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撰文:王晓廉 绘画:王志敏</h3> <h3>王志敏近照</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加强祖国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典,意义重大。今年6月1日是“湿地保护法”施行3周年。<br>在遥远的中国东北部鸡西市,这座域内拥有闻名中外的兴凯湖、乌苏里江和完达山脉的城市,有一位立志表现祖国大湿地的著名画家,他就是中国湿地山水画的创始人、著名画家王志敏。<br>王志敏,1951年生于鸡西市,号无痕楼主人。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国画系进修学习,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无锡书法艺术函授,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学习。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鸡西画院副院长、鸡西市湿地山水画协会会长。<br>王志敏自小就有绘画天赋,青年时期绘画过各种体裁、题材,但收获不理想。由此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寻找自我突破?自2001年开始,他致力于湿地山水画探索、研究、创作,起因是他初次走进家乡附近的兴凯湖和乌苏里江大湿地,被那里辽阔,苍茫所震撼,于是,立下志向:要用手中的画笔,真实反映这里未被污染破坏的浩瀚江湖水,茫茫芦苇荡,连绵塔头甸,翻飞候鸟群。自此,湿地便成了他梦魂萦绕的创作根基,他要用手中的画笔表现湿地,他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表现湿地山水的笔墨符号和表达生命意象的符号。<br>此后,他利用各种机会,艰苦踏查远近湿地,细心观察这里的四季变化,回来后便构思意境,研究笔墨,于是一幅幅构思新颖,笔墨清新的国画作品脱颖而出,引起书画界一片惊叹赞赏之声,并获得各种奖项。于是,一幅幅构思新颖,笔墨清新,或大气磅礴,或描写细致的国画作品创作出来了,引起书画界一片惊叹赞赏之声。国画《甦》2004年荣获“中评协杯”全国财政系统第三届书法美术摄影大赛银奖、荣获全省财政系统暨厅机关第二届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国画《生命的律动》2004年入展黑龙江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国画《甦》2005年入展纪念“讲话”发表63周年黑龙江省写生作品展;国画作品《湿地》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财政系统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作品展一等奖;国画《生命的律动》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br>王志敏的湿地山水画,情感浓郁,构思巧妙,意境深远,笔墨清新,特色鲜明,别树一帜。最近,我有机会欣赏到他最近创作的一些反映湿地的国画作品,不由为他的精心构思,笔墨酣畅,诗意盎然的画作所吸引,所感动。他不是哲人,却在一幅幅画作里倾注了他的观察、思考和忧虑;他不是诗人,却在一张张作品里,洋溢着对家乡大湿地的热爱、倾情和讴歌。他用他饱蘸感情和色彩的笔墨,倾吐着一位关心祖国前途,保护湿地环境的赤子之心。<br><br><br></h3> <h3>水草丰茂美丹鹤</h3> <h3>野鹜喜聚春深处</h3> <h3>草盛波滟水鸟乐</h3> <h3>你追我赶争上游</h3> <h3>水阔天高任鸟飞</h3> <h3>一、精心构思,意境悠远。<br>湿地山水画,主要表现湿地山水和花鸟的客观自然生态环境,但这种客观,实际不免掺杂渗透画家的主管意识和思想感情,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在王志敏的画作里,我感到他更多的是前者。《水阔天高任鸟飞》画幅近处是塔草茂密,碧水涟漪;远天则是白云千朵,层层叠叠。空中,一只飞鸟振翅高飞,给人以“天高任鸟飞”的意象。天地之间,碇泊着一直空船。如果没有这只船,这幅画意境也十分完美。但画家画了这只空船,就多了一层含义: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花草鸟鱼才能更活跃,山水天地才能更洁净,这个世界才能更和谐。<br>《水草丰茂美丹鹤》画面芦草茂盛,丹顶鹤一家在宁静丰茂的环境中悠闲地觅食。这里没有表现人,但显然,如果周围有人类干扰,丹顶鹤一家就不会这样安静悠闲,可谓“此地无声胜有声”。《野鹜喜聚春深处》《塔草茂盛水鸟乐》《你追我赶争上游》等几幅画作也无不有这样的意境。</h3> <h3>鸟巢高高筑安宁</h3> <h3>鹭鸟翩翩,难舍家园</h3> <h3>双鹤寻找安家处</h3> <h3>机鸣声声孤鸟惊</h3> <h3>茫茫芦荡何处寻</h3> <h3>二、勇于批评,笔调含蓄<br>作为一位为“湿地保护法”鼓与呼的画家,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味描摹美丽的自然景色,对那些破坏生态自然的现象也要敢于鞭挞,当然要遵循艺术规律,不能太直白。王志敏作为以为从事美术工作50多年的成熟艺术家,自然有他的独到表现手法。<br>《鸟巢高高筑安宁》,画幅中一棵高高的树杈上,鸟儿搭建了一个大大的鸟巢,旁边一只鹭鸟在旋飞。我之所以对这幅画意有充分理解,是因为多年前我随一位军旅诗人苗大校去兴凯湖龙王庙哨所,路过“新开流”东的一片树林。苗大校说:“这里有一个‘老等城’。‘老等’就是苍鹭。因它长着一个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嘴,还有一双长腿,总站在水中静静地等候,等鱼儿游来一口叼住。所以当地老百姓都管他叫‘长脖老等’。因这里聚集了两群共200多只苍鹭,群体庞大,所以当地人把这里戏称作‘老等城’。也有人叫它‘苍鹭家园’。”<br>“那得去看看!”我顿时来了兴致。<br>下车后,苗大校在前,我在后,踏进了这片杨树林子。正值初春,树叶尚未长出来,所以一棵棵挺拔的大树干净利落,没有遮挡的视野清晰透彻。地面上的小草也没有长出来,只铺垫着厚厚的去秋金黄色的落叶,脚步踏上去哗啦啦直响。<br>走了大约100多米,我们离老远就看到一棵棵大杨树的树杈上的大鸟巢。正在为孵化的雌鹭担任警卫的雄鹭看见有人走近,立即警惕地离开树枝,一齐在空中穿梭盘旋,并大声“呱呱”鸣叫报警。唉!是我们这些陌生人惊扰了他们宁静的家园,实在对不起了!<br>走近仰头观看,只见每棵大树树杈上都有二三个他们自己搭建的鸟巢,孵化的雌鹭舍不得离开巢穴,只把头伸出来大声鸣叫吓阻我们。前后左右都是苍鹭的抗议声。大树下,地面落满大面积的白色鸟粪。树林北边,冰封的小兴凯湖边缘已经开始融化,露出蓝莹莹的水面。树林南面,则是尚未解冻的大兴凯湖。这里食物丰富,是天然的候鸟乐园。苍鹭们太聪明了。他们在湖岗的林子里安营扎寨,南边是大兴凯湖,北边是小兴凯湖,到湖里寻找鱼虾,真是太方便了。<br>苗大校说:“过去,苍鹭的巢搭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但经常受到人侵扰。现在苍鹭们学乖了,挑选最高的树将巢搭到顶端,这样安全多了。”<br>所以,我在看到这幅《鸟巢高高筑安宁》画作时,不禁会心一笑: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这个细节,并找到创作的灵感呢?<br>《鹭鸟翩翩,难舍家园》前景有几株摇曳的秋苇,但远景草木低矮稀疏,说明自然环境不佳。但一队鹭鸟还是翩翩旋飞,不忍离开这片故乡的土地。他主旨咏诵的是生灵对母亲大地的亲情,但也潜在地谴责了个别人群对自然环境的蹂躏。<br>《双鹤寻找筑巢处》也是一曲水草失衡的挽歌。湿地水草流失严重,大地龟裂,草木稀疏,结伴而行的丹顶鹤夫妻艰难寻找隐蔽的筑巢孵卵处。<br>《机鸣声声孤鸟惊》则直接暴露出有的地方破坏湿地,引起环境变化,使候鸟无处安身的惨状,这时的作者,成为大声疾呼,鞭挞破坏“湿地保护法”之人的勇士。<br></h3> <h3>残雪慢去,春鸟急来</h3> <h3>早春:候鸟回归家园</h3> <h3>甸水清幽野鸭闲</h3> <h3>凤头鸊鷉与白鹭的鸣奏</h3> <h3>三、笔法细腻,不同表达<br>王志敏热爱自然,关心湿地。他坚持深入生活,走遍家乡附近的湿地:兴凯湖大湿地、东方红大湿地、千岛林大湿地、珍宝岛大湿地等,都留下他的足迹。“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是候鸟的乐园,湿地也是家乡的美景,如果遭到人为的破坏,将会损害自然生态平衡,损失极大。他心怀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心态,每当走进湿地,都会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并绘画大量素描作为积累,回来后,“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把心中的湿地美好创作出来。有些作品题材相似,但构图和细节不同,因而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意象。《残雪慢去,春鸟急来》与《早春:回归家园》的画面都是早春的湿地塔头甸子,残雪覆盖。但前者类似特写镜头,画面边沿天边冲进来三两只候鸟,“急迫”诗意尽显,表达出候鸟回归家乡的急切心情。读者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而后者则类似“宽银幕”,广阔的视野,一队候鸟飞翔在连绵塔头甸的天边,悠闲自得,它们看到故乡安然无恙,心情自然无比轻松。读者看后,心情也如候鸟一样。<br>《甸水清幽野鸭闲》与《白鹭与鸊䴘的鸣奏》是另一组构图类似的画面。前者塔草青青,甸水缓缓,一只野鸭带领孩子们游荡在开满黄色小花的水中。画面是宁静的,平和的,这是没有人类干扰的安全世界。后者也是这样一个环境,但画幅近处是一只凤头鸊䴘,远处是一只体型更大的白鹭,他们各有领地,互不干扰,但他们各自亮开歌喉,便形成一曲大自然的协奏,成为生命世界的欢歌。这样的世界,也是当代人理想的世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志敏用手中画笔和彩墨,为心中理想的湿地而努力着。<br>多年来,王志敏虽然卸任湿地山水画协会会长职务,但他仍以协会讲师的身份,培养更多热爱湿地山水画的人才,目前已达几百人。他的弟子杜丽辉女士为协会撰写具有古典诗词韵味的《湿地山水画之歌》,充满对协会和湿地山水画的真情和喜爱:<br>湛湛碧波落纸间,悠悠归雁拥长卷。勾皴擦染春融日暖,妙笔生花岸芷汀兰。草长莺飞映眼帘,鹭啼鹤鸣过耳畔。余晖万项水光潋滟,雨幕千条枝低叶颤。惊回首,仍是神逸画卷。镜花水月浸毫端。茵茵草木影连连,水鸟问渔舟,墨客何时还?<br>灿灿金风入画檐,萧萧瑞雪敷渚岸。枯湿浓淡芦草寒烟,铁画丹青残荷霜染。踏雪留痕百鸟还,兰泽沃野披玉衫。空里留霜晶莹河汉。雪落冰封天地一线。抬望眼,廖廓山水苍远。银装素裹笔墨间。萧疏草木影浅浅,画仙踏雪行,师法大自然。<br><br><br>王志敏简介:<br>王志敏,1951年生于鸡西市,号无痕楼主人。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国画系进修学习,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无锡书法艺术函授,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学习。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鸡西画院副院长、鸡西市湿地山水画协会主席、鸡西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国画《甦》2004年荣获“中评协杯”全国财政系统第三届书法美术摄影大赛银奖、国画《生命的律动》2004年入展黑龙江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国画作品《湿地》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财政系统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作品展一等奖;国画《生命的律动》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全国各大新闻单位如:国家森林与草原局《生态文化》杂志、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文化网、中国报道网、百度网、黑龙江文明网等以“热心湿地保护,绘画生态家园”、“心牵湿地,纵墨大荒”、“龙江大美湿地”等题目,对王志敏的艺术成就进行了重点报道。其中,仅中国网的一篇报道,阅读点击量达78万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