、不同学段的7位校长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进行主题报告。他们深耕教育一线,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探索,为我们呈现思政教育的多元图景。交流领导分别是: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思政教研组长马媛;银川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石勇;西夏区第十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义红;永宁县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丽娟;贺兰县金贵镇银光小学副校长郭金凤;灵武市第三中学副校长韩立武;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石玮。</p><p class="ql-block"> 各个学校不断创新育人方式,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打造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独特品牌,构建多维教学生态环境,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立德树人的学校责任和担当。</p> <p class="ql-block">  固原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何成江同志对七位交流领导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他肯定了每个学校努力打造思政课不同样态,对学校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有的学校扎扎实实的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如学校形成军事化、黄河文化等浓厚的校园氛围,从不同的抓手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他也强调思政教学应多元化,如沉浸式、互动式、案例式、项目式驱动学生、学校发展。将学校的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联接融合,形成大思政课效应,促使学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明显增强。</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何成江书记分享了固原二中“行走的思政课”生动实践。108里山路见证着两代教育人的接力传承,从崎岖泥泞到精神通途,他们将烈士陵园化作鲜活课堂,让黄土高原成为育人教材,以脚步践行信仰,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生动典范。</p> <p class="ql-block">  下午,百余名参会领导和思政教师在银川市第二十六中学风雨操场观看了“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展演。这是一场青春与激情的盛会,一次才华与梦想的碰撞。展演者以艺术为载体、以石榴为意象,将思政育人融入生动的美育实践,通过多维度的文化浸润与情感共鸣,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今天这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即将落下帷幕,但大思政课建设的征程永无止境。愿我们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将今日所学所思转化为行动力量,让“大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扎实的行动,共同书写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张银娟</p><p class="ql-block">最终审核:齐玉玲</p><p class="ql-block">工作室:齐玉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名师工作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