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正是出游好时节。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踏上了前往嘉定古猗园的旅程。古漪园,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典园林,在清明时节,更显古朴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古猗园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古朴典雅,与周围的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我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小经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行至池塘边,只见池水碧绿翡翠,清澈见底。一群群金鱼在水中悠闲的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我趴在池塘边的石头上,静静地观赏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生灵,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舞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一刻,我仿佛也融入了这片宁静与和谐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净化。</p> <p class="ql-block">嘉定古猗园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著名古典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历经多次更名与修复,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以下是其关键历史脉络。</p> <p class="ql-block">1.建园起源</p><p class="ql-block">古猗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初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的典故。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园名改为“古漪园”,以区别同名园林。</p> <p class="ql-block">2.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园子几经易主,后由叶锦购得并重建。</p> <p class="ql-block">.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占领南翔,园内建筑被毀。1933年重建时增设了象征东北三省沦陷的缺角亭(原名“补阙亭”),成为重要的历史符号。</p> <p class="ql-block">.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园子再次遭受破坏,但部分建筑得以保留。抗日战争胜利后逐步修复。</p> <p class="ql-block">3.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古猗园以绿竹、曲水、明清建筑为特色,保存了唐代经幢、宋代塔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缺角亭的设计通过“残缺”隐喻国耻,成为民族记忆的载体,其建筑语言融合了传统美学与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2014年,古猗园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凸显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4.现状</p><p class="ql-block">目前园区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等六大景区,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明末易主李宜之后遭遇灭门惨剧,家族葬于竹技山下。</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叶锦重修并更名为“古猗园”,后成为嘉定城隍庙庙园。</p> <p class="ql-block">缺角亭(补阙亭):</p><p class="ql-block">.建于1933年,四角攒尖顶独缺东北角,象征沦陷的东三省;其余三角塑成拳头状,代表华北、华东、华南军民抗战。</p> <p class="ql-block">设计细节:三角高4.5米(暗合东北论陷45个月)、铜风铃铃舌为子弹造型。</p> <p class="ql-block">其他景观:南厅(明代建筑)、戏鹅池、竹技山等,保留明清园林风格。</p><p class="ql-block">园内可见明代石碑、经幢等遗迹,兼具历史与休闲功能(晨练、太极等)。</p> <p class="ql-block">2006年,古猗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4月,古猗园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详细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p> <p class="ql-block">古猗国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距今500年历史。它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展现了独特的园林风光。</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内,碧波荡漾映古木,亭台楼阁嵌画意,美不胜收,尽显江南园林之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猗园中,亭台水榭映波光,翠竹幽兰绕曲廊,一步一景皆成画,满园风雅醉江南。</p> <p class="ql-block">碧水回环映黛瓦,雕栏石径隐花荫,古猗园里藏着一卷流动的明清水墨。</p>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p><p class="ql-block">制作:老丁</p><p class="ql-block">2025.05.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