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盛宴

崔福禄“笑纳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零贰伍年五月六日,德高望重的著名书法家张志远老师,应邀前来西安国龙书画院莅临指导。八十八岁高龄的张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受到张亚斌院长,宋建华书记等老师的诚挚欢迎和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志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于山西芮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自幼爱好书法,1987年至1992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西安分校学习,在叶浓导师指导下,主攻行草。连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赛,并多获奖誉。不少作品曾赴韩国,日本及台湾参展,并被博物馆,庙宇及风景名胜地徵用收藏,制匾或勒石。1995年被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西安分校教授,编印书法讲议十万多字,后被评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优秀教师。现为陕西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秦岭书画院院务委员,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户县书画家协会艺术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对国龙书画院整个布局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温和的提出宝贵的见解。特别是对张亚斌院长近年来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希望同张院长经常探讨,不断提高。坐下来后,杨俊武老师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让张老师指导点评。他面对作品,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而专注,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在字里行间探寻着奥秘。时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笔画间的微妙瑕疵;时而轻轻点头,对那恰到好处的笔锋和布局表示赞许。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横的长短、竖的曲直、撇捺的舒展,都被他一一剖析。张老师对所求指导的人,从来都是诲人不倦的精神,当遇到不足之处时,而是用温和的语气详细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直到完全理解。而对于你的闪光点,他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让人在自信中不断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总是耐心地指导每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他希望能够将书法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今天情趣盎然,精神爽朗,他脱掉外套,来到书案边,选笔调墨,挥毫落纸,为我们在场的各位,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墨宝。张老师的行书,其在黑白交织的世界里书写着艺术的传奇,让无数人为之倾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的行书,笔法精妙绝伦。起笔时,如蜻蜓点水,轻盈而不失力度,瞬间便能抓住观者的目光;行笔过程中,线条流畅自然,宛如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毫无滞涩之感。笔画之间的衔接更是天衣无缝,似断还连,犹如灵动的音符在琴弦上跳跃,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他巧妙地运用提按、顿挫、轻重等技巧,使每一笔都富有变化,或粗壮雄浑,彰显着力量之美;或纤细飘逸,展现出灵动之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字形结构上,他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妙的处理。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长短相间,仿佛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嬉戏玩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的字舒展大方,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尽显豪迈之气;有的字紧凑小巧,恰似精致的工艺品,蕴含着细腻之美。他善于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在对比中营造和谐,使得整幅作品既富有节奏感,又不失整体的协调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章法布局上,他更是匠心独运。作品中的字如同繁星点点,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纸面之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既有紧密相连的呼应,又有适当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整幅作品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从远处看,气势磅礴,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从近处看,细节之处又耐人寻味,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的行书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艺术,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创作过程中,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手中的毛笔如同他的灵魂伴侣,随着他的心意自由舞动。他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都融入到了每一个笔画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当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仿佛能够透过那黑白相间的线条,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壮阔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为宋建华书记,杨俊武老师,李申龙老师一气呵成,书写四尺作品“陋室铭”,“临江仙”内容。赠予他们三位留念惠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面对漂亮的美女企业家丁总,张老师决定给她赠四尺“清气若兰”作品一张,未写一先,就给解释作品的寓意,并配一首诗而注释。真是佩服张老师不但书艺超群,文学功底和清晰的记忆力也是令人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落款配诗为“能白兼能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的许多香”。我借助AI的功能,赏析这首诗,转发给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能白兼能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的许多香。”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生动且深刻地赞美了具有高洁品质的女性,将兰花的特质与女性的人格美巧妙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色香之美,勾勒女性外在与气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诗开篇“能白兼能黄”,描绘出兰花色彩的纯净与丰富。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黄色寓意着高贵优雅。这两种色彩集于兰花一身,恰似一位美丽的女性,既有纯净如冰雪的外在形象,又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她的美不张扬,却如兰花的色彩一般,自然而又和谐,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这种色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外在美,更暗示了她内在的纯洁与高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人亦自芳”则突出了兰花香气的独特。无论是否有人欣赏,兰花都能自在地散发着芬芳。这与具有高尚人格的女性何其相似,她们不依赖他人的赞美和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即使身处无人问津的环境,依然能坚守自我,保持自己的魅力和风度。她们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信和从容。这种独立的气质,使她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寸心之境,展现女性的包容与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寸心原不大,容的许多香”,兰花小小的花心,却能容纳众多的香气。这里以兰花的“寸心”比喻女性的内心世界。虽然女性的内心看似柔弱、细腻,但却有着极大的包容力。她们能够理解他人的痛苦和快乐,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她们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化解。这种包容和内涵,使她们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也让她们的人格更加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托物言志,传递美好品质与价值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兰花来赞美女性的人格美。诗人通过对兰花色、香、心的描写,将女性的纯洁、高贵、独立、包容等品质一一展现出来。这种赞美不仅仅是对女性外在美的欣赏,更是对她们内在精神世界的肯定。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性就像兰花一样,虽然平凡却不平凡。她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传递着正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寓意,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女性形象。它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品质和精神的力量。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去追求这种美好的人格境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和李申龙老师,同为教书育人。提及李老师优秀的儿子,张老师特赠书,“思逐风云”,注释为,“青春宏志风云上,白首宽怀湖海间”。这两句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轨迹。青春时怀抱宏大志向,努力拼搏奋斗,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年老时拥有豁达的胸怀,看淡世事,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既要在年轻时勇于追梦,又要在年老时学会放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思逐风云”的解读为,风云时刻都在变化,“思逐风云”还体现了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和适应能力。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像追逐风云一样,紧跟时代的步伐,捕捉到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对变化的敏锐感知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赠予我的作品为“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首诗相传为南北朝时期的布袋和尚所作。布袋和尚名契此,号长汀子,是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今属浙江宁波)僧人,常以杖荷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其形象通常是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被视为弥勒佛的化身。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借插秧这一日常农事活动来传达人生哲理和修行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首诗以插秧这一具体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将深刻的禅理和人生智慧融入其中。它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懂得适时退让和迂回,以一种更从容、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心灵的成长和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老师为西安国龙书画院的年刊出版,题写了刊名“国龙风采”,并和大家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张老师顺手给杨俊武老师写了林散之关于描绘书法的一首诗,并给大家解读了诗的含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诗为:“盤马弯弓屈更张,刚柔吐纳力中藏,频年辛苦真无奈,笔 未狂时我先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散之是“草圣”,其草书艺术独步当代。这首诗体现了他在书法创作中的感悟与心境,将书法创作的技巧、过程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巧妙融合,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与豪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首诗是林散之书法艺术理念和创作心境的生动写照。它既体现了书法创作的技巧和规律,又展现了书法家在艺术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以及豪放不羁、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散之的书法艺术和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张老师这次的欢度,真是让人感动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我们在书法道路上前进的方向。在他认真,细致和诲人不倦精神感染下,使我们更加的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热爱。</span></p> 蛇年万事顺遂 皆得所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慧眼发现美好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镜头留住美的瞬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书法练习静心养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学习丰富晚年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崔福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零贰伍年五月二十五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把真诚和美好献给观赏的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字AI润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