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民俗文化的传承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正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认识刘君瑞很早。</p><p class="ql-block"> 拜读到刘老师的作品是在我工作之后。 </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带着我们报社的两个记者到长安采访,吃饭间,我叔父说起他有一本好书,对我写作肯定有用,是刘君瑞送给他的。取来后,我的几个记者争相传看,爱不释手。等到一个多月后,书才还到我的手中。</p><p class="ql-block"> 我匆匆翻看了一下,书中记述的是长安婚礼仪程,婚事安排和婚礼程序,民风民俗的讲究,婚礼方言和雅语的运用和祝酒辞,主持词,还有婚庆对联等资料,是长安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交往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是我特别喜欢他编写的书,很多长安风土人情,方言俚语,包括我写作的很多资料都是从他的书中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我们都是搞教育的,都爱好写作,他又是我们郭杜人,他的《长安祭文》里收集了我的文章,又收录了我写的祭文,他的《古稀年华》一书让我为他题写书名。他的书也让我更多地了解了长安,更多地了解风土人情,知道了更多的长安方言,对我写作帮助特别大。他的书我还以礼品赠送给文友,以家产传承给我的子孙。我们成了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刘君瑞老师十几年来,组织编著了《长安婚礼实用手册》《长安红白喜事纪实》和《长安话词典》等20多本书籍,确实不容易!我今天为刘老师写了"光前裕后"几个字以表示我对他的敬重之情。</p><p class="ql-block"> "光前裕后"原意是指为祖先争光,为后代造福。形容功业伟大。这词多用在有功德的名望的门楼上,我想,今天送给刘老师也是合适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刘君瑞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做的是光耀祖先文化的功德无量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他把祖先的文化,长安民俗、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记录并传承下来,这就是光前,光耀祖先文化。</p><p class="ql-block"> 再一个就是刘君瑞又是一个造福后代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他的"裕后″,这些书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后代了解长安文化的重要资料,是可以留传于后人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热爱文化研究人员的重要资料,也是作家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是了解长安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可以传承于子孙后代的资产。所以,他是裕后,造福后人的人。</p><p class="ql-block"> 刘君瑞老师是长安人的骄傲,是我们郭杜人的骄傲,向刘老师学习,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