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帝国的秘密:秦始皇陵与那些沉睡千年的陪葬坑

逍遥君

<p class="ql-block">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p><p class="ql-block"> 他生前统一六国,建制天下;死后却仍不肯放下帝王威仪,倾尽天下之力营造陵寝,把荣光与神秘一并封藏在地底深处。</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登基为秦王,便开始营建陵寝。此后整整39年,七十万刑徒在骊山脚下昼夜劳作,直到秦始皇死去后仓促封陵。据史书记载,这座陵墓仿照秦都咸阳修建,分内外两城,规模空前。</p><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发现的陵园范围广达60平方公里,出土的陪葬坑和墓葬逾400座。考古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一座地下的帝国”。</p> <p class="ql-block">  1974年春天,临潼县的农民杨志发在打井时挖出一个陶俑头部,古朴凝重的面容从黄土中露出,惊动了考古界。随后,一号坑兵马俑的发掘揭开了秦陵神秘面纱的第一角。</p><p class="ql-block"> 这个发现迅速震惊世界,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兵马俑三大主坑:谁是主帅?谁是先锋?</p><p class="ql-block"> 一号坑:主力部队,千军列阵</p><p class="ql-block"> 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座陪葬坑,长230米,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前部三排210名步兵面向东方,为先锋;其后40列纵队,车马俱全,阵容宏大,整齐划一,象征着帝国主力大军,至今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二号坑:多兵种混编军团</p><p class="ql-block"> 位于一号坑东北20米,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这里有步兵、骑兵、弓弩手、战车等,推测为一支灵活机动的多兵种部队。迄今出土陶俑约1400件,木战车89乘。</p><p class="ql-block"> 三号坑:军团的“大脑”</p><p class="ql-block"> 三号坑仅520平方米,是三坑中最小的一个,却可能是最重要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座象征性的军指挥所。俑像皆面向内围,神情肃穆,或为秦始皇亲信将领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三坑合一,如同一支精锐的地下军队,准备在另一个世界为始皇帝守护千秋万代。</p> <p class="ql-block">  1980年,秦陵西侧又出土了两乘彩绘铜车马,一称“高车”,一称“安车”,形态逼真、装饰华丽,结构复杂精巧,共有3000多个零件,被誉为“青铜之冠”。</p><p class="ql-block"> 它们或许正是秦始皇魂灵驾临九泉之路上的御驾仪仗。</p> <p class="ql-block">  不只是军队——那些奇特陪葬坑</p><p class="ql-block"> 石铠甲坑: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库</p><p class="ql-block"> 1998年发现,面积近1.4万平方米,出土由铜丝缀连的石铠甲与头盔约120件,是秦军防具的实物遗存,彰显了秦军兵工之精。</p><p class="ql-block"> 百戏俑坑:地下的“宫廷表演”</p><p class="ql-block"> 1999年出土的陶俑姿态各异,非军非民,有舞者、有角抵武士,可能象征秦代宫廷的娱乐活动,也让人得以一窥古人如何在地府继续享乐人生。</p><p class="ql-block"> 文官俑坑:政令不息,文治未亡</p><p class="ql-block"> 2000年发掘的文官俑形象儒雅,腰悬砥石囊,头戴长冠,被认为是秦代官吏的象征。皇帝在地府也要“上下有序”,政事井然。</p> <p class="ql-block">  2001年发现的珍禽坑出土了青铜鹤、鸿雁、天鹅等46件,还有15尊姿态自然、穿戴朴素的陶俑。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与秦始皇“求仙不死”的理想有关,是地下世界中的“灵禽神使”。</p> <p class="ql-block">  除了陶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马厩坑,内有跪坐喂马俑与陶盆;更令人震惊的是,真马与真人殉葬的马坑和人殉坑也被相继发现,令人叹息那个时代对“帝权”的极端崇拜。</p> <p class="ql-block">  主墓至今尚未开启。传说中,陵中有“机关百重、江河流银”,还有穿天通地的“水银江海”……至今无人知晓其中真伪。</p><p class="ql-block"> 千古一帝的骊山梦,从生前开始酝酿,到死后仍欲君临九泉。帝国已灭,陵寝犹存;江山已改,兵马未散。</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还在聆听那沉睡地宫深处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配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