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地理教学的逻辑》

kangkang

<p class="ql-block">1.地理教学需要依托情境</p><p class="ql-block">(1)教学中的情境指教学活动或评价任务所依存的现实主题、人物、事件及其时空关系。</p><p class="ql-block">(2)情境认知理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学习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即知识存在于它所产生的情境中)。人的认知不只是信息加工活动,情境参与了认知过程。知识的意义受到学习和应用这个知识时的活动、背景与文化的影响。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境中再应用的可能性。情境学习强调在富有兴趣的真实背景中,通过问题解决,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p><p class="ql-block">​​​​​​(3)学习者在情境、协作学习环境下的基于问题的教学中,他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外显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习者的表现即可。教学和评价应该着眼于学生完成完整、真实任务的能力,而非支离破碎的技能。</p><p class="ql-block">(4)要促使学生会求知,其条件必须是:①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情境创设要有利用学生的学习问题的意义建构;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必须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③学生必须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④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5)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能确定为完成与相关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的知识点有哪些,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和调用;②能运用学习工具获取有关学习资源;③能利用和评价有关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者本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6)具身认知理论:知识来自认知主体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发生的有机性、创造性、生成性的交互作用(即心智身体化与身体心智化的融合);任何知识都是一种个人知识与客观知识的互动、创造、转化、整合与生成,进而成为一种具身性、情境性、理解性、生成性等知识形态,即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知识是基于个人的身体、经验、实践、行动的参与以及情境、生活等互动基础上创造性涌现、生成的产物;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学习者所理解。</p><p class="ql-block">(7)地理情境:主题来源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按情境复杂程度分为结构良好的情境和结构不良的情境(知识被应用的每一个实例同时涉及许多概念或实例本身具有不规则性。)</p><p class="ql-block">(8)情境化的具体策略包括:①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②通过实物创设情境;③通过图像创设情境;④通过动作创设情境;⑤通过语言创设情境;⑥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情境;⑦通过背景知识和场景创设情境;⑧通过问题创设情境等。</p><p class="ql-block">(9)地理教学情境和地理试题情境区别:</p><p class="ql-block">​​​​​​2.如何依托情境提炼基本问题</p><p class="ql-block">(1)地理教学的基本逻辑:创设有效情境,基于地理视角提出问题,凭借地理思维分析问题,利用地理语言表达问题,构建模型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2)问题组成:目标+已知信息+操作。​​​​​​​​​​​​(3)基本问题和非基本问题:基本问题蕴含大概念,引发学生持续的、逼近学科本质的、涵纳专家思维的问题。倾向于“开放性”,基本内涵“重要”和“永恒”、“基本”和“基础”、“必要”和“专业”。促进“高通路迁移”。高通路迁移能不断形成“具体与抽象”以及“抽象与抽象”交错的复杂认知结构,从而联结不相似的“具体与具体”。​​​​​​​​​​​​(4)如何提出基本问题:①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②是否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③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p><p class="ql-block">3.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式教学</p><p class="ql-block">(1)问题式教学:用真实的、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p><p class="ql-block">(2)有深度的课堂提问特点:①书本上不能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②需要综合运用以前的知识、技能、方法和观念;③有适度的挑战性(适度结构不良:缺少部分信息,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有多种可能的答案)④能引发可观测的系列学习行为。</p><p class="ql-block">4.举例:</p><p class="ql-block">(1)气球炸弹为什么会落到美国?</p><p class="ql-block">(2)挪威、瑞典、芬兰等高纬度国家,在寒冷冬天如何从海水中获取海盐?(3)树冠羞避现象。</p><p class="ql-block">(4)驯鹿集聚停歇的平坦雪地为何没有森林分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