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俄罗斯(三)

琴心剑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夏宫(Петергоф)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30公里处,它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点。大北方战争的取胜,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以极大满足,为了彰显俄罗斯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的地位,需要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这就是夏宫,后经历代沙皇对它进一步雕琢、润饰,使得它更加美丽、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后经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 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 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 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 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 塑像高3米,重5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直接通向波罗的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风景这边独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波罗的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夏宫有“喷泉之都”、“喷泉王国”的美称,它有百余座雕像,150座喷泉,2000多个喷柱及两座梯形瀑布。较著名的有金字塔喷泉、太阳喷泉、橡树喷泉、亚当喷泉、夏娃喷泉等等。每个喷泉各有风采,有人物、有动物,个个造型惟妙惟肖,生动可爱,引人遐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喷泉群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雕像。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直喷22米之高。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喷泉群在蓝天白云下,闪耀着鎏金的光辉和水流的银影。黄金色的雕塑沐浴在水幕中,玉珠飞溅,光彩夺目。漫步在幽静高大的森林中,每走一小段路,眼前就会闪烁出飞溅的玉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青年学生用汉语说你好,主动邀约我们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夏花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夏花园是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园(1704年修建):笔直的林荫大道、树木、灌木丛、喷泉、石砌花圃、珍禽笼、豪华的人工石洞。主要财富要算意大利大师创作的大理石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走访俄罗斯居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主人用面包和盐巴礼仪迎接我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女主人和她的亲属,男主人去外地了,儿子是演员,女儿上大学。中年男子据说是她们家的多年好友,义务充当翻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门口挂的铃铛,据说也是欢迎佳宾用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屋内设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摸摸琥珀,会带来好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餐就在这里了,俄式烤肉,香槟和伏特加,面包,俄式汤,水果,还有少少一口鱼子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方向反了,应该是从夏宫来到此处,而且是坐旅游大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叶卡捷琳娜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如果说彼得宫是彼得大帝的意志体现,那么皇村则主要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叶卡捷琳娜宫又称皇村,是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的。1717年在彼得堡以南约30公里的 “萨丽”庄园,为彼得一世的妻子、皇后叶卡捷林娜·阿列克谢耶夫娜而建的消夏别墅破土动工。七年后,共有16间正房的两层豪宅及周围花园竣工启用。为了强调皇家新领地的意义,不久这里便被称为皇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琥珀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709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为了效仿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命令普鲁士最有名的建筑师兴建“琥珀屋”,建成后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琥珀屋”这座宝屋被冲进圣彼得堡的纳粹劫走,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一旷世奇珍突然从世人眼中失去了踪影。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27箱被拆整为零的“琥珀屋”,可能正沉在奥地利的一个湖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直到圣彼得堡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才由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这一复原工程历时25年,耗资1100万美元,存于叶卡捷琳娜宫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修复一新的琥珀宫凭借精美的工艺、高超的技术以及其背后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据说这里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生活过的地方,有他的雕塑,遗憾,我们没有找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叶宫外面的小集市,各种工艺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去滴血教堂了,路上的风景非常美,只是想拍好不容易,遇到堵车时才能拍清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滴血大教堂(正式名称为基督复活教堂)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东正教建筑,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遇刺而建,其名称源于暗杀事件中沙皇鲜血染红地面的历史场景。‌ 教堂以华丽的拜占庭风格洋葱头穹顶和7500平方米马赛克镶嵌画闻名,兼具历史纪念性与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历史背景与命名由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纪念事件‌:1881年3月1日,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亚历山大二世在格里鲍耶陀夫运河畔遭民意党成员炸弹袭击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在原址修建教堂,工程历时24年(1883-1907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名称含义‌:"滴血"直指沙皇遇害时鲜血浸染地面的场景,教堂内仍保留染血的原址鹅卵石,并设有宝石装饰的祭坛标记事发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建筑与艺术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外观设计‌:以莫斯科红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拥有7座彩色珐琅青铜板装饰的洋葱头穹顶,高度达81米,融合中世纪俄罗斯与雅罗斯拉夫尔风格,与圣彼得堡主流巴洛克建筑形成鲜明对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内部装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墙面与穹顶覆盖7500平方米马赛克镶嵌画,题材取自《旧约》,使用意大利大理石及俄罗斯宝石,由多位艺术家耗时12年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立柱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地面铺砌粉红色大理石,圣坛由碧玉柱支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历史变迁与现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苏联时期‌:1917年遭洗劫,二战期间被用作蔬菜仓库,1970年起修复27年,1997年重新开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目前在修善,没能入内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教堂对面是公园,周边有许多地摊,主要卖油画等艺术品,还有街头艺术家献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涅瓦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桥头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海神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灯塔,它不仅是航海者的导航灯,更是俄罗斯海军荣耀的象征。这座灯塔位于瓦西里岛的古港口,始建于1810年,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灯塔的独特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人们将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作为胜利的象征。灯塔由两根32米高的船头形装饰石柱组成,顶部装有三角油灯,夜幕降临时,火焰高达七米,为航行中的船只提供指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灯塔的柱体上雕刻有四尊神像,分别代表俄罗斯的四条主要河流: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涅伯河和涅瓦河。这些神像不仅象征着俄罗斯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海洋和河流的敬畏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灯塔旁曾是琥珀交易的中心,见证了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变迁。如今,这座灯塔不仅是航海者的导航标志,也是圣彼得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彼得保罗要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彼得保罗要塞是当初建设圣彼得堡最重要的基础。 在1703年与瑞典的战争尚未结束时,就开始在涅瓦河岸修筑这座多角型的碉堡。 目的是为了要监控涅瓦河上的船只。这里是圣彼得堡最早开始建设的地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兴建要塞的所在地为潮湿的沼泽地,在加上湿冷的天气让工程进行相当困难。但是彼得大帝却仍然严格的执行兴建的工程,牺牲了数千人的性命,终于在同年的秋天完工。 并于三年后由瑞士的建筑师将木造建筑改为石造围墙。 从此彼得保罗要塞在此便屹立不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 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要塞中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717年它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了国家监狱,它宽厚的墙壁里筑有许多暗炮台,以及阴沉、寒冷的单人囚室。从长长的在押犯人名单中,可以找到许多名人的名字: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等。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杀害,年仅21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最著名的是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罗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庄严肃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有镀铜的吊灯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灯架。 教堂内壁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本世纪中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塔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装饰有圆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只小船的船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要塞中还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3座面对涅瓦河,3座面对克龙维尔克海峡。棱堡中有3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包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彼得大帝銅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彼得罗夫门,门上装饰有象征皇室至高无上权势的双头鹰浮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早期航天飞行器原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苏联时代的航天英雄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要塞的大门,16日的行程结束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