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6)探寻开封府:穿越古今,领略人间正气。

小又

<p class="ql-block">开封,简称“汴”,古称大梁、启封、汴州、汴梁、汴京、东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地处河南省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开封市曾是河南省省会,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八个朝代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一路向北第6站选择到开封,打卡八朝古都开封城,一眼千年宋韵长。</p> <p class="ql-block">在开封这座古城悠长的历史画卷中,静默地矗立着一座府邸——开封府,它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传奇故事的载体。提及开封府,一个名字便不由自主地跃然心间,那便是包龙图,包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扶正祛邪、刚正不阿的典范。每当那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旋律轻轻响起,它不仅仅是一段音符的组合,更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那旋律,荡气回肠,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心弦,将我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发无数遐思与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时期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战火毁损和黄河水淹,昔日的开封府早已无存。1999年,恰逢包拯千年诞辰,开封市旅游局与包公祠决定重建开封府。并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规划与论证。得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封市各界的大力支持与投资,</span>工程于2001年9月29日奠基,次年12月30日竣工,现在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于2003年8月14日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而今,当我们踏入重建的开封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它坐落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广阔,达六十余亩,建筑面积更是高达1.36万平方米。府邸气势恢宏,巍峨壮观,与西侧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共同点缀在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之间,形成了“东府西祠”的独特景观,楼阁倒映碧水之中,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的建造,严格遵循了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错落有致地布局着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清心楼:登上顶楼开阔的视野,可以俯瞰整个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作为一处匠心独运的主题景区,它以一种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这里,不仅秉持着动静相宜、雅俗共赏的核心理念,更巧妙地将历史的深沉与演义的生动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步入开封府,仿佛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旅程。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设计,旨在让历史与现代在这一刻无缝对接。动态的体验与静态的展示相得益彰,既满足了探寻历史足迹的渴望,又不失为一种高雅与通俗并蓄的文化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与遗物,而是通过一幕幕生动的民俗表演,跃然于眼前,让人恍若置身于繁华的宋朝市井之中。那些民俗表演,尤为引人入胜。鼓乐齐鸣中,仿佛能听见宋朝街头的喧嚣;舞袖翻飞间,似乎触碰到了那个时代的风华绝代。这样的场景,仿佛真的实现了一次心灵的穿越,与宋朝的烟火气息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包拯,这位以公正廉明著称的清官,更是让开封府名扬四海。他的故事被世人传颂,成为“包青天”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大堂:这是包拯当年升堂审案的地方,历史氛围浓厚。大堂庄严肃穆,大堂前就是那三口令人望而生畏的铜铡:“龙头”“虎头”“狗头”。</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河南省纪委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开封府被授予焦裕禄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还能亲身体验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此外,各种武术表演。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让你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道观中的剑影仙风。三清殿。红墙映着蓝天,殿顶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雕梁画栋间尽显岁月沉淀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身着蓝紫道袍的道士,手持长剑,踏步于道观前的广场。道袍上金色的纹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星辰点缀于夜空。他头戴道冠,面容沉静而坚毅,眼神中透着超脱尘世的淡然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道士缓缓抬起手中长剑,剑身泛着清冷的光。他轻舒猿臂,剑尖划过虚空,似在勾勒着天地间的玄妙轨迹。起势之时,身形稳健如松,仿佛与脚下的大地融为一体。随着剑招展开,他的身姿愈发灵动,如仙鹤翔云,又似游龙戏海。</p> <p class="ql-block">剑影闪烁,恰似流星赶月,每一次挥剑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那长剑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时而如疾风骤雨,迅猛凌厉;时而如潺潺溪流,舒缓流畅。他的脚步轻盈而沉稳,在广场的石子地面上踏出独特的节奏,恰似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道士的剑舞,仿佛是在与天地对话,与三清祖师沟通。他的一招一式,皆蕴含着道家的阴阳变化、刚柔并济之理。剑舞中,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生命的感悟,更有对道的不懈追寻。</p> <p class="ql-block">道姑手中的长剑,宛如灵动的游龙。她身姿矫健,起势时,衣袂飘飘,剑刃寒光闪烁;落步处,沉稳有力,似扎根于大地。剑在她手中,时而如流星赶月,快速划过半空,带起凌厉的风声;时而又似蝴蝶翩跹,轻盈婉转,于细微处尽显精妙。</p> <p class="ql-block">  道姑与道士一刚一柔,在古院的太极图案地面上翩翩起舞。他们的动作配合默契,如同阴阳两极的和谐交融。男子的招式似在展现着世间的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姿态则诠释着阴柔之美。</p> <p class="ql-block">广场之上,一群身着宋朝传统服饰的表演者,正敲打着激昂的鼓点。鼓声阵阵,如雷霆乍响,似万马奔腾,震动着大地,也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身姿矫健,脸上洋溢着自信与热情,那舞动的鼓槌,仿佛是连接古今的纽带,将古老的文化活力重新唤醒。</p> <p class="ql-block">古韵流转,舞映风华在古老建筑的光影交错间,一场灵动的舞蹈如诗般展开。舞者们身着绚丽的华服,恰似从历史长卷中翩然走出的仙子,带着悠悠古韵,于时光深处轻舞飞扬。</p> <p class="ql-block">匾额上“厚德载物”几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来的道德传承与人文积淀。两旁的楹联对仗工整,散发着古朴的文化气息,与舞者们的灵动之姿相映成趣,共同绘就一幅动静相宜的绝美画卷。舞者们的服饰更是精妙绝伦。五彩的裙裾随着她们的舞动如繁花绽放,轻盈的水袖似天边云霞,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她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抬手、每一步旋转,都饱含着古典的韵味与深情。那灵动的身姿,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将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剑影侠风映古情,阳光倾洒,映照着朱红的殿柱与绚丽的檐枋,古老的建筑散发着悠悠古韵。一位身着靛蓝劲装的侠客,于这古意盎然之地,舞出一段风云激荡。他身姿矫健,如鹏鸟展翅般飞跃而起。手中弯刀泛着寒光,恰似天边冷月,锋锐而凛冽。刀穗如炽烈火焰,于舞动间飞扬,似要点燃这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此刻,他似与这古老的建筑融为一体,构建出一幅灵动而壮美的画卷。每一个腾跃、每一次挥刀,皆是力量与美感的交融。那刀光剑影,仿佛诉说着侠客的过往——曾仗剑天涯,行走于江湖的风风雨雨;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热血捍卫正义;</p> <p class="ql-block">朋友,若你渴望体验府衙文化,亲睹包公的威严,了解大宋的逸闻传奇,那么开封府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古色古香的殿堂之间,聆听历史的回响;你可以驻足于珍贵的文物之前,感受文化的厚重。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下篇预告,开封清明上河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