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5.25日</p><p class="ql-block">莆田天气20–23度 小雨🌧️</p><p class="ql-block">早餐后9:00出发,前往海天佛国—洛珈寺。</p> <p class="ql-block"> 【洛伽寺】</p><p class="ql-block"> 位于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宫屿岛,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对台湾海峡。</p><p class="ql-block"> - 始建于唐朝末年,最初是为纪念观音菩萨的慈悲护佑而建,相传观音菩萨曾化身渔女在此平息风浪,拯救渔民。</p><p class="ql-block"> -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为抵御倭寇,在废墟上重建寺院,取名“洛伽”,遥拜普陀山观音道场。</p> <p class="ql-block"> - 天王殿: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等佛像。</p> <p class="ql-block"> - 圆通宝殿:寺庙的核心建筑,供奉有一尊高达14米的观音塑像,善财龙女分立两侧。</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供奉有一尊高达14米的观音塑像。</p> <p class="ql-block"> - “海天佛国”石碑:位于天王殿前,是打卡拍照的热门地点,在此可将寺庙建筑与大海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 海边白色观音立像:在洛伽寺西边海上耸立,高十四米,由九十九石精雕而成,面朝黄金海岸,脚踏莲花,左手持净瓶,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念佛堂</p><p class="ql-block"> 洛伽寺念佛堂位于泉州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宫屿岛的洛伽寺内,圆通殿后面,又称三圣宝殿。</p><p class="ql-block"> 念佛堂年由香港南益集团商人捐赠,为信众提供佛事服务和心灵慰藉。</p><p class="ql-block"> 念佛堂主要供奉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p><p class="ql-block"> 念佛堂是信众们进行念佛修行、禅坐冥想的场所,在这里信众可以通过念佛、诵经等活动,修身养性,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获得心灵的慰藉。每逢佛教重要节日,也会在此举行相关的佛事活动、法会等,吸引众多信徒和游客参与。</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p><p class="ql-block"> 藏经阁是洛伽寺珍藏佛教经典的地方,收藏了历代寺庙及泉州寺庙的各种文物,每一本经书都承载着佛教的智慧与教诲,同时也为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洛伽寺在历史上是泉州乃至东南亚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藏经阁内保存的大量佛教经文、历史文献和艺术品,对研究佛教历史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鼓楼内放置着一面巨大的皮鼓。每天清晨和傍晚,僧人会敲响钟鼓,钟声和鼓声回荡在整个寺庙及周边海域,不仅为寺庙增添了庄严祥和的氛围,也起到了报时、召集僧众以及警醒世人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福州大乘寺 [宋代] 曾巩</p><p class="ql-block">行春门外是东山,篮举宁辞数往还。</p><p class="ql-block">溪上鹿随人去无,洞中花照水长闲。</p><p class="ql-block">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p><p class="ql-block">自笑粗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p> <p class="ql-block"> 今天第二站是【湄洲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湄洲岛</span>以海碧、岛美、滩多礁丽、石奇等闻名于世且有“东方麦加”之称的妈祖故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湄洲妈祖祖庙】海内外 2 亿多妈祖信众向往的妈祖圣地,位于被誉为"海上明珠"湄洲岛的北端,号称“海上龙宫”。妈祖庙(西轴线)按照历史原貌恢复、保持传统的历史文化风格,集中体现朝圣功能。</p> <p class="ql-block"> 妈祖圣境是进入妈祖庙新殿的第一道门,处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之上。</p><p class="ql-block"> 妈祖圣境为六柱五间五楼、歇山顶、三重檐结构,高22米,宽35米,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正面明间匾额上刻有“湄洲圣境”四个大字,次间匾额刻有“护国”“庇民”字样,表达了妈祖护佑国家、庇佑民众的美好寓意。明间大额枋上悬挂着“恩深四海”的白底红字匾额,颂扬了妈祖扶危济困、造福人民的功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弘仁普济天妃宫</p><p class="ql-block"> 是妈祖新殿建筑群的第一道宫门。</p><p class="ql-block">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诏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将天妃庙升格为宫,御书赐庙额“弘仁普济天妃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宫内供奉有一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妈祖像,俗称火妈组。门厅内祭祀着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将军。</p><p class="ql-block"> 在湄洲岛的五行妈祖像中,翡翠妈祖代表“火”。其原因可能是翡翠的颜色如火焰般鲜艳,给人以火的联想,也可能与五行学说中翡翠的属性归类有关。</p> <p class="ql-block">曾巩《福州城南二首》</p><p class="ql-block">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p><p class="ql-block">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p><p class="ql-block">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p><p class="ql-block">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p> <p class="ql-block"> 顺济殿</p><p class="ql-block"> 传说宋宣和五年(1123年),路允迪出使高丽中途遇险后转危为安,回奏朝廷,朝廷诏赐“顺济”庙额,殿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黄金妈祖像由两岸铸造专家耗时278个工日共铸而成,高3.23米、重323公斤,寓意妈祖三月廿三出生,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为全球最大最重的黄金妈祖像。</p> <p class="ql-block"> 四海龙王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传是唐玄宗敕封的四海之神,作为陪祀,体现了从崇拜自然神到信奉妈祖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p><p class="ql-block"> 湄洲妈祖祖庙内,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在全球妈祖信众心中具有崇高地位。</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包括大牌坊、山门、圣旨门、广场、天后殿、寝殿等,整体建筑风格宏伟壮观,融合了闽南地区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土马祖(泥塑)</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尊位于南轴线天殿的泥塑妈祖像,高8米,在五行中属土。 </p> <p class="ql-block">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唐] 刘禹锡</p><p class="ql-block">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p><p class="ql-block">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p><p class="ql-block">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p><p class="ql-block">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印</p><p class="ql-block"> “妈祖天下第一印”,它是清朝时期皇帝赏赐给湄洲祖庙的宝玺,又称湄洲祖庙天上圣母护国庇民灵宝符笈。</p><p class="ql-block"> - 印面文字:用篆体刻成“湄洲祖庙天上圣母护国庇民灵宝符笈”十六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 原印尺寸:印高约9.9厘米,印面为正方形,边长为6厘米。</p><p class="ql-block"> - 复制印章:2000年,湄洲岛风景区将其摹勒于一块天然石头上,比原物放大了350多倍,放置于湄洲岛妈祖庙天后大殿广场之中。</p><p class="ql-block"> -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御赐宝玺,是妈祖文化得到朝廷认可和推崇的重要物证,见证了妈祖信仰的发展历程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 文化象征:它是湄洲祖庙的镇庙之宝,象征着妈祖的护国庇民之力,体现了妈祖文化中慈悲、仁爱、护佑众生的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 水马祖 </p><p class="ql-block"> 砗磲妈祖雕像。它代表五行中的“水”,是全球最大的砗磲妈祖雕像。该雕像由323块砗磲拼接而成,妈祖手持宝珠,脚踏浪花,展现出和蔼的海神形象。</p> <p class="ql-block"> 朝天阁供奉木马祖</p><p class="ql-block"> 朝天阁内的红木妈祖,属于“五行妈祖”中的“木”妈祖。</p><p class="ql-block"> 木马祖用一块长4.22米、直径2.08米、重15吨的非洲巴西花梨原木雕刻而成,整个妈祖像总高4.22米,身高3.23米,底座0.99米,重4吨,身高和底座是一块完整的花梨木,连妈祖头饰也是直接雕刻出来的,无任何拼接。</p><p class="ql-block"> 木马祖头戴冕旒,身穿黄袍,外披霞帔,手持如意灯笼,神态端庄慈祥,雍容华贵,其脸型依1683年祖庙分灵台湾鹿港天后宫的妈祖脸型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 石马祖</p><p class="ql-block"> 石马祖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园山顶,高14.35米,象征湄洲岛的陆域面积,由365块花岗岩雕成,寓意一年365天天天吉祥平安。</p> <p class="ql-block"> 马祖寝宫</p><p class="ql-block"> 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庙。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卫指挥周坐重建,永乐初和宣德六年(1431)郑和重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姚启圣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施琅均进行过重修,民国年间再度在旧址重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着千年妈祖金身,以及千里眼、顺风耳、将军及水阙仙班等神尊。</p><p class="ql-block"> 作为妈祖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信众对妈祖的敬仰和祈福之情,是全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圣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p> <p class="ql-block">新秋鼓浪屿纳凉:明朝|作者:张煌言</p><p class="ql-block">孤屿苍凉沁客心,偏宜散发坐长林。</p><p class="ql-block">山川战后形容改,草木秋来情性深。</p><p class="ql-block">影乱鞦韆知坠叶,声飘络纬似鸣琴。</p><p class="ql-block">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p> <p class="ql-block"> 昇天楼是为纪念传说中妈祖羽化升天而建。</p><p class="ql-block"> 一楼供奉站姿式妈祖如意神像,神像由缅甸花梨木雕刻而成,色彩鲜艳,外形美观,游客可在此祈求妈祖赐予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 二楼供奉铜铸立式妈祖像,神龛当中供奉软身、硬身妈祖各一尊,这是祖庙中唯一一座可以触摸到的妈祖像,信众可以“摸摸妈祖手,平安跟我走”。</p> <p class="ql-block"> 马祖昇天地</p><p class="ql-block"> “妈祖升天的地方”,据传说,妈祖羽化升仙的地点是在湄洲岛妈祖祖庙附近,这里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通贤灵女祠”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太子殿</p><p class="ql-block"> 湄洲妈祖祖庙的“太子殿”原为“朝天阁”,因清康熙时,太子太保姚启圣将此阁改建为正殿,后被称为“太子太保殿”,再后来迳称“太子殿”。</p> <p class="ql-block"> 圣旨门:也称“仪门”,始建于清代,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会捐资于1989年重建。因历朝历代统治者36次都在这里颁布褒封妈祖的“圣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马祖庙山门</p><p class="ql-block"> 湄洲妈祖祖庙的山门造型独特,有五个拱门,表明妈祖“天后”的至高无上地位,是阶层最高的女海神。西轴线山门造型呈皇家城阙状,与凌空飞檐、磅礴壮丽的大牌坊及雕梁画栋的长廊依山势递叠相连。</p><p class="ql-block"> 南轴线庙宇群的山门大牌坊高19米,宽33米,是五开间的雄伟牌坊,各殿堂与山门浑然一体,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妈祖庙游后感:</p><p class="ql-block"> 湄洲妈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 信仰起源:湄洲妈祖庙始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为纪念妈祖而建。这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的生平事迹从这里传播开来,逐渐形成了广泛的妈祖信仰,就像麦加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一样,无可替代的心灵圣地。</p><p class="ql-block"> - 信众朝拜中心:作为妈祖祖庙,它是全球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前往湄洲岛朝拜妈祖,其在妈祖信众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p><p class="ql-block"> - 文化传播源头:妈祖文化以湄洲妈祖庙为中心,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随着航海贸易和移民活动的开展,妈祖信仰逐渐传播到中国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当地的文化、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 历史见证:湄洲妈祖庙历经千年的发展,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5.25</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蒲田洛伽寺</p><p class="ql-block">拍摄工具:华为Puro70pro</p><p class="ql-block">拍 摄 者:七老八十</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江南水乡如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七老八十,右二那位老先生己八十有五,但个个精神矍铄,乐此不疲地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