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之魂,忧民之范

北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张养浩诞辰755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子寒</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如繁星闪烁,各自以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时代的苍穹。而张养浩,这位元代的杰出散曲家与贤能官员,恰似一颗璀璨而炽热的星辰,其光芒穿越数百年的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敬仰与追思。</p><p class="ql-block">张养浩所处的元代,是一个民族交融、社会动荡而又文化多元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在元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散曲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雕琢与韵律的编排,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对民生疾苦的真挚关怀以及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张公创作的元曲,始终围绕着人民的生活展开。他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百姓在封建统治下的悲惨境遇,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悯之情。他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无病呻吟的闲愁逸怨,有的只是对黎民百姓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切同情。如他的代表作《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曲子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为背景,通过对潼关地势的描绘和对秦汉历史的回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王朝兴衰交替过程中,百姓始终承受着沉重的苦难这一残酷现实。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这种将个人的创作与国家命运、人民福祉紧密相连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量,成为了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千古传颂。</p><p class="ql-block">张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更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他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心怀天下,为民谋福。在任期间,他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他深知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因此极力倡导清正廉洁的风气,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社会现状,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他曾多次奉命前往各地赈灾救灾,在灾区,他不顾自身安危,亲临一线,组织救援工作,分发粮食物资,安抚受灾群众。他的这些行为,赢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和赞誉,亦为他的人生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在他的眼中,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苍生的幸福,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亦让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p><p class="ql-block">然而,“宦海浮沉,清风如故。”张养浩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官场的尔虞我诈、腐败横行,曾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信念,没有被污浊的风气所同化。即使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他依然保持着清廉正直的品格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散曲作品中,亦常常流露出对官场黑暗的批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这种向往并非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他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磨难后,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对高尚情操的执着坚守。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审视着官场的沉浮和人生的得失,用自己的作品传递着正义与良知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七旬祭日柏松寒,长天谁续公卿赋。”张公的散曲,犹如一阵激昂的鼓声,在历史的幽深处久久回荡。他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元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忧民思想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关注的民生问题,依然是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他那种坚守正义、勇于担当的精神,在面对各种社会挑战时,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p><p class="ql-block">在张养浩诞辰 755 周年之际,我们缅怀他的功绩,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更是为了让他从作品中所传递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更需要像张养浩这样的榜样,来引领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关注社会民生,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学习张养浩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的精神。只有真正走进基层,倾听百姓的声音,才能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些干部与张养浩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的精神背道而驰,表现出令人失望的不作为现象。部分干部沉迷于文山会海,满足于在办公室内听取汇报、查看文件,全然不顾基层实际情况。他们极少深入到群众当中,对于百姓的真实生活困境、迫切需求知之甚少。面对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这些突出问题,他们不是积极探寻解决之道,而是相互推诿、敷衍塞责。一些干部害怕触及矛盾,担心解决问题会引发新的麻烦,于是选择对问题视而不见,任由困难群体在生活的边缘挣扎。他们忘却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将人民的嘱托抛诸脑后,这种不作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更让社会矛盾愈发凸显,使得本就严峻的社会问题雪上加霜,严重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亦要继承张养浩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在官场和商业领域,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亦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以张养浩为榜样,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此外,张公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值得我们借鉴。他通过对过去王朝兴衰的总结,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封建统治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同时,我们亦要积极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养浩的故事或许只是一段插曲,但他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缅怀他的同时,将他从作品中所传递的精神内化为我们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和弘扬张养浩的精神。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他的文学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亦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展览、演出、学术研讨会等,深入挖掘张养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媒体亦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张养浩的故事和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每个人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张养浩的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工作中,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张养浩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总之,张养浩作为元代的文化名人和贤能官员,他的作品和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纪念他诞辰 755 周年的时刻,我们要深刻领会他从作品中所传递的精神实质,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芒。让我们沿着他的足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p><p class="ql-block">2025-5-254夜 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