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娘 佛掌沙丘

建国

<p class="ql-block">摄影:薛建国</p><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这片沙丘伫立在河边,形态独特,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取景点。</p> <p class="ql-block">传说:佛掌沙丘下面原来是一个村子,名叫拉岗村,村里有一打猎能手名叫德多。一次出门打猎时发现一个怪物追赶一女子,遂救下女子,女子原是龙女,为谢救命之恩,赠给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但必须保守秘密,否则将会变成一只乌龟石。</p> <p class="ql-block">龙王有一天忽然要以沙丘掩埋拉岗村,德多从镜中看到这样的景象,遂告知乡亲,在村中人离开村庄后,夜半时分,村庄果然被风沙掩埋,而德多也化而为石。拉岗村村民在沙丘附近重新安家后,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意为“秘密村”之意,以纪念德多说出了那个秘密——而失去德多的村里人以后再也不提起那夜发生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实际情况: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兀的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丹娘沙丘的形成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可归结为沙源供给、风力条件与地形阻力的共同作用。</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枯水期裸露的河滩及江心洲为沙丘提供沙源;冬春季节的强风将沙粒向江岸输送,最终受山地阻挡发生堆积,形成典型的荒漠地貌。‌‌</p> <p class="ql-block">站在佛掌沙丘之上,感受高原的清新空气和阳光的温暖,仿佛能触摸到自然的脉动。这里不仅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寻求自然之美和心灵宁静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段在丰水期携带大量泥沙,至丹娘乡附近因河谷展宽、流速骤减,致使泥沙在江心洲与河漫滩区域沉积。冬春枯水期时水位下降,这些沉积层完全暴露,成为沙丘的原始物质来源。‌‌</p> <p class="ql-block">丹娘沙丘本质属于风积地貌,其形成历经三个核心阶段:</p> <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冬春季节盛行强劲西北风,风力通过峡谷时因狭管效应增强。气流穿越雅鲁藏布江面时,地表阻力骤减形成涡旋上升气流,将裸露沙粒卷入空中并向东南方向搬运。</p> <p class="ql-block">携带沙粒的气流抵达雅鲁藏布江北岸时,受念青唐古拉山脉支脉阻挡,风速急剧下降。沙粒在此持续堆积,经年累月形成高约百米、状如佛掌的沙丘链。‌‌</p> <p class="ql-block">2025.04.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