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论看多少书,听多少课,都得看自己何时能开悟。[呲牙]今天忽然明白老和尚说的"放下”是什么意思,我一直很愚钝,直到今天才悟出那么一点点,记录下来,感觉受益匪浅。[愉快]</p><p class="ql-block"> 之前偶然听到赵越老师讲他是经历过死的人,好奇就听他讲完。听完我当时根本不相信,认为他是为了卖课故弄玄虚。今天忽然又想起他讲的自己逼近死亡的车祸。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我相信了,而且十分相信。那是一个下午,他开着日本生产的名车去下一个目的地,死亡谷。此处他还说了一句人不作就不会死,尴尬地笑了笑。他想去探究一下死亡。在路上开车时,因为一路平坦,车速就一直很快,哪知道有一段路没有修好,是沙石路,当车子开进沙石路时,因为车速过快,沙子又不停地被车子碾压飞起来,一时间刹不住车了,而前方恰巧是悬崖,又必须转弯。车速减不下来,转不了弯,只能撞到左侧的大树和峭壁上才能停下来,但无疑是车毁人亡了。</p><p class="ql-block"> 就在那一刹那间,赵越老师放弃了生的念想。没想到放弃的那一瞬,时间好像也突然停止了。本来几秒钟的事,时间却停下来了,眼前出现了他这一生中发生过的事,像过电影般的在眼前一幕幕地展现着。其中有一幕是他少年时,他喜欢一个女孩。有一天他看到女孩站在自家门前弄锁头,他走过去,当时为了耍帅,拿起锁头一使劲给锁上了,然后头也没回,装得酷酷的,走了。事情过后他还想,那女孩到底是要开锁,还是要关锁呢?结果此刻他看到了,他转身离开时,那女孩笑了。他明白了,自己做对了。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失去了意识。等他再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离车挺远的草地上,动了动胳膊和腿,发现竟然都能动。他看到那车,撞得面目全非,车门子也都开着,里面竟然没有气囊保护。他以为自己是死了灵魂出窍了,别人应该看不见他了,可不一会儿他知道了别人能看见他,他不但活着还完好无损。</p><p class="ql-block"> 当时听完这个事,我满心认为他故弄玄虚,只是车门开得及时,他被甩出去了,巧合而已。</p><p class="ql-block">直到昨天我看到一句话说:那些情绪相当稳定的人是不是才是真的疯了[捂脸]</p><p class="ql-block">一开始我只当笑话听了,后来一琢磨,这好像不是笑话呀!我一直在锻炼情绪稳定的道路上,苦恼始终没有进展。特别羡慕那些情绪稳定的人,无论什么事都波澜不惊。还有那些情绪稳定的家长,无论孩子怎么搞怪他们都能平稳地接住。他们是怎么修练的呢?还有那个赵越老师是怎么在生死关头那么冷静的,才死里逃生的。可我怎么练都避免不了情绪的暴发,几次暴发,几次自责。陷入了无限地恶性循环中。我想情绪稳定的他们一定是见过世面的,俗话说得好见多识广,了解多了自然就不感到奇怪了,情绪也就没有起伏了。这稳定的情绪可不可以用“麻木”这个词代替呢?"麻木"和“稳定”有没有关系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定有关系。让情绪一直稳定是错误的理论,那才是真正的疯了。因为情绪没有变化的人是心死的人,麻木的人,看破红尘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直情绪稳定。他们已经跟现实生活全部或部分隔离了,他们不去感受,不去评价,不去纠结,他们的思想有或没有停留在不同的时空中。而我们只是凡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那就不得不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有感受,有思想,有情感,那就会有情绪变化,就会有不同的情绪暴发。这才是正常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真正历练的是如何在事情发生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无论什么事发生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要让情绪尽量少的影响我们的决策,这最好办法就是“放下”,就是放弃,放弃执念。</p><p class="ql-block"> 情绪的来源大多都是某件事伤着我们了。我们或要别人或要自己来弥补,总之都在这条路上走。可当弥补不了或处理得不好时,我们的情绪就会暴发或崩溃或自责或怨气重重,不断折磨自己。其实这就是执念,我们的执念就是不允许发生,更不允许发生的事往更遭的方向发展。可当我们放弃执念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你就会像赵越老师撞车的那一瞬间,想到死定了,放弃了,不挣扎,不纠结我为什会死,为什么这么倒霉。而是接受,放弃生的执念。放弃的那一刻恰恰就是新生的开始,机会也就从那一刻来临了。</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看到一个大学生因为失恋要在学校的教学楼往下跳,自杀寻死。学校把消防员,警察都找来了,在地面上搭了一个气垫,本以为那个大学生从10多层的楼上跳下来,气垫能接住他,就有惊无险了。哪知他跳楼时太往外用力,导致掉下去时直接摔到了气垫旁边的草地上,当场身亡。他的生命终结了,从此再无其他可能。</p><p class="ql-block"> 这悲剧的出现不正是他的执念吗?不放弃,就要了他的命。</p><p class="ql-block"> 放弃就是放下。放弃听起来好像不上进,动不动就放弃,那不是什么事都干不成了吗?确实是,凡事要有个度,过度就要放弃,至于度在哪里怎么恒量全在你自己。人没有压力不上进,压力过大会受伤,能承受到什么地步你自己说了算。我想告诉你的是受伤之前要懂得放弃。放弃才是最好的开始,放弃才有重来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想起自己跟孩子上初三时,中考前一个月的日子。那段日子我异常地平静,我一直也没有悟出我为什么会那么平静,有时还想可能是命运使然吧。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前我认为是因为孩子线下的政治老师不断地跟孩子说无论什么考试最后拼的是都是心态这句话影响了我。就算影响到我,我也做不到一点波澜也没有啊,可就是没有,非常宁静,还很快乐地渡过了那最后的一个月。那一个月之前的我可是一直焦躁不安,唠哩唠叨地,自己都烦自己,何况孩子了。现在明白了,是我当时放弃了考一中的执念,因为孩子体育只考了30分,当时我估上一中的总分至少750分,而孩子与这个成绩至少差60到70分。所以我放弃了执念,只想一句话:他考到哪,哪里就是最适合他的地方。当我放弃了考一中的执念,天晴了,人也开朗了,不再纠结那没学到的知识点,而是能全心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孩子也心静地学习,不会的题慢慢研究。现在想想当时感觉不到学了多少,但实际上数学的压轴小题大题都是那个月学的,收获太多了。孩子在中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一中。</p><p class="ql-block"> 放弃不仅仅是在承受不住受伤时用到,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涵意。它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看到韦神的外表和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时总觉得跟他天才的身份不匹配。现在明白了,韦神之所以能成为天才,他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就告诉我们他的内心有多么清静。当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看他时,其实是我们的内心太杂乱,抛不开名与利。而他却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热爱的数学,数学理所当然也成就了他。放弃所有干扰专心去做一件事,不想结果,只去耕耘,怎会不收获成功?</p><p class="ql-block"> 马上要迎来2025年的中高考了,希望每一位家长和孩子们不要背着执念上考场,放下,放下执念,孩子才会轻松上阵,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答出最佳的人生考卷!</p><p class="ql-block"> 放下,放弃,既是新的开始也是成功路上的伙伴,更是控制我们情绪的最好的方法。从现在开始我要不断历炼,我相信执念的放下会让我的情绪更稳定,身体更健康,家庭更合谐,快乐伴随一生![微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