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游(河北篇三)

LXD晓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朋友好奇,你是怎么安排出游的,每次都能去那么多好看的地方?其实,我没那么能耐。比如这次河北、山西游,就是老伴和女儿策划的内容,我是跟着感觉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回来以后写写游记,编个美篇,记录下旅途中的人和事,这是我的主要任务和退休后的偏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知识和文化的殿堂(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北省博物院有两块出自于五代十国的人物浮雕石碑,《彩绘浮雕散乐图》、《彩绘浮雕奉侍图》,雕工精美,表现力生动,是王处直墓出土的文物之一。不知是由于体量过大,还是……总之,逃过了盗墓中的劫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只见彩绘浮雕中的宫女,个个体态丰腴,脸部圆润,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着飘逸的石榴裙,人物造型特别流畅,为我们展现了唐及五代时期宫廷女子的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散乐图中,宫女们正在演奏各种民乐,神态惟妙惟肖。连弹奏古筝的女子翘着“兰花指”的动作,都被刻划得细致入微。奉侍图里,十三位侍女分成三行,有的端杯执盘,有的抱物持扇,个个面部圆润,长裙曳地,把宫廷雍容华贵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代十国,是唐末一段动荡的时期。但河北曲阳的汉白玉石雕技艺,上承隋唐,下启宋元,这个时候却大放异彩。两块浮雕出土于曲阳县王处直墓之中,精湛的雕刻技艺也出自于曲阳工匠们之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处直何许人也?这个人官位不大但也不算小,担任过节度使、北平郡郡王,是五代十国北方割据势力的代表,算是个风云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因为王处直是个人物,他的墓打洞盗墓的“地老虎”自然不会放过。早在宋金时期他的墓就曾经被盗掘,1994年,盗墓贼更是使用炸药和挖竖井的方法,再次盗掘了王处直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到1995年考古学家进行清理发掘时,所幸,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铭还在,壁画和部分汉白玉浮雕也幸免于难。但墓室门口一左一右站岗的两块武士浮雕被盗。12生肖浮雕仅剩6块,4块存河北博物院,2块存曲阳博物馆。鸡属相那块,人物面部被凿,真是惨不忍睹。尽管如此,发掘出的文物还是具有较高的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彩绘武士浮雕一一凤踏犀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初有中国学者发现,美国某机构拟拍卖的文物中,一件武士浮雕疑似王处直墓被盗浮雕,便立即将消息传回了国内。经有关部门核实确认,并由国家文物局照会美国驻华使馆,要求美方中止拍卖并返还流失文物。经过一年的中止拍卖、海关暂扣文物、诉讼,美国地方法院最终裁定返还该文物。这块武士浮雕回到了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思远捐赠的彩绘武士浮雕一一盘龙踏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中国首次通过国际法追索文物,一时引起轰动。说巧不巧,任谁也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美国著名收藏家安思远,主动联系我国有关部门,表示自己也收藏了一件武士浮雕,愿意无偿返还中国。两块被盗的武士浮雕,就这样以戏剧性的方式成对地回家了。现在,两块浮雕都收藏在国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说,前面所述令人唏嘘不已的话,那河北省博物院展出的另一件文物,则给人带来的却是感动。1992年,河北灵寿县幽居寺塔中的阿閦佛像佛首被盗。1996年春节期间,还是该寺释迦牟尼佛和无量寿佛的佛首又被盗割,尽管警方随后侦破了此案,但佛首已流失海外,消失得无声无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三尊大佛,是北齐时期的赵郡王高睿,选用上等汉白玉材料,由皇家工匠打造供奉在幽居寺塔的,代表着当时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无量寿佛的袈裟褶皱间,有“为亡父赵郡王高琛造”的铭文;释迦牟尼佛基座则刻着“为亡兄文襄皇帝高澄”;阿閦佛基座竟有“为自身及嫔妃造”字样。这种将家族祠堂与佛教信仰融合的设计,在现存北朝造像中还是孤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过去快20年后的2014年6月,不经意间事情突然显现转机。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得到善心人士捐赠的一颗佛首。这个佛首正是灵寿幽居寺被盗的释加牟尼佛首。当星云大师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决定将佛首无偿送回大陆。但星云大师提出了个请求,想请大陆方将佛身运抵台湾,让佛身佛首在台湾合体,并且留展9个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两岸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文物局同意了星云大师的请求。这尊千年古佛的佛身从河北运抵台湾,与久违的佛首重新合体。合体仪式庄重热烈,数万台湾民众前来参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个月后,90高龄的星云大师如约亲自将释迦牟尼佛送回了河北博物院。这段文物团聚的感人故事,不仅仅是有关佛教信仰的事,更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距离邯郸临漳县西南20公里的地方,有个叫邺城的镇。今天的邺城是个很小的地方,小到不太引人注意。但历史上的邺城却很大,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考古人员在邺城挖掘出的邺城遗址显示,历史上的此地,由南北相连的两座城址组成,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邺北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的都城。东魏从洛阳迁都后又始建了新城为邺南城。邺南城为东魏、北齐两朝都城。也就是说,邺城历史上曾经是六朝古都,你说这个地方过去显不显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元580年,北周时的摄政王杨坚,率军攻打邺城,计划建立新王朝。得胜后杨坚下令焚城,以终结北齐遗留下来的影响。大火过后,千年邺城变成了一片废墟。邺城的百姓被迫纷纷南迁,逃到数十公里外的今河南安阳安身立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年初,邺城遗址附近的北吴庄,一个填埋坑里就出土了佛造像及残片2985件。时间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主要是佛教兴盛的东魏、北齐时期所造,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非常高。建国70周年时,邺城考古博物馆许多文物送国家博物馆参加了特展。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仅放上几张图片,使朋友们感受下那时的雕刻艺术风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临近5 ·1国际劳动节时,我们走进了邯郸市博物馆。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涵盖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和发展脉络,给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饱览丰富的馆藏文物之余,我们心心念念的响堂山常乐寺遗址中出土的、被称为“邯郸微笑”的罗汉头像,就静静地摆放在展柜里。他笑容满面,灵动可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独有偶,从网上看到山东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尊菩萨立像被誉为“青州微笑”。看来,各地的文旅部门真够拼的,都在想办法打造城市名片,把美好的一面呈献给八方来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朋友问我,“邯郸微笑”和“青州微笑”,哪个笑得更好看一些?要我说,都好看。笑,总比哭好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