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在清理杂物时翻出几张泛黄的毕业证书,有初中的高中的,还有电大的。望着这些靠业余时间突击式获得的文凭,心里不由一阵恍惚,似乎在镜花缘的魔镜里看到了自己曾戴过的一张张应景的面具。</p><p class="ql-block"> 对于自己真实的文化水准的定位,我一直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正规的系统的学业被终止于初中二年级,只有区区八年,终究不过一个初中肄业的学历。</p><p class="ql-block"> 虽然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硬生生的被冠上顶知识青年的帽子送往农村,却在返城后又啼笑皆非的被有关部门剔出了知识的范畴。</p><p class="ql-block"> 以致我们这代人在工作之余又层层加码似的补完初中补高中,然后又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满负荷期间,弯道超车似的为混一张业大或电大的文凭而不遗余力,只为有份体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当年以工代干的我,能把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时代洪流中的别无选择,自我宽慰地解读为顺应潮流,也算一个25岁的大龄青年在补考初中文凭时回眸过往的绝唱。</p><p class="ql-block"> 本人自幼秉性顽劣,因而在上学期间总是得过且过的不思进取,倒不是懒惰,只是觉得课本上的东西太过干瘪,像晒干的稻草,嚼不出半点滋味。</p><p class="ql-block">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不爱学习的我却在识得几个字后偏偏喜欢上了阅读。</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我的骨子里还渗透着那以教私垫为生的祖父对文字的痴迷。</p><p class="ql-block"> 当然,让我爱不释手的并不是教课书,而是被许多父母认定为无用的闲书。</p><p class="ql-block"> 也许吧,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家长依然质疑闲书的意义所在。他们认为读闲书不过是浪费时间、消磨意志的“毒药”,远不如教科书那般实用和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却愈发认定闲书有如琥珀,封存着千年不散的人间烟火。知识的原野本不该被标准化所圈划,思想的启迪往往诞生在野花恣意生长的边界。</p><p class="ql-block"> 其实,闲书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快乐和享受,更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营养。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启示,它们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那些被正统所轻视的"闲书",反而能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领悟更深邃的人生真谛。这大概就是古人所云的"开卷有益"吧。</p><p class="ql-block"> 我的闲书人生,始于一本泛黄的《西游记》,那时,我还只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四年级小孩。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沙僧的忠诚老实、唐僧的慈悲为怀,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叹于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神奇,更被他那“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所折服。在书中,我看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在我心里种下了正义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只是年少的我,自然读不懂猴哥的金箍棒可以随意痛打那些没靠山的孤魂野鬼,而对于出自名门的魔头恶兽却总是力不从心。</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过的闲书也日渐丰富。从《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到《水浒传》的义薄云天、快意恩仇;从《红楼梦》的儿女情长、家族兴衰,到《聊斋志异》的奇幻诡异、人间百态……</p><p class="ql-block"> 每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像是一位老朋友,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这些书中,我不仅领略了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乃至人性的复杂多变。</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上学的书包里,几乎每天都有闲书和语文、算术的课本称兄道弟的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 闲书之所以被称为“闲”,或许就是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地点限制吧。它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陪伴在我身边,成为自己生活里一种最安逸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飘着雨丝的午后,在飞着雪花的黄昏,还是在早起的清晨,在失眠的夜晚,或者是在飞驰的列车上,在奔赴山海的旅途中。</p><p class="ql-block"> 只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手,都是我人生最为放松和惬意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十四岁的梅雨季节,初读《边城》,湿脚踩着从文先生的笔韵跨上冒出苔藓的阶台,翠翠的船歌便顺着水痕蜿蜒地淌过借书卡上的日期章。</p><p class="ql-block"> 十五岁那年读《儒林外史》,记得最牢的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因为此前刚刚读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所以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两个不同文化,不同肤色又距离万水千山的落魄文人,能不约而同的在同一时期,通过一根灯草和一个镀金的十字架,用笔刻画出二个吝啬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财富的那种贪婪,恍若让人看见东西方穿马袿的乡坤和着西装的金主,华服下都爬满了虱子的褶皱。</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这是世界文明对于人性中丑陋一面最为辛辣的鞭挞。</p><p class="ql-block"> 十六岁夜读《红楼梦》,林黛玉便从苏州虎丘的云雾中款款走来,袖口抖落的露珠打湿了整个江南。</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用一幅幅细腻入微的工笔画,将大观园中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还有宝玉和黛玉纯真而无奈的爱情悲剧,都出神入化的描绘进我心底。依稀渲染成“一把辛酸泪。”</p><p class="ql-block"> 心疼的让我几乎不忍再看第二遍。</p><p class="ql-block"> 66年一个汗流浃背的夏夜,我却沉浸在妖魔鬼怪的世界里全然不觉。这本不知什么年代出版的《聊斋》,是趁街道造反派烧四旧时,从火堆里偷捞出来的残本,书页边焦黑蜷曲,像被狐狸啃过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书上那些青面獠牙的鬼怪在纸上游荡,聂小倩的骨灰坛里盛着当代人的孤独,婴宁的笑声刺破了道貌岸然的面具,书生们捧着圣贤书撞见画皮女鬼,倒像我们背语录时怀里揣着《少年维特之烦恼》,同为皮囊裹着异端的魂灵。</p><p class="ql-block"> 狐妖的尾巴尖扫过我的眼角,那些光怪陆离的鬼故事好似面照妖镜,照见人间比幽冥更为荒诞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今夜我且与鬼怪把酒言欢。</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才惊觉东方既白,马路上的嘈杂中已混合着批斗的口号。忽觉满纸狐媚魇道,竟比墙上的大字报更鲜活真切。那些被划归牛鬼蛇神的精怪,似乎比举着红宝书的活人更有温度,书中魑魅尚有情义,人间魍魉却戴着忠字舞的面具。</p><p class="ql-block">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是我对抗青春迷茫的盾牌,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却启蒙我天性的萌动。</p><p class="ql-block"> 我在从农场管教办公室顺来的《普希金诗集》的字里行间寻找自由和人性的对话,却发现诗人用清澈奔涌的伏尔加河把民间的言语淬炼成璀璨的诗行,远比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更为叩动我的心弦。那些澄澈的诗行像暗夜灯塔,照见少年人精神世界的荒原。</p><p class="ql-block"> 梧桐叶飘零的时候,城隍庙一家不起眼的旧书店里,民国版本的《西厢记》正龟缩在书堆中发酵,书中间夹着一小张大减价的广告。张生的情诗爬过1948年的物价,崔莺莺的泪珠滴在泛黄的书页上晕染。店老板说这是穿越历史的鸳鸯谱,我却仿佛看见一位身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学生,曾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躲在宿舍里读过我手上的这一本"碧云天,黄叶地"。</p><p class="ql-block"> 出差无锡,无意间在市中心路过间颇具规模的旧书店,我意外发现本《金瓶梅》的书页上留着历任拥有者的眉批和段注,有人用红笔圈出"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的警句,还有人在"富贵必因奸巧得"的旁边添了三个大大的惊叹号。</p><p class="ql-block"> 当我的指尖抚过那些褪色的笔迹,忽然感悟闲书原是穿越时空的邮件,这些言简意赅的共鸣,远比什么专家学者分析历代社会风貌的论述更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体温。</p><p class="ql-block"> 步出店堂,马路对面南禅寺的钟声恰巧响起,晚风把满清某位落第书生的尾批吹散在灯火阑珊的运河之上。</p><p class="ql-block"> 大梦方觉,人已晚年,用《红楼梦》的魔镜对照现实,借《格列佛游记》的荒诞丈量人性,以《百年孤独》的雨季冲刷认知。这些游离在教育大纲之外的文字,最终却铸成比标准答案更为丰盈的生命体验。</p><p class="ql-block"> 原来闲书从不曾远离,它们只是化作血液里的萤火,在某个起风的夜晚,突然照亮整个灵魂的旷野。</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来,那些躲在被窝里读书的日子,竟是我儿时最值得留恋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那些被称作"闲书"的典籍,它们像春雨,润物无声,不但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告诉我人可以趋利避害,但不能见利忘义;这个世界需要怜悯之心,人与人之间本该相互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些道理,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之际,我常常想起母亲的话:"爱看书总是件好事。"</p><p class="ql-block"> 2025-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