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资料:姬墩山位于于江阴市的西端,与常州市相邻。具体在璜土镇贤庄村,高18.8米,周长282米。它东靠扬子江大道,南连璜石公园、芙蓉大道,西临小湖市场,北接澄常路。</p><p class="ql-block">姬墩山实为人工堆筑的土墩墩,根据南京博物院在2005年的考古调查发现,土墩下面有一座长32米,宽2米的石室,其形态与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墓葬十分相似,而且在2013年的寺庙扩建中也发现的20余件土陶物品,似乎可以佐证其具有春秋时期吴文化的属性。</p><p class="ql-block">根据民间传说,这里埋着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姬光)的大儿子终累(也有说是波)。终累过早病逝,就葬在了这里,后其弟夫差当了吴王。</p><p class="ql-block">由于吴王姓姬,所以叫姬墩山。</p><p class="ql-block">姬光禅寺北依姬墩山,前面是璜石公园。一条护墩小河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姬墩山、姬光禅寺,最后流入南边的璜石湖。</p><p class="ql-block">根据明万历元年"重建姬山庙记"碑记载,姬光禅寺以前是道观"姬光庙",为纪念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太子终累而建,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到光绪三年,当地又重建并扩大了规模。到文革时期又遭毁废。1996年,当地佛教信徒请来了僧人,经过僧人的努力和信徒们的募捐,又一次重建,到2011年,寺庙初步形成,具有房屋28间,成为当地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我是第一次走进姬墩山。姬墩山早就听说,但总觉得它就在身边,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垂手可得,但就是没有去过,尽管还在这里工作了多年。</p><p class="ql-block">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可以"思行合一"了,想走就走。</p><p class="ql-block">5月23日下午,雨停了,但天空中还是布满着阴云,风吹得历害,虽然是夏季,但仍然有些凉意。</p><p class="ql-block">我从江阴出发,走芙蓉大道,导航去姬墩山。</p><p class="ql-block">从先贤路向北,经过西贯村北,有一条小路向东约百米,一片黄色建筑,就是姬光禅寺了。</p><p class="ql-block">车开进西侧门,附近有一小规模的停车场。我停好车,下来走近禅寺门口,大门关着,木门斑驳。墙上有些宣传的栏框,也显已陈旧。门前有一香炉,锈迹斑斑,但仍屹立在风中。香炉往南,一座水泥桥跨过护墩河,再向南,便是璜石公园了。</p><p class="ql-block">我在桥南的绿道上开始飞无人机,但风太大,无人机处于警告状态,于是不敢久飞,想去山的北面看看。</p><p class="ql-block">当我回到禅寺门口,侧门开了。我走入禅寺,里面不见人,但闻有女人的声音。见山下有一块墓碑,于是过去瞻仰,碑上的文字模糊不清,读不下去,出来正好遇见一位大姐。这位大姐是当地的信徒,十分热情,为我介绍了很多禅寺的情况、故事。据她讲现在有6位僧人,住持也是她请来的,人很好,一心想为禅寺做些贡献,但苦于经济上受制约,想办大事很难。大姐还领我到了禅寺里的菜园里,她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苋菜等等,并一定要给我些黄瓜、茄子,但又不肯收钱。太感谢她了!</p><p class="ql-block">从禅寺出来,转往北走近姬墩山,我又一次放飞了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姬墩山,待见满山翠绿,四周是金黄的麦田和阡陌交错的菜田,路边还有村民在清理乌黑发亮的油菜子。</p><p class="ql-block">风大,无人机在空中摇摆着,为不出意外,赶紧下来,想着找天气好的时候再来。</p><p class="ql-block">虽然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期待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