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距市中心23公里。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植物园之一。北京植物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国林业科普基地、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p> <p class="ql-block"> 月季园以展示不同类型月季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配置形式为主,注重整体效果,既是月季专类园,又是新优园林展示区。月季园除展示各种月季外,还配植有新优植物金山、金焰绣线菊、紫叶矮樱等。</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是中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创作了《红楼梦》,为了表示对曹雪芹的敬仰,择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村内辟菜园、药圃、瓜棚,设石碾、石磨、辘轳、箭场、古墩,建有茶馆酒肆,一派山村农家气息。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蓠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曹雪芹纪念馆分别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经历和《红楼梦》的成就、研究、影响,力求做到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曹雪芹纪念馆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书《红楼梦》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樱桃沟,位于卧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园”,因富于野趣而著称。樱桃沟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是北京近郊一处生态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在这里蔚然成林,还栽有玉铃花、青檀、红松等珍稀濒危植物;“红叶招鸟”工程更是为保护区重点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位于保卫华北石刻对面,隔沟相望的石砌方院中,纪念亭在纪念碑南侧,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组成。1980年6月,樱桃沟工人在清除樱桃沟杂草时,发现沟旁的一块大青石上刻有“保卫华北”字迹。时逢市政协主席刘导生到樱桃沟视察,证实“保卫华北”四个字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爱国抗日的北平学生联合会留下的。1936年1937年,在这里举办了三期夏令营,参加的青年学生达五六百人次。纪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组成,创意是:三角形是“一二·九”运动举办军事夏令营时露营帐篷的缩影。三个三角形组成一个立体的“众”字,寓意着广大民众的觉醒和人民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决心。挺拔的建筑线条象征青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大小三组建筑表示革命传统代代相传,革命事业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寿安山麓。创建于唐贞观初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和展示着世界罕见的元代铜铸的释迦牟尼卧像。寺内古树参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殿是北京西郊卧佛寺的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 硅化木,又名木石玉,木玉石,石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深埋地下,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同时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又经过石化作用最终形成了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较多,所以被称为硅化木,是研究古生物演化、古地理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依据。展出的硅化木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形成时间为侏罗纪晚期,距今约1亿4千万年前。其长19.6米,总重量64.98吨,其中根部尺寸达2.7米×2.1米,是目前我国发现或挖掘出的硅化木根径之最。</p> <p class="ql-block"> 水杉根桩标本是从距湖北利川小河镇1公里的稻田中发现并采集的。其树干部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已被砍伐,而树根部分却由于深埋地下而保存完好。经过年轮鉴定,这一水杉根桩的树龄超过800年。湖北利川是当今世界存活水杉的发现地。据史料记载,50年前的那里还曾有着茂密的野生水杉林,个体胸径最大可达8米。</p> <p class="ql-block"> 石上松位于退谷内,在白鹿岩元宝</p><p class="ql-block">石南山坡上。石高10余米,宽4米,一</p><p class="ql-block">株侧柏在巨石顶端的石缝中长出,因民</p><p class="ql-block">间松、柏名称通用,俗称为“石上松”。</p><p class="ql-block">香山一带传说,曹雪芹居正白旗时,常在此倘佯,因受此景启发,创作了《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前生约定的“木石前盟”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元宝石位于水源头南侧,体量巨大,酷似元宝,底部悬空,内部砌有一大方 </p><p class="ql-block">榻。榻上方有一空洞,砌成窗型,可通</p><p class="ql-block">光线、空气。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曾有</p><p class="ql-block">西僧修行于此。民间传说,此石即《红楼梦》中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水源头位于樱桃沟尽头,又称“水尽头”,据文献记载,自金代起便是北京有名的游览胜地。清初,《宛平县志》列“退谷水源”为“宛平新八景”之一。水源头泉眼一处题有“志在山水”四字。清末有兵丁在此守护。</p> <p class="ql-block"> “寿安山”石刻位于樱桃沟水库桥东山崖上。此处原系樱桃沟的入口,有巨石当道,原有明朝嘉靖年间武英殿大学士严嵩所题“寿安山”三大字。清初,曾任吏部左侍郎的孙承泽于此建“退翁亭”,并题“退谷”二字,后皆不存。1984年,著名书法家舒同复题“寿安山”三字。</p> <p class="ql-block"> 北纬40度地理标志雕塑,该雕塑于2008年6月建成,是北京首座北纬40度地理标志雕塑,高5米,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雕塑以地球北纬40度为基本构图元素,上面有透空的半圆形造型设计,刻有世界地图、北纬40度标识和根据纬度划分的各个温度带的代表性植物。北纬40度线贯穿纽约、北京、马德里等著名城市,该气候带适宜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