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3日,《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推进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题组成员与特邀教研专家共同参与。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课题阶段性成果,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研究方向,加强多方协同合作,从而推动课题研究高质量完成。</p> <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课题负责人陈杉杉老师围绕课题研究进展、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详细汇报。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聚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一线老师的真实问题,提出以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掌握口语交际方法;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元的评价方式提高交际能力的研究策略。接着陈老师分享了课题组开展以来,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典型课例等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指出课题当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课题顺利推进做出详细规划。</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朱莹老师则以一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为例,用生活化辩题、游戏化机制、角色化体验打破学生“不想说”的惰性思维壁垒,从辩题选择,到课堂设计,再到评价机制,为学生制造“不吐不快”的冲动,搭建“说话脚手架”,让学生的表达“被看见”。通过“角色扮演降低难度+游戏规则制造爽感+创意奖项力度加持”,让辩论课变成“观点游乐场”。朱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可以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更接地气、更具有创意,营造轻松有趣的“表达磁场”,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抢着说”“有话说”,提高口语交际的勇气和能力。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赵晶老师就围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嫩芽演说社团”培养体系进行汇报。组建基础、进阶、精英三级培养梯队,让每个孩子敢开口、会表达。通过开展模拟辩论、即兴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思维在碰撞中闪光。社员们把演讲技巧带回班级,以小老师身份指导班级同学即兴演讲,扩大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场域,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集团教研专员胡星</span>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后续研究提出宝贵建议。课题研究应进一步聚焦口语交际的实践研究,加强活动与课堂相融合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提升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课题组要注重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的辐射推广,推动教育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 此次课题推进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更是一次汇聚智慧、共探教育新方向的深度研讨。课题组成员将以此次汇报为新起点,继续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入实践探索,不断优化项目化学习与口语交际教学融合的策略,力争在后续研究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