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打卡始于】2024年01月07日</p><p class="ql-block">【成长共读】磨课群共读共进</p><p class="ql-block">【打卡人】燕阁</p><p class="ql-block">【日精进打卡第17/129天】</p><p class="ql-block">1. 大概念教学重塑课程深度</p><p class="ql-block">大概念教学法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突破了传统地理课程的知识碎片化困境。通过提炼“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两大主题,将零散的矿产、耕地、碳循环等知识点串联成逻辑严密的知识网络。这种“主题—问题—任务”的递进式设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更培养了其从国家安全视角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2. 真实情境激活学科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文章强调以真实事件(如俄乌战争引发的资源危机、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构建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具象化。这种情境化学习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更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从课堂走向社会,将“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内化为行动自觉,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3. 评价革新驱动能力迁移 </p><p class="ql-block">通过“大项目评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能力,是本文的另一亮点。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思维导图,既考查其对碳循环理论的理解,又检验其战略规划与创新思维。此类评价不再局限于知识记忆,而是通过任务驱动,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课堂模拟延伸至真实世界。这种“以评促学”的模式,不仅呼应了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更为学生未来应对复杂安全挑战奠定了方法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尝试用ai制作了思维导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