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红色之旅

勿忘我

<p class="ql-block">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红安红色之旅活动,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宜昌市旗袍艺术协会主办。</span>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红安的革命旧址与纪念场馆,让广大会员亲身感受发生在身边的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领悟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红色之旅是宜昌旗协的传统活动,在会长邓祥英、执行会长黄平带领下,近千名会员曾踏上红色之旅,亲访井冈山、遵义、延安等地,通过向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等以及红色文艺汇演活动,赓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在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红安红色之旅正式开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月23日晨,宜昌旗袍艺术协会各分会共计150余人乘三辆大巴出发。枝江风雅颂艺术团2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我们踏上了前往红安的旅程。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土地,每一寸都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令人心潮澎湃,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红安,这片被誉为 “中国第一将军县” 的土地,曾走出两百多位将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黄麻起义的烽火在这里燃起,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等多支主力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洒在红安的大地上,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庄重。我们首先来到了李天焕将军故居。故居所在的永佳河镇叶河村,山清水秀,静谧而祥和。走进故居景区,高大的徽派门楼气势恢宏,门联“铁锤砸乱旧世界,镰刀劈出新乾坤”,彰显着革命的磅礴力量。景区内,古树与竹影相互映衬,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建筑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李天焕(1912年10月24日—1986年5月19日),1912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调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冀察军区和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公安部队、公安军副政治委员,总参警备部部长,公安部副部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政治委员、公安部队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全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86年因病逝世,终年74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将军骑马雕塑前,仰望将军那英姿飒爽的模样,仿佛能看到他当年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豪迈场景。</p> <p class="ql-block">  走进将军故居展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李天焕将军的革命历程。从他早年投身革命,到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中从事政治工作,每一段经历都充满了艰辛与传奇,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离开李天焕将军故居,我们前往李先念主席故居纪念园。纪念园位于高桥镇长丰村,建筑群北靠青山,南临池塘,环境清幽。牌坊式门楼额枋上“李先念故居纪念园”八个字苍劲有力,两侧楹联“入川陕,走河西,驰骋中原,将军不下马。理仓禀,问经济,剪除蟊贼,元首正是他”,高度概括了李先念主席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参观的是李先念主席故居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  李先念于1909年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p><p class="ql-block"> 1927年,李先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领导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此后先后担任中共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1年后,他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贡献力量。1935年,他踏上长征之路,率第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攻克懋功,与第一方面军会师。1936年,第四方面军部分部队组成西路军,李先念率西路军余部在1937年转战至新疆,同年年底抵达延安。</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先后出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成功创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领导中原解放区自卫战争。1945年,他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奉命率部在鄂、豫等地坚持游击战争,1948年任大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原局委员,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开展军事和政治工作。</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李先念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市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 - 1980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1956年后,他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8年5月增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62年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文革”期间,他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持经济工作。1976年10月,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1977年,他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3年6月,李先念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1989年当选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p> <p class="ql-block">  走进故居,这座典型的鄂东民间建筑风格的土砖瓦房,虽质朴无华,却承载着李先念主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在这里,他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故居西侧的长丰纪念馆,展示了高桥地区的革命斗争史以及李先念的家族史料,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李先念图书馆,按他在中南海居住的房屋仿造而来,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功能区,再现了他在京期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让我感受到了伟人的简朴与务实。</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了王近山将军故居。故居位于高桥镇程河村许家田湾,处在村子中央,是二进四重的瓦房,内有天井,砖瓦结构,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古朴韵味。王近山将军,这位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二野第一功臣”的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1978年5月10日),原名王文善[19],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田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野战军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3岁</p> <p class="ql-block">  故居内的陈设按当年样式布局,墙上挂着将军各个时期的照片并加以说明,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看到了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执着。</p> <p class="ql-block"> 王近山将军的故居前,成了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来到了红安影视幻城。这里与白天的红色景点截然不同,充满了现代的活力与奇幻色彩。影视幻城内,灯光璀璨,热闹非凡。各种特色建筑和场景错落有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街头巷尾,游客们穿梭其中,欢声笑语不断。</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节目在各个景点轮番表演,广场秀吸引了无数会员们参加互动。</p> <p class="ql-block">  在王府招亲的现场,接到绣球的枝江分会会长艾周平,荣幸的再次当了回‘新郎‘’’,并拜堂成亲。</p> <p class="ql-block">  游览红安影视城,在最后的灯光秀里结束了当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青山肃穆,翠柏凝思。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翌日一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敬献花篮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p> <p class="ql-block">  4名护旗手牵着鲜红的党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宜昌旗袍艺术协会会长邓祥英和红安县旗袍协会会长鄢胜兰手捧花篮紧随其后。</p> <p class="ql-block">  全体人员一起在纪念碑前默哀,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悼念!</p> <p class="ql-block">  现在队伍前面的全体共产党员们,在领誓人执行会长黄平的带领下,右手握拳再次庄严宣誓!</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不仅是对初心的叩问,更是对使命的再宣誓。</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浸染着无数先烈热血的土地上,历史的回响时刻提醒着我们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占地面积34l亩,规划面积500亩。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一碑两场两园五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英烈广场、将军墓园、老红军墓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红安黄麻起义纪念馆的大门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纪念馆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陵园大道1号,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追忆历史的圣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斑驳的展品、褪色的革命标语、锈迹斑斑的枪械,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纪念馆内,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都在向我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故事。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原名黄安,1952年,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改为红安县。</p> <p class="ql-block">  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将军县。</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潘忠汝,黄麻起义的总指挥,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有程昭续,这位英勇的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气节,让我深受感动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它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这种精神,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无私奉献,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内留下了会员们身影。</p> <p class="ql-block">  女会员们情不自禁的走起来军旅步伐。</p> <p class="ql-block">  红安黄麻起义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殿堂,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崇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5月24日下午, ‘’国风舞盛世 雅韵绽芳华‘’暨‘’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文艺展演在1万星里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名会员集体表演(同城一支舞)《手势舞》和《伞舞》。</p> <p class="ql-block">  来自宜昌市旗袍艺术协会和红安旗袍协会的共计16个节目进行了表演,为红安的父老乡亲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枝江分会风雅颂艺术团表演了开场舞蹈《红梅赞》。</p> <p class="ql-block">  节目最后,全场起立同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不辞辛苦的演员们回到宾馆还出去拍了抖音。大家都觉得此次出行吃的放心,睡的安心,干的开心,玩的舒心!</p> <p class="ql-block"> 5月25号上午,我们继续红色之旅,首先去了八一村。</p> <p class="ql-block">  八一村(原名王锡九村)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下辖的红色文化名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  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我们再次唱响这首歌。</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七里坪镇的一部分,八一村是1927年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主战场,3支工农红军主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诞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  1930年7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至该村王锡九湾,成为统一指挥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  全村有张南一、程训宣等200多名在册烈士,郭述申、甘元景、许继慎等革命领袖曾在此战斗,徐向前元帅夫人程训宣在此牺牲。</p> <p class="ql-block">‌ 《八月桂花遍地开》首唱地‌:1930年,七里坪列宁小学校长戴雪舫为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创作此歌,后从八一村传唱全国。</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  八一村以深厚的革命历史、红色歌曲发源地和英雄人物事迹,成为大别山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今正通过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结合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 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重要革命意义的古街。</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原名“正街”,1930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杨殷更名为“杨殷街”,后以“长胜街”闻名。</p> <p class="ql-block">  大革命时期,长胜街成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留存了18处重要革命遗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苏维埃银行、鄂豫皖中西药局等。</p> <p class="ql-block"> 红四方年军总指挥徐向前住址。</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全长400米(解放后续建至600余米),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南北有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市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革命第一街”和“大别山红色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历史上因地处鄂豫交界商贸兴隆,有“小汉口”之称,如今延续非遗工坊与红色遗址交相辉映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上有红安绣活、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等非遗项目,展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长胜街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融合建筑美学、红色文化与民俗体验的综合性景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教育和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  红安,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用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往昔,为我们镌刻下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们重走先辈足迹,追寻红色初心。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到李先念、李天焕和王近山故居,再到长胜街的革命旧址,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与英雄无畏 。</p><p class="ql-block"> 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黄麻起义的熊熊烈火,点燃了革命的希望;无数先烈们“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以热血和生命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对理想的坚守。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此次红安红色之旅,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汲取力量的征程。 </p><p class="ql-block"> 感谢宜昌旗袍艺术协会的精心安排,感谢和兄弟协会相互配合。也感谢全体会员朋友的通力合作。让本次红安之行真正成为了快乐之旅!幸福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