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传古韵,童手承匠心 | 五(4)班端午节亲子研学活动圆满举办

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h1><br></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端午寻根,童心传承</div> 五月的晨风裹挟着艾草清香,5月25日清晨,缙云县实验小学培仁校区五(4)班的同学们身着整齐的夏季校服,与家长手牵手走进地缘家庭农场。绿荫环绕的农场里,竹篱笆上爬满藤蔓,田垄间的泥土还带着晨露的湿润。孩子们亲手包粽子、制香囊、挖土豆,在劳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用指尖的温度延续千年文脉,做有根有魂的新时代少年!<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农场集合,欢乐启程】</div> 清晨8:45,孩子们身着校服,与家长手牵手准时抵达农场签到。一张张笑脸写满期待,为活动拉开序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集合签到</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泥土课堂,躬耕悟道】</div> 田间课堂正式“开课”~孩子们手握小铲,跟随家长辨识土豆茎叶。“轻轻拨开土层,避免伤到根茎。”农场主现场教学后,田垄间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响起:“原来土豆是一串串长的!”“这颗比我的拳头还大!”沾满泥土的手掌与收获的果实,让“粒粒皆辛苦”不再是一句口号。<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言传身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收获满满</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粽叶折韵,匠心初探】</div> 长桌铺开青翠粽叶与莹白糯米。农场导师示范时,孩子们凝神观察折叶、填米、捆扎的每个细节。“粽角要尖,线绳需绕八圈才能牢固。”有同学初次尝试漏了米,却未气馁,反复调整手法;亦有家长轻声点拨:“拇指压住这里,粽形会更规整。”当棱角分明的粽子逐渐成形,不少孩子举起作品互相比较,眼底闪动着自豪。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香囊寄情,指尖生花】</div> 亲子合作制作端午香囊。艾草清香萦绕指尖,缝制的不仅是香包,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农耕馆前,铭记传承】</div> 全体成员齐聚农耕文化馆。斑驳的犁具、陈旧的蓑衣,无声诉说着农业文明的演进。 合影时,孩子们笑容里多了几分笃定。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手承艺,以劳明德】</div> 当粽叶裹住的不只是糯米,当针线串联的不只是布料,五(4)班的孩子们在这场研学中触摸到了文化的根系——那是代代相传的技艺,是脚踏实地的耕耘,更是对文明薪火的责任。愿这份浸润汗水的记忆,成为他们走向未来的底气。 编辑:胡宸溢爸爸 钦 靓<div>图片:胡宸溢爸爸 全班家长</div><div>推送:政教处<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