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蟹黄小笼包”是江南地区名吃,发源地是江苏常州南河沿岸,于上世纪初传入上海等地…

鄠邑闲人

<p class="ql-block">蟹黄小笼包,这道以蟹黄与面粉为主料的精致小吃,发源于江苏常州南河沿岸,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江南地区的一张美食名片。清晨的南河沿岸,薄雾笼罩,小巷深处飘来阵阵香气,那是蟹黄小笼包的诱人味道。一笼笼小巧玲珑的小笼包,如同江南水乡的缩影,精致而温婉。</p> <p class="ql-block">历经代代厨师的精心研究与改进,蟹黄小笼包的制作技艺日臻完善,风味愈发浓郁,声名远播至江、浙、沪一带,甚至享誉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成为常州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旅游商品。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制作蟹黄小笼包的主要材料包括:面粉750克,面肥250克,蟹黄200克,猪肉750克,猪油150克,味精3克,大葱25克,鲜姜10克,酱油50克,精盐15克,白糖15克,以及适量食碱。这些材料的搭配,是厨师们多年经验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制作方法如下:取250克面粉加入250克面肥,用温水和匀,待面团发酵后加入适量碱;另取500克面粉加温水揉成面团。将两块面团混合揉匀,静置饧发后,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剂,擀成薄圆皮备用。每一步都需耐心细致,才能保证小笼包的口感。</p> <p class="ql-block">将750克猪肉剁成细腻的肉泥,大葱切末,鲜姜拍碎。锅中加入150克猪油烧热,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味,随后加入蟹黄、精盐、白糖、味精,炒至水分蒸发、起沫。将肉泥加入酱油、味精,与炒好的蟹黄充分搅拌均匀,制成馅料备用。馅料的制作,是蟹黄小笼包美味的关键所在。</p> <p class="ql-block">将馅料放入擀好的面皮中,顺边折成14个小褶,呈圆形,但不完全封口,露出馅心以增添美观。将包好的小笼包放入蒸笼,用急火蒸7分钟即可。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小笼包,仿佛在诉说着江南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京小笼包,又名蟹黄小笼包,是江南地区广为人知的传统名点,以其皮薄馅嫩、蟹黄鲜美、汤汁丰富而闻名于世。每一口小笼包,都是一次味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相传,南京小笼包的创始人是一位姓李的厨师。他原本在一家饭馆制作点心,但因生意冷清,收入微薄,便一直寻找机会改变现状。他的坚持与创新,让蟹黄小笼包成为了一道经典美食。</p> <p class="ql-block">一天,李厨师在街头偶遇一位老者售卖自家制作的蟹黄,这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决定尝试将蟹黄融入点心制作中,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创制出南京小笼包。这一创新,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丰富了江南的美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制作南京小笼包需要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经验。馅料选用新鲜的蟹黄与猪肉,搭配适量调料与姜末,确保风味纯正。面皮则需擀得薄厚适中,既不能过厚影响口感,也不能过薄导致破皮。每一步都需用心对待,才能做出完美的小笼包。</p> <p class="ql-block">制作的第一步是和面。用温水和面,可使面团更加柔软,便于擀皮。接着是制作馅料,将猪肉剁成肉末,加入蟹黄与调料,搅拌均匀。这一步骤,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擀皮与包馅。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分割成小块,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再将馅料包入其中。整个过程需细致入微,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每一个小笼包,都承载着厨师的心血与江南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蒸煮南京小笼包时,需先将水烧开,再将小笼包放入蒸笼,蒸8至10分钟。蒸熟后,可在小笼包上划一小口,让部分汤汁流出,以免食用时烫伤。这一小小的细节,体现了江南人对美食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南京小笼包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江南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体现了江南人民对美食的追求与热爱。每一口小笼包,都是江南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如今,南京小笼包已成为江南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吸引了无数食客的喜爱与追捧,成为中华美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在江南的街头巷尾,还是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南京小笼包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品尝它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