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藝術門荣幸呈现展览《究极:张汲个展》,此次展览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梳理了艺术家张汲最新的艺术创作 《真理之皮》和《Uitima(究极)》。艺术家借由宗教修行式的行为到达艺术创作的临界点,在重复与精准的创作过程中,完成一次次以肉身铸就的精神冥想。</p><p class="ql-block">艺术创作于张汲而言,被视为一种与自我调解的过程,类似于个人修行式的“格物正心”。艺术家注重于将古代宗教建筑里的图案,提取为指向绘画抽象性的一个媒介物,用颜料浮雕的反绘画语言替代笔触,以物理实验的方式提炼出一种不是绘画的绘画。</p><p class="ql-block">如此,艺术家必须在绘画过程中竭力压制“我”的主观意志对画面的控制,进而追求一种“忘我”的状态,但是又不能完全没有控制而使面面成为无意识的涂鸦;在此过程中,既不能将物象和材料仅仅当作陈述自己观念的工具,极端地把作品视为自我精神的投射,也不能将其看成纯粹的物质客体,而修行式的精神冥想则是平衡两者,以到达临界点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张汲在艺术创作中使用大量的油画颜料,以特制的气动式注射器,在面布上塑造出如浅浮雕般的厚重感。选定的图案作为最小图像单元,重复排列为大幅手绘图案,再经扫描后被投射于面布;随后他手持灌满颜料的气动式注射器,将画面中的线条加以勾勒和填充,直至完成整个画面的覆盖。在整个严苛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秉持近乎苦行借的匠人精神,坚持对亲身实践的身体性的极端追求。</p> <p class="ql-block">究极20233,2023年,布面油画,97× 101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2,2023年,布面油画,97 × 101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11,2023年,布面油画,60×80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111,2022年,布面油画,60 × 8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211,2022年,布面油画,200×200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121,2023年,布面油画,120 x 16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8,2023年,布面油画,150 × 15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114,2022年,布面油画,60x80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113,2022年,布面油画,60 × 8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7,2023年,布面油画,三联画,220 x 180 cm x 3</p> <p class="ql-block">究极20231,2023年,布面油画,146 x 151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10,2023年,布面油画,80 x 8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6,2023年,布面油画,97x101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4,2023年,布面油画,101x 10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96,2018年,布面油画,100 x 100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88,2018年,布面油画,200 × 200 cm</p> <p class="ql-block">究极202312,2023年,布面油画,97× 101 cm</p> <p class="ql-block">真理之皮202314,2023年,布面油画,150 × 150 cm</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的 《真理之皮》系列始于2011年,源自艺术家儿时在教堂写生时,对其繁复装饰浮雕图案的记忆,后来又延伸到世界各地古老的宗教艺术,如清真寺、天主教堂、印度寺庙和佛教寺庙等,艺术家通过提取这些建筑里的图案作为指向绘画抽象性的一个媒介物。张汲曾亲身走访诸多宗教建筑,以实地的肉身感受来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次展览中,多件作品都基于他在西班牙实地拍摄或现场素描的装饰图案。张汲曾走访的建筑包括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和大教堂、塞维利亚的阿尔卡萨尔宫以及阿尔巴公爵皇宫等。</p><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的另一个系列作品是 《Utima(究极)》,此系列是从 《真理之皮》系列向绝对抽象的一次自我进化,是从对绘画性的执着,转向绘画性背后动因机制逻辑的蜕变。画面所提供的图型是一个假象,艺术家在日常创作过程中所得到的自由状态和冥想的境界,比眼睛所直观看到的图像样式更为重要。艺术家在此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尽可能捕捉绘画背后的动机逻辑,而这个逻辑不是拿推理和论证,而是从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凭借直观的体验和领悟,对世界万物的整体性把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摄于2024年6月9日,谢谢观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