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司空山大环线

深野

<p class="ql-block">  司空山,古称“司空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岳西县城西南70公里处。古有东吴第一峰的美称,今有中华禅宗第一山的美誉。</span>据《太湖县志》记载:世传周朝“淳于司空居此”,山因之得名。山上有传衣石,为佛教二祖慧可传衣处,并有“二祖禅堂”。司空山二祖慧可大师传衣钵于三祖,即天柱山名僧灿大师。依佛教禅宗思想论说:“潜山的天柱山是三祖僧灿的‘合掌立化’之地,岳西的司空山是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所”。</p><p class="ql-block">  司空山,因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而成为岳西人民心中的圣山。但登顶司空山的人却不是很多,一则因为司空山山高台阶陡,二则因为登山途中景观比较单一。如果不礼佛,爬司空山就只是为了登高望远和考验自己的体力了!</p><p class="ql-block"> 2007年春天,我曾带着孩子爬过司空山,但当时跟着游人盲目地爬山,一路上紧跟着女儿的节奏,根本没有时间体验登山的乐趣。2024年4月6日,时隔17年,跟随岳西旅游户外,从店前镇徐良村的北线上司空山,由店前镇司空村返回。</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跟随岳西县徒步协会第3次上司空山。从冶溪镇松波寺上,店前镇二祖寺下,大约2.5km野线到二祖寺石屋。登顶司空山后,由二祖寺上院到下院返回。8:30-15:30约7个小时,全程约7km。摆渡车由松波寺到二祖寺下院往返32km!从冶溪方向上司空山,原生态路线,非常养脚舒适,而店前方向下山,台阶比较陡,对腿脚不太好的人来说,是个比较大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早上7:00从县城准时出发,导航司空山松波寺64km、70分钟,半个小时后到河图司空山收费站。再走318国道、246省道、乡道,绕司空山北侧到冶溪镇司空山村,上山到松波寺。</p> <p class="ql-block">  司空山是移步换形,变化多端。在店前街上如“鹰翅初展”,到玛玉坳上即是“慧可安禅”,崇报寺处大小司空山“双峰玉立”,联庆村附近见“弥勒普度”,在司空山村若“巨旗斜插”,近松波寺,则是“佛指成印”。</p> <p class="ql-block">  松波寺位于岳西县司空山风景区西部,冶溪镇司空山村境内,建于唐玄宗天宝3年即公元745年,毁于晚清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所部。松波寺属司空山“九庵五寺”(一说九庵四寺)之一,几遭洗劫,仅存遗址。后经修复如今。寺庙坐东面西,背靠司空山,面向冶溪畈,山环水抱,天生宝地。</p> <p class="ql-block">  寺前有莲花案,几座山峰如莲花瓣攒聚,拱卫寺庙,锁住水口。</p> <p class="ql-block">  寺后山峦自司空主峰绵延而下,中有碧水潺潺,在寺侧石崖上飞流直下,形成一高约数十米的瀑布,蔚为壮观,曰“观音瀑”。</p> <p class="ql-block">  观音瀑上看冶溪。传说此瀑布是开启司空山宝藏的大门,但是钥匙却在山顶难觅之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松波寺后门出,开始登山。一路山势相对较缓,基本上是顺着溪流两岸蜿蜒交错向上,沿途风景优美,林木丰茂,怪石嶙峋,清泉淙淙,令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光滑陡峭的岩壁,尽是无字天书。</p> <p class="ql-block">  从松波寺上山,全程仰视司空山,越往上走越感觉到它的高大雄伟。上午爬山向东迎着阳光,逆光下的山影更显其神圣威严!</p> <p class="ql-block">  道路盘旋,迂回攀跻,不禁时时仰望司空山主峰,只见尖削如笔,高耸入云,“佛顶圆光,令人心骇神逸”。</p> <p class="ql-block">  鳄鱼石</p> <p class="ql-block">  登上西门走马岗后,密林深处赫然出现了一座寨门,这就是司空山西寨门,西门基本保存完好。司空山寨始建于宋末,张德兴在此聚众抗元,寨子被元军收买叛徒攻破后,朝天宫等建筑物遭到毁灭,但石城墙大多还在。到明末张献忠盘踞大别山时,乡民不堪屠杀,又聚集在司空山扎寨,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由当年司空山下四大家族人丁把守,其中有一姓未能尽职尽责,给其他三家带来很大压力和损失,所以被禁止通婚,并严令其子孙后代不得出当时村庄范围。此事,当地族谱尚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西门走马岗上,仰望赤壁丹砂和南崖瀑布。可惜今天的赤壁丹砂看起来不太红,南崖瀑布也看不清楚。南崖瀑布,又称仙人瀑布,位于司空山巅崖之西南,源于与赤壁丹砂平行的石缝。它有三奇 :每年春夏久旱大雨前或久雨将晴时,瀑布从赤壁丹砂旁边的石缝中飞泄而下,约莫半小时后,瀑布犹如一匹巨大的白练被拉入岩石缝隙间而消失。此为司空山瀑布之一奇。品味李白的《舒州司空山瀑布》便可知诗仙对该瀑布的奇特了然于胸,一般的瀑布是从河流上来,而司空山的“天河”却是从如削瓜的断崖中来,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二奇。 “玉案赤文字,落落不可读。”此瀑布位于“赤壁丹砂”旁边,瀑布为案,丹砂为字,如此奇观,天下罕见。此乃司空山瀑布之三奇。</p> <p class="ql-block">  进西门后,沿司空山主峰崖壁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耙梳崖之间的斜坡,</span>向东迂回。小路就在耙梳崖崖顶延伸,虽然山路非常平缓,但右手一侧就是万丈崖壁,好在植被密布,感觉不到危险。</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一小段下坡路,大约有100多米的落差,经过一个古禅师墓和增人墓,到达二祖寺上院的西门,从二祖寺石屋附近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二祖古刹,建于明朝,全部用条石砌成,室内面积有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二祖禅刹位于司空山主峰仰天窝,背倚峰顶悬崖,面对讲经台,左有翠岗拱抱,右有香泉潺流,天造道场,超尘绝世。二祖禅刹由二祖寺和祖师洞、祖师殿三部分组成。门额上刻“祖刹重辉”四大字。二祖佛龛楹联为:天堑长流,望河上,鱼跃鸢飞、冲开皓月;地维卓立,看山间,蛟腾凤起,顶戴苍穹。</p> <p class="ql-block">  石屋之内是祖师洞,称“二祖石窟”,是慧可初来司空山卓锡之处。后在石洞前建寺,称“二祖寺”。昔时殿宇辉煌,巍然仑奂,为禅宗名刹。唐宋古楹联为:窥天柱而踞司空,山中狮子;继达摩以传僧璨,佛界神光。</p> <p class="ql-block">  三祖洞,在二祖寺石屋后,亦称“三祖石庙”。三祖僧璨常住司空山时修禅之所。驻锡天柱山山谷寺后,常往来于天柱、司空之间,三祖大师亦居于此。石洞东南面为巨石,中间裂缝如刀削,每天可于石缝中见太阳升起。相传此石缝为三祖僧璨大师信念所辟开,僧璨大师在司空山苦修数十年,参悟得证《信心铭》。住持萝庵曾作《礼三祖洞》诗云:真言一道众花凋,口款供通不打招。解脱固求谁缚汝,赚他道信小儿曹。</p> <p class="ql-block">  “传衣石”位于三祖洞侧,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刻有“二祖大师传衣之台”以及“传衣石”等字样,这些文字见证了中华禅宗的重要历史时刻:二祖慧可在此将衣钵传给了三祖僧璨。这块岩石因此被尊为二祖“传衣石”,成为司空山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传衣石上有 “二祖大师传衣之台”、“传衣石”、“观空”等石刻。一块大石前伸,仅可容纳两人打坐。“传衣石”斗大三字为明代著名诗人、刑部尚书时太湖县知事翁溥所书。传衣石上有一口如茶杯大,深3寸之石洞,为达摩“观空”塔基。旁有斗大“观空”二字,为著名思想家、明初南京左参政时太湖县令罗汝芳所书。打座传衣石,如御座大鹏,青龙白虎,双翅翱翔;寺前供案,似瑞鸟昂首;后有千寻玉垒,为万丈屏风。</p><p class="ql-block">  1400多前年,北周皇帝下令消灭佛教,禅宗二祖慧可潜入司空山躲避朝庭追杀。在这块石头上,慧可将禅宗的信物木棉袈裟传给了三祖僧璨。禅宗由此发扬光大,司空山成了中国禅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  从二祖寺后门出来,继续向上,走过一段异常陡峭石台阶,高约百米,虽然有台阶,仍然需要附木上登,可以说,登主峰之奇险,正是从此开始。上面有平地十余步,就是二尖,又叫二尖杈。路分三处,向东,为银河夜月最佳观景点。向北,越山岗直下二里,为普陀洞(本净禅师静坐参禅处)。向西,直上主峰。</p> <p class="ql-block">  这个平台向右(东)拐,前端有个大石头,据说是“银河夜月”最佳观察点。</p> <p class="ql-block">  “两旁绝壑,不敢俯视”,形容其险峻高兀。“中如剑脊,刚容屐齿”,形容其狭窄难行。这就是牛背脊,属登司空第一险。</p> <p class="ql-block">  二尖杈上下,有岭脊独高,起伏蜿蜒,如龙腾蛟舞,长六七里,即为司空山之北岭。北岭松风,自司空山普陀洞经北寨门至司空山极顶,岗岚起伏,蒲团古松蔽天蔽日,常风起云涌,盛暑三伏不觉热,清凉世界,蚊蛆不生。置身北岭,如处梵宫,领悟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立在石崖上,18年前来这儿,对此就记忆深刻。到了“南无无量寿佛”石碑前,山顶近在咫尺了。</p> <p class="ql-block">  大约11:30,我登上司空山最高点,两步路软件记录,最高海拔1232米。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司空极顶,又名司空台,长约四十步,宽约十三四步。东南方为祖庭后屏,万丈悬崖,光润无痕。西北方岩高千仞,土石相间,有矮松,荒草,浅灌。中间石头上有较多石刻,大多凌乱无序,唯有“西南镇”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是翁溥所书。</p> <p class="ql-block">  “西南镇”,明嘉靖年间太湖县令翁溥书,柳体阴刻,位于司空绝顶。</p> <p class="ql-block">  司空山顶上的刻着“無罣碍”三个红字,特别显眼,但好多人认不全。“罣碍”即“挂碍”,指内心的牵挂、执着或障碍。故“無罣碍”直译为“因为没有挂碍”,是前句“心无挂碍”的结果说明。佛教认为,众生痛苦源于对物质、情感、名利等的执着(挂碍),而“无挂碍”是通过修行达到的心灵解脱状态。</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吃饭、拍照、观景,花了一个小时间。可惜没有预想中的晴朗天气,远处绵延的群山上笼罩着一层薄纱,但近处山崖下的店前镇、溪河镇及周边的村庄是尽在眼底、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走到峰头尽处,有大石凌空巅出,上面可坐四五人,古人称之为龙头石。细看他,恰如龙头高昂,势欲登天,又逢云雾环绕,恍然觉得如龙飞在天。下面就是赤壁丹砂和南崖瀑布。</p> <p class="ql-block">  12:30我们开始下山,走过最陡峭的天梯后,沿大路下山,就到了二祖寺上院。</p> <p class="ql-block">  葫芦石,传说“二祖秘笈”即藏于此葫芦石下。</p> <p class="ql-block">  这间“白鹿洞”是当年二祖慧可藏身及修禅之处。</p> <p class="ql-block">  二祖上院,由一个石牌坊和几栋古建筑组成,那是真正的二祖道场,寺后是司空山的主峰高达1232米,寺旁有二祖慧可当年逃难隐藏的山洞即二祖洞和三祖求法的三祖洞,二祖洞上方是二祖慧可传法于三祖曾燦的传衣台。整个二祖寺上院十分破旧不堪,与山下的下院形成鲜明对比!常年驻守在山上的僧人不多,因为交通不便,寺庙里所有物品都是靠人力从5公里外的山脚下搬上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次上司空山,发现大雄宝殿旁边安装了饮水机,过往客人可以在这里续水。疲惫的登山人不仅可以减负少带点水上山,还可以喝上一口热水!</p> <p class="ql-block">  牌坊的两侧,有两个大石槽,分别安放左右。左侧一个基本完好,右侧的那个,破损较多,应是日寇轰炸时的罪证。就这两个石槽,很多人说是喂马的,更有人说就是饮马槽。后来又听说,那不是喂马的石槽,而是叫“子母鸳鸯池”,古时候置于大士殿前,盛满清水,供求子的善男信女们焚香前净手用的。</p> <p class="ql-block">  二祖寺上院到下院有两条路,出这个侧门,沿山脊迂回而下,路线较长较缓,但没有护栏。出二祖寺上院大门下山,路线较短,但台阶很陡。</p> <p class="ql-block">  步道两岸的景色却是出了奇的险峻,真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我们来到半山腰的一处小平台,平台前是万丈峭壁,站在平台边沿,腿肚直抖索,山崖前不远处的店前镇此时一览无余,山下的司空寺下院也尽收眼底。这里应该就是司空山古炮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  地势陡峭难走,很考验腿力和膝关节。司空山海拔高度不是很高,但攀登的难度和强度比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大得多。司空山登山步道的垂直落差有1000多米,白马尖登山步道的垂直落差只有800多米,司空山登山道路大多修在悬崖上,又险又陡,爬上去非常吃力,普通游客十有八九不能登顶。</p> <p class="ql-block">  天梯旁边的石壁上有大大小小的瀑布,瀑布水不大,却十分灵动可爱。其中最大的一条瀑布,如白练般从云端里倾泻而下,曰“飞瀑”。飞瀑是司空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大亮点,瀑布水来源于赤壁岩石的石缝间,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景象壮观。飞瀑和它上面的题刻“雷音”、“无歌”已是司空山标志性的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大瀑布,发现有一个岔路口,随便走哪条路都可以上山。左边的台阶通往观瀑亭,右边的小道通往天梯和大瀑布。观瀑亭这条路相对天梯的坡度要小一点点,岔路口有提示路牌。</p> <p class="ql-block">  观瀑亭,视野开阔,顾名思义可以远观大瀑布,还可观看旁边的景点-七级浮屠。这块悬崖峭壁是地壳剧烈动动形成的断裂带,岩层之间的砂砾中生长出一层层植物,就象佛教建筑“七级浮屠”(七层宝塔)。我们这次从天梯下山,没有经过观瀑亭,在岔路口远远地看到了观瀑亭。</p> <p class="ql-block">  从岔路口到山门这段,便是司空山大唐古道了,古代修的台阶没有现在修的平整,所用的石块都是就地取材,非常不规则。</p> <p class="ql-block">  大唐古道上有个石砌城门,是宋末张德兴率兵抵抗元军时修筑的。南宋末,安抚史张德兴在司空山筑四门并建“朝天宫”拥宋抗元, 后人为纪念南宋安抚史张德兴在司空山抗击元军,将他常饮马洗马之处,桃红柳绿的半亩芳塘洗马春池列为司空八景之一。相传该塘与和司空山瀑布、东海都相通,寒冬腊月时,四周冰天雪地,此塘却芳草萋萋,温暖如春,故得名洗马春池。</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大唐古道就是司空山山门,山门显得很有历史苍桑感,门窗十分破败,室内的墙壁上的墙皮大块掉落,且长满了青苔。山门上有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字“司空山”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山门往下,是一段600多米的台阶,一直通到景区停车场。水泥步道上长满了青苔,两旁的高大树木完全遮住了步道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后面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塑像,塑像后面的石头上有赵朴初先生的题刻“禅宗第一山”。赵朴初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佛教人士、书法家、诗人、作家,还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今日在山下呆了一整天,松波寺-二祖寺往返32km摆渡。驾驶员师傅提前一小时下山,已经去松波寺把车开过来了,我们下山就上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下方是二祖寺下院,2006年4月岳西县政府礼请了绍云法师任二祖道场住持,担负重建二祖道场。2007年10月,经二祖寺住持绍云法师和永信法师等争取,杨钊居士发动捐资重建二祖禅寺上下院。二祖寺下院重建工程总投资约三亿元,分三期完成,分别建设了大雄宝殿、僧房、天王殿、山门殿、斋堂、客堂、祖师殿、钟鼓楼、藏经阁、方丈室、东僧寮、法物流通处、客堂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午8:30,从松波寺方向登山,中午11:30到山顶。在山顶上逗留了一个小时左右,吃完午饭后下山,大约3:30到了二祖寺下院停车场。整个行程节奏舒缓轻松,走走、停停、看看,说说、笑笑、闹闹。登山活动总耗时近7个小时,路程约7公里,累计爬升1000余米。摆渡车来停车场接我们,大约4:30到达县城。</p> <p class="ql-block">  三次上司空山,都是不同的线路。东线(东南方向)店前镇二祖寺方向,垂直落差1000余米,都是台阶路面,极考验腿脚功夫。北线徐良(徐家茅屋)方向,路线最平缓,但也是最长的,目前走的人较少,中间有一段痕迹不清。西线冶溪松坡寺方向,落差较小路线较短,虽然是原生态路径,但全程都是大路(中途有一岔路口,右行进谷可观瀑布,看完还要返回,左行上山才是正道,之前有人从瀑布陡坎爬上去的,比较难走。岔路口中间有块三角形石头,很好记的)。</p> <p class="ql-block">出行贴示:</p><p class="ql-block"> 司空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店前、冶溪两镇,距天柱山、花亭湖、佛教禅宗三祖(安徽潜山县境)、四祖、五祖(湖北省黄梅县境)道场均在100公里以内。导航司空山风景区,车可以开到山下的二祖寺停车场,北线、西线是户外路线,一般人不建议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