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在各行各业中,许多的榜样人物就是在我们百姓中间,他们以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伟业,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需要这样的榜样去参加到人民中去,为国为民作出应有的青春贡献和力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昊参加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感动社会民政榜样宣讲</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h1>回家,一个多么一般的字眼,但在有些人的心里却是一种奢望。流浪乞讨人员是最边缘最困难最脆弱的社会群体,为了关心滞留在京流浪乞讨人员回家,2022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成立了寻亲工作专班,三年来已关心1039名长期滞留在京流浪乞讨人员与家人团聚,其中滞留时间5至10年的251人,10年以上204人,最长达21年。</h1></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昊参与市社区防控组首都机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昊对人像比对寻亲中疑似照片进行甄别</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1>刘昊是寻亲工作专班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和同事们从零开头,抽丝剥茧,不断摸索出人像比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寻亲方法。为了提升人像比对胜利率,他甘于吃苦奉献,带队到救助机构进行照片补拍工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昊带队做好受助人员转移安置工作</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1>“在照相馆拍照是一项简洁又程式化的工作,但给受助人员拍照却是一种挑战。”刘昊告知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们有的有智力障碍,有的肢体残疾常年卧床,有的身患传染疾病,为了获得清楚的比对比片,他急躁疏导,深化病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照片采集。人像比对期间,他连夜比对近十万张照片,胜利关心近300名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回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受助人员家属送来锦旗表达感谢</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1>刘昊与专班成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运用人像比对、重点问询等方式寻亲,逐步解决信息不畅难题,化解了多年来首都的救助管理难题,关心近千名受助人员返乡,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首都的暖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