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和一帮朋友重游江北的翠屏山,这是我第三次上翠屏山。第一次是我作为电视编导,和摄制组一起拍摄电视专题片《江北秀气钟翠屏》,距今大约三十年了。第二次去是文学采风,时间是在2000年夏,下山后,几位诗人、散文作者朋友都写了诗歌或游记,记得后来我们在《九龙》文学杂志上还开辟了一个小专辑,来呈现这次采风的成果。我和朋友们对翠屏山都情有独钟,又适逢旅游业开始在中国大地兴起。我们都认为,翠屏山是很值得保护和开发的兼具自然和人文之胜的一座名山。当年我既是台州市政协委员,又是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委员,所以我就在市、区两级政协大会上分别提出提案,建议市、区两级政府把保护和开发翠屏山列入台州市的总体旅游规划中,当年政府有关部门怎么答复提案的,因为我手边没有资料,难以复述,但肯定未能被接受。我后来工作调离了黄岩,在当过台州市两届政协委员后也不再担任。这二十五年来,我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再过问提案的下落,也没有再关注是否还有人在关注翠屏山的事情。我只知道黄岩新城区已逐渐推近翠屏山麓,有一个新建的规模很大的新居民区,名字就叫做“翠屏春晓”。但除此,再也没有从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听到开发翠屏山的声音,翠屏山就像一颗珍珠被湮没在人世的喧嚣和浮尘里。</p><p class="ql-block">今天一起重游翠屏山的,除了文朋艺友,还有曾担任黄岩宣传文化领导工作的老领导,曾担任北城街道主要领导的老领导,他们对翠屏山的感情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厚,今天的再次走访,更加激发起他们呼吁开发翠屏山旅游的热情,他们建议现在还在担任政协委员的年轻人要积极提案,这倒提醒了我二十七八年前曾经有过的提案。下午回家后,我翻箱倒柜,搜出这篇旧提案,发给我们“五人行”小群里,朋友看了后说:“有识之士[强]。观点历经二十多年仍有价值,惜未被采用!”</p><p class="ql-block">我虽然不是什么“有识之士”,但细细再读,认为即使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还多,但这份提案仍然有它的价值。现在我把这份旧提案在这里贴出来,仍然希望这一介草民之言,能被有位有力者看到或听到,而有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关于保护和开发翠屏山风景区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张广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有名俗话叫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人们通常就是这样,常常对近在眼前的东西熟视无睹,而去重视和经营远处的东西。比如,在规划黄岩的旅游事业时,我们就犯了这么一个通病。具体地说,位于城北的翠屏山,一座非常有魅力、内涵很丰富的山,一座很有旅游价值的山,就被我们忽视了。当然,黄岩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松岩山、划岩山、太湖山都不错,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但就我个人足迹所至认为,能兼得自然、人文之胜并在外面打响名头的,在黄岩,乃至整个台州市区境内,还没有赶过翠屏山的,理由如下:</p><p class="ql-block">一、翠屏山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内涵丰富,至今留有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我们黄岩人常说,永宁江是黄岩人的母亲河,这句话没有错,永宁江的清清流水确实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黄岩人,但是从精神上,文化上,又是谁来涵养了黄岩人呢?黄岩又何以能在历史上获得小邹鲁的美誉呢?黄岩近代的文教何以如此发达、出了那么多的科学院院士呢?追根溯源,黄岩文化的源头就在翠屏山。说这话没有任何的夸张和不实。这是为熟知黄岩历史的人所考证并认同了的史实。远在一千多年前,南宋的一些儒者就在翠屏山脚下开办书院,传授理学,传播文化,在台州颇有一些影响,从翠屏山的书院里培养出了不少才华和思想出众的官员和学者。后来,当时的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来台州为官,他为翠屏山和书院教育的发达所打动,就在书院留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朱熹在翠屏山书院里的聚徒教学,翻开了黄岩文教事业崭新的历史篇章。一时向学之徒从四方云集,不仅黄岩人,还有其它各地的莘莘学子,也都闻风而来,翠屏山一时汇为壮观,据一些学者考证,当时有许多有着全国性影响的著名学者就出之于翠屏山。翠屏山不仅成为当年文教事业的一个中心,而且成了当年及后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理学的中心之一。而且从朱熹在翠屏山授徒开始,黄岩重视文教的传统代代相传,终于使黄岩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除了朱熹,历代还有不少文人与翠屏山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南宋的贤相杜范,明代的哲学家黄绾,都把翠屏山视为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我们今天再来翠屏山,不仅能透过这些大量留存的文化遗迹阅读中国的文化,更能激发黄岩人的乡土自豪感,并且会激发黄岩人建设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情。黄岩的先人们都创造了那么灿烂的古代文明,难道我们今天的黄岩人不能创造出比先人更灿烂的文明吗?</p> <p class="ql-block">二、翠屏山的自然景观丰富,风格多样,或优美或壮观或险怪,登临之乐,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站在平原上远眺,翠屏山似乎貌不惊人。但当你走进它的深处时,翠屏山就会渐渐地向你展开它迷人的魅力。当年朱熹曾这样赞美翠屏山:“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钟翠屏”,只有深入过翠屏山的人,才会更深领会朱熹这发自内心的赞叹。且不说这里山回路转,移步换景之美,也不说这里林木的深幽,翠屏山以前也称为六潭山,这些潭水深藏在山间,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潭与潭之间的落差形成了好几支瀑布。瀑布的气势不少,但它们的雄姿也不易为人所见,因为它们都躲在崖壁间,非得人们在历经艰险攀爬以后才能亲眼目睹,这就是登临的乐趣,大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三、翠屏山有许多中国当代乡村社会变迁的印迹,如果有心加以规划,也是颇值得玩味的。</p><p class="ql-block">翠屏山上原先住着很多村民,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自然村落。现在山上的村民都已搬迁下山闯荡市场,过上了小康生活。这是中国乡村现代化变迁、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在山上,原先的人家村落都长满了茂盛的林木。但是在山道的旁侧和林木深处,时不时还可见人居的遗迹,比如一段断垣残墙,房前的一个水泥平台,一个捣年糕用的石臼。村民们的这些弃物,在旅游者的眼中,都是能够引发历史遐想的证物。如何利用好这些历史遗存物再加以规划,使游人们增加游山时的兴趣,通过这些遗存物来增加翠屏山的份量和内涵,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课题。</p><p class="ql-block">四、翠屏山地处台州市城区北郊,有着其它山系无法比拟的地理优势。</p><p class="ql-block">随着黄岩城区的扩大,随着台州市市区内(包括椒江、路桥)更加快捷的交通网的构筑,人们的周末休闲更愿意有个好去处。翠屏山应该是台州市市民周末休闲的热选之地。现在黄岩城市的框架北移,规划中的黄岩新城就移到了翠屏山脚下,今后翠屏山就要与城市连成一体了,就好象现在的九峰山一样,翠屏山的地理优势随着黄岩城区以及整个台州市城市的发展更加突出了。</p> <p class="ql-block">如此,翠屏山的保护和安全就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为此,我有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一、迅速由政府全面召开翠屏山文化研讨会。除对台州和黄岩历史文化有研究的人士外,还可邀请从事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人士参加,充分地研讨翠屏山文化的价值,翠屏山旅游开发的意义,翠屏山与黄岩城区乃至整个台州市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二、作好翠屏山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规划。在研讨会的基础上,把翠屏山置于整个台州市市区人居环境和台州市旅游体系的大背景、大框架下高起点地作出规划。</p><p class="ql-block">三、加大翠屏山文化价值的宣传。翠屏山不仅属于黄岩,属于台州,它是一座有着历史意义和全国影响的山系,要通过宣传,不仅让黄岩人,让台州人,还要向全国各地的人们认识翠屏山。</p><p class="ql-block">四、加紧前期的保护工作。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城市建设中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性破坏。随着黄岩城市建设重心的北移,我更担心人们在尚不十分认识翠屏山价值的情况下过早盲目地开发了翠屏山周围的土地,以至于对翠屏山整体的景观造成负面影响,这是需要现在就应引起重视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