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神韵锁魔都

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上海——魔都,我来了。小时候,除了肇庆,就只认识广州,北京,上海。广州是省会,北京是首都,而上海,认识它,似乎不需要理由,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国人民,因为在我小时候乡下的挂历里,最显著的建筑物,就是上海的大钟楼。</p> <p class="ql-block">认识第一个上海人,是误认为是学生家长而加好友卢姓朋友,他时常在他朋友圈展示着上海风情,在上海滩晨跑,去旗袍店给母亲买旗袍,在雅致的西餐厅给女儿过生日,开直升机,追极光,驾游艇,看鲸落,把富裕的上海演绎得淋漓尽致。后来因为玩期货我把他删了。第二个上海朋友就是素素,因为一个“赌约”,热情大方又好客的素素邀请我和嫂子到他家,于是便有了这次的上海之行。</p><p class="ql-block"> 因为飞机误点,我们到浦东机场已是凌晨一点,素素开车来机场接我们,他家离浦东机场很近。到了他家,他妈妈已做好一桌菜肉,见我们来了,立刻下水饺,为的是我们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多好的妈妈和儿子。图为当晚的饺子和肉。😋</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严妈妈每天招待我们的都是这样的菜肴(上图)。我在广东的早餐只是一杯麦片或一碟肠粉,这是严妈妈给我们准备的早餐(下图),太丰富了。</p> <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都是素素家的楼房,简直可以媲美一间中型学校,这是他家的一小部分楼房。我们就住在下图这幢楼里。上图是他的十三座别墅其中的几座。</p> <p class="ql-block">很难想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建造这么多房屋的是怎样的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开启趁墟式的旅游模式,第一站,坐地铁到豫园、上海滩,这是途中看到的上海有名建筑——陆家嘴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厦(打蛋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开瓶器)、金茂大厦(注射器)】之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陪同我们到上海的还有嫂子母女姐妹四人。</p> <p class="ql-block">上海豫园商城,建筑风格古典,十多年前来过,商城里满是吃的,喝的,还有的就是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唯一与外地风情街不同的是里面有一条上海风情街,里面布置的是带有新旧上海特色的展览品。</p> <p class="ql-block">豫园商城里的曲桥。</p> <p class="ql-block">  从豫园商城内的绿波廊酒楼,沿九曲十八弯的九曲桥蜿蜒北行,越过湖心亭和熙来攘往的人群,抵达湖北岸,便可看见一白粉黛瓦饰以镂空窗棂的围墙及石条门框下的两扇大木门。透过木门和窗棂,隐隐可见假山、古建筑、参天古树等。她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江南园林豫园。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潘允端,为让父亲安享晚年,在住宅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栽竹,建造园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明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从四川右布政使任上解职回乡,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全力经修此园。经20余年,建成时占地70余亩,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全园亭台楼阁与曲径游廊相绕,奇峰异石兀立,池沼溪流与花树古木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后人将豫园和露香园、日涉园合称为“明朝上海三大名园”。这是前领导人所题的“海上名园”。</p> <p class="ql-block">豫园里的碧池绿树,亭台怪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玄门花窗假山的搭配,讲究花草树木的点缀。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忽逢苑池皆胜景,转竹透门别洞天。”</p> <p class="ql-block">豫园的长廊,可以媲美北京恭王府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豫园主人为父母建造的戏台。最喜欢的是那一副“玲珑烟雨,豫见繁花”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将近傍晚,我们来到上海滩。魔都的魅力尽情在黄埔江的霓虹灯里绽放,灿烂了上海滩的夜空。东方明珠塔收于我掌中。</p> <p class="ql-block">享誉中外的东方明珠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前面提到的陆家嘴三件套,上海浦东陆家嘴三件套是由492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组成、这三座浦东陆家嘴颇有代表性的建筑被戏称为“厨房三件套”,分别被形象地称为开瓶器、注射器、打蛋器。其中打蛋器——上海中心大厦,2013年主体结构封顶,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建成后成为中国第一高楼及世界第二高楼。</p> <p class="ql-block">上海三件套的霓虹装,上海之巅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正用它无穷的色彩变幻展示着它的魅力与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黄浦江两岸的霓虹色彩丰富多样,变化无穷,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谐美丽,江上的游船灯火通明,晶莹透亮,与岸上的霓虹相互辉映,粼粼的江水倒影着七彩灯光,活泼而又灵动,恣意泼洒着魔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翌日,由素素伉俪带领,从上海出发开启苏州两天游。苏州游的第一站,便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水乡——周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浙一带水网错布,河道纵横交错,道路宽阔,周围的建筑物带有浓烈徽派特色,马头墙,飞檐翘脊,很有古典意味。难怪自古至今会成为文人墨客、商贾羁旅追逐之地。</p> <p class="ql-block">由于周庄太有名了,所以游客特别多,所以它的商业化程度严重,多了脂粉的俗气,比其他水乡少了几分天然的纯朴。</p><p class="ql-block">周庄双桥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镇,是周庄古镇景区的一个景点,也称钥匙桥。双桥是指世德桥和永安桥两座石桥,位于周庄中心一条分叉的河流叉口上。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购下,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由此周庄开始出名。</p> <p class="ql-block">双桥,俗称钥匙桥,双桥是指世德桥和永安桥两座石桥,位于周庄中心一条分叉的河流叉口上,始建于1573年至1619年。</p><p class="ql-block">双桥,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p> <p class="ql-block">坐在柳树下的石凳上,映照着清澈的流水,看一一条条船排着队摇橹而下,吱吱呀的摇橹声,划着水波的哗啦水音,仿佛是一支天籁的音乐,轻叩着你的心灵。河上的双桥人影绰绰,来来往往,咯咯的叩着石板路的脚步声,穿越时空,仿佛把人带回“房后浣衣惊芦梦,一帘帆影船娘声”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记周庄》——灰瓦白墙河畔家,垂柳轻拂自芳华。一橹摇落日和月,小舟满渡诗与霞。</p> <p class="ql-block">在苏州的当晚,去了观塘街,本人倒觉的不是那么美。</p> <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落魄的张继怎么也不会料到,他感怀的一首诗却能影响千年。这是寒山寺中供游人敲响钟声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视频剪辑。</p> <p class="ql-block">我起初看“寒山寺”这个名字,还以以为寺在深山中。到了寒山寺才知道,寒山寺所处的位置,和江南水乡差不多,也是有小桥流水的,只是把街市变成一座寺庙罢了。</p><p class="ql-block">寒拾泉的得名与寒山寺的两位祖师寒山和拾得有关,相传拾得曾在此挖井,后人为纪念他们而将此井命名为“寒拾泉”。古时候,寺僧们曾长期饮用这口古井的水,并且还用井水向过往的路人施舍茶水。现在,它已成为寒山寺祖师寒山拾得的文化遗踪。</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观音峰为稀有太湖石巨型灵璧,堪称“姑苏之最”,位于内丈室东院庭院中央。此石高达7米,重约35吨。因“玲珑剔透、琉璃娟秀、籽若观音临驾、慈态善容、风韵万种”而得名。“观音峰”三个字由83岁高龄长老性空大和尚题写。</p> <p class="ql-block">这座钟楼供奉着一口大钟,这就是能敲出当年能传到张继船上的钟声的大钟吧。</p> <p class="ql-block">撞响“千年钟声”的大棒槌。</p> <p class="ql-block">读中学时,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苏州园林让我对园林产生无限的遐想,小桥流水,亭台曲廊,隔墙漏窗,假山池沼,名花异木,无一不在我脑海中浮现。电视剧里那些小姐们在其中款款而来,恍如瑶池蓬莱仙境中的仙子。可是当我亲身经历,却有点失望,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看过广东的宝墨园与清晖园,拙政园虽然很大,但从精致细微巧妙构思的角度,却比不上宝墨园与清晖园。</p> <p class="ql-block">玲珑太湖石,曲径通幽处。小院皆别景,江南园林孤。</p> <p class="ql-block">池上荷碧托玉盘,苔绿柳影照亭台。暗香风送莲轻动,无数伞入微波中。</p> <p class="ql-block">叶圣陶先生最为推崇的漏窗之一。</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里个别漏窗与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园林的隔墙也是如此多姿多彩,不但顶部是波浪形的琉璃瓦,连墙上的漏窗也别具匠心,充分体现了建筑者的独具慧眼与与对景物细致揣摩的能力。这墙上图案不同的窗饰,让我想起了北京和坤府藏宝楼各式各样的窗。</p> <p class="ql-block">从苏州返程上海途经的阳澄湖服务区令我大开眼界。一个服务区却把戏台、食肆、酒楼、园林、商场、展览馆等等囊括其中,江苏似乎要把这服务区做成像阳澄湖大闸蟹那样的高端品牌,尽情书写着它的富裕。</p> <p class="ql-block">阳澄湖服务区外观。</p> <p class="ql-block">阳澄湖服务区内观一角。</p> <p class="ql-block">从苏州返回上海当晚受到素素一家人的热情招待。这一桌佳肴所用的食材有许多是我听都没听过,单是那碟绿色的蔬菜,名字生疏得我至今也记不清。</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的第四天,我俩开着素素家的车,经闵浦大桥,往杭州嘉兴方向出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直奔天下第一村华西村。</p> <p class="ql-block">华西村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是中国著名的“明星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始建于1961年,由原华墅镇下辖的多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改革开放后,在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任期1961–2003)的带领下,坚持集体经济模式,走工业化道路,成为全国农村发展的典型。20世纪80年代起,华西村大力发展钢铁、纺织、旅游等产业,成立华西集团(2010年组建),旗下企业超200家,涉足金融、海运、新能源等领域。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大型乡镇企业,200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1万美元,远超当时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华西集团总营收达500亿元。曾被视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村民统一入住别墅或公寓,配发轿车,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建有仿制长城、天安门、美国国会大厦等微缩景观,以及高328米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内设金雕、金牛等奢华装饰)。</p> <p class="ql-block">华西村的居民住宅变迁。</p> <p class="ql-block">华西共有九座这样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华西金塔位于江苏省华西村,于1996年建成,投资1.2亿元人民币。自建成以来,这座塔楼便成为了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塔高98米,共7级17层,是一座集多功能于-体的综合大楼。塔内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宾馆、餐厅和商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住宿和购物体验。塔顶还设有观光层,游客可以在此俯瞰整个华西村的美景。华西金塔不仅是华西村的重要景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时,还在金塔的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为这座塔楼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位于华西村的龙希国际大酒店,是一座耗资35亿建造的超五星酒店。2007年8月开工,2011年10月为庆祝华西村建村50周年正式开业,历时4年。定位为超五星级标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高328米,共74层(含地下2层),总投资35亿元。以“三足鼎立,明珠置顶”为设计特色,集住宿、餐饮、观光、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酒店外观采用三足鼎立、明珠置顶的造型,共有5个连廊和4层观光平台。部球体直径50米,含旋转餐厅及观光平台。酒店内还设有博物馆、水吧、金鼎等,拥有奢华的内部装饰和各种豪华设施,包括黄金铺路、金牛、九龙吐水、龙凤壁图等。内部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主题划分会所,每12层设一个主题区,826间客房,含标准间、公寓、豪华套房及总统套房。其中60层是金汇所, 70层是旋转餐厅,71层是中餐厅,72层是观光大厅,72层以上是金牛所在的楼层,陈列一吨重纯金金牛(市值约3亿元)。展现了华西村的奢华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华西村内部别墅区。</p> <p class="ql-block">鸟瞰华西。</p> <p class="ql-block">离开华西村,已是下午两点钟了,我们开往嘉兴市乌镇古镇旅游区,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佛南路18号,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镇域面积79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镇古名为乌墩、乌戍,有7000多年历史、1300多年建镇史,是中国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有江南木雕陈列馆、修真观古戏台、汇源当铺、亦昌冶坊、昭明书院等一大批明清时代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有乌镇民俗风情馆、江南百床馆、传统作坊区、香山堂、拳船表演,茅盾故居,逢源双桥等主要景点,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p> <p class="ql-block">乌镇,为了寻访茅盾的故居,我曾在2013年到过那里。古朴的石板路,吱呀作响的厚重木板门,店里陈列的酱油缸,墙上挂着的一串串玉米棒子,这是我最喜爱的人间烟火的味道。要是在下雨天,坐在临河的敞着的廊亭里,一盏清茶,一碟茴香豆,听着小曲,看檐前滴落的雨滴和来往摇着橹的小舟,那会是多么惬意的事呀。</p><p class="ql-block">但是这次到乌镇,我愣是没有找到茅盾故居,遗憾。</p> <p class="ql-block">石板路,木板屋,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硬是用最纯朴自然的天然之物,构造成我们祖先舒适的生活家园,这种与自然共处的方式在今天现代人看来,是如此令人迷恋,和谐自然古朴健康,这或许就是我重到乌镇要寻找的东西吧。</p> <p class="ql-block">绿水翠树,造型独特的小桥,临水而建的拥有着古典意味飘栏房屋,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乌镇里面的河流,鱼儿特别多,从侧面反映了乌镇人对环境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要是坐在船里哗啦摇荡,慢慢欣赏着两岸各具特色的房舍,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我沉醉着。</p> <p class="ql-block">屋角,垂蔓,瓦檐,绿水,对面的房舍栏杆,恰好也有一棵树,这个角度看景也不错。这缺口本来就如一个窗口,外面是风景,更妙的是,当你以为只是在静静欣赏水面时,忽然出现一条船甚至是两条……慢慢驶来,那“风景”也在变化着,其中过程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粼粼的河水拽动着灯光,轻摇着,轻晃着,不算金碧辉煌,但也玲珑剔透,仿佛是酝酿着的瑶池仙境。</p> <p class="ql-block">随着夜幕的降临,灯光陆续亮了,本在晚昏下模糊的景象也渐渐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美,绝了。蓝调时刻下的乌镇美到无法形容。想说她绿水美如碧玉,可碧玉哪里有她的灵动?想说她灯光明亮,金碧辉煌,可她分明不见灯只见影,浑身透亮却不刺眼。在锅耳顶、马头墙、木坊屋檐的遮掩下,灯光被分割错落而又不间断,使每座房子轮廓清晰,棱角分明,更妙的是,房屋的雕花窗户,或开或合,透着或明或暗的灯光,神韵毕现,河中晃动着带着同样不见灯只见光影的小船,衬着婆娑的树木与蓝调时刻的天空,现代灯光塑造下的奇幻景色,令人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最爱这样的小憩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的夜晚时光。</p> <p class="ql-block">夜深了,渐渐沉静下来的乌镇小巷,但房屋依旧玲珑剔透,艳丽动人。夜风轻拂,不知从哪传来的虫鸣,寂静的小巷偶尔闪动一两人影,稀稀疏疏的脚步声,仿佛在告诉你白天古镇的故事。眼前的一切都好想去触摸,却也摸不着,就这样梦幻,让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乌镇的第二天,我们又来到南浔古镇。南浔古镇离乌镇只有十八公里。南浔古镇游客显然比乌镇少得多,虽比不上乌镇的繁华,却也不逊色。她还媲邻京杭大运河,古典而又宁静,仿佛是从千年沉睡中刚刚醒来,不受世人打扰,原始却又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不也是“周庄的双桥”吗?比周庄的双桥更高更大,南浔古镇也太低调了。</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的河道更宽,水更碧,小巷更干净利落,如同深闺的少女,深藏不露,但走近她,她却浑身给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终于想出写南浔古镇的词——《南乡子•南浔古镇》</p><p class="ql-block">晴风绿柳扬,斜日曲波映画梁。连动船舫分水影,悠长。一抹岸花几许香。</p><p class="ql-block">再坐庭花唱,珠落莺开是船娘。一壶清茶隔窗望,琼浆。只恨巷短客返乡。</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视频剪辑。</p> <p class="ql-block">南浔也不乏有名人故居胜迹。张石铭旧宅(题图为张石铭旧宅外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位于湖州市南浔镇,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于光绪25年至31年(即1899-1905年)所建,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张石铭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格局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群组成。相互联通,巧妙结合,反映了主人在十九世纪末与西方在经济、文化、艺术中的联系与沟通。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系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格局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群组成。相互联通,巧妙结合,反映了主人在十九世纪末与西方在经济、文化、艺术中的联系与沟通。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系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故居内部的门窗。</p> <p class="ql-block">南浔也是刘镛(此刘镛有别于北京的刘墉)故居所在地。刘镛居南浔“四象”之首,据信资产达白银2000万两之多。光绪皇帝曾钦赐 “乐善好施”牌匾表彰其善行。因为刘家资产最为庞大,在“四象”中被称为“刘家的银子”。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在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刘氏家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 1888 年,落成于 1897 年,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建筑。正厅面阔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四间,次间进深六柱,气势恢宏。厅内悬有宣统皇帝御赐的“承先睦族”九龙金匾,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家庙旁高大的颂德牌坊,反映主人积德行善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里的莲花池。刘镛仰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湖州建的莲花庄,才取了这个名字。一个铜匠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方富商,却心系文人雅士的风骨,这或许就是江南文化的魅力所在。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嘉业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建成的,因清帝溥仪所赠金匾而得名。藏书楼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海量的古籍藏书闻名,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南浔古镇,已是下午两点钟了,立即赶回上海,与静静嫂子她们一起去素素家附近的新场古镇。</p> <p class="ql-block">新场镇视频剪辑。</p> <p class="ql-block">一河两街。与南浔相比,新场更似市集,农村市集化较为严重。</p> <p class="ql-block">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由于商业需要,长廊里摆放比较杂乱,但细看,也能感受到新场镇古韵的味道——雕花挂着牌匾的梁枋,挂着用来招客的各式灯笼与纸扇。</p> <p class="ql-block">上海广富林,来上海必打卡的地方。看名字,看不出啥名堂来。</p><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昔称皇甫林。清乾隆年间市肆较盛,后大都弃商务农。</p><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主要分布在原佘山镇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及两岸。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p><p class="ql-block">1977年,广富林遗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地区风很大。</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俯瞰。</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博物馆建筑半埋于湖中,灰瓦屋顶探出水面,内部通过沉浸式展陈呈现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等。</p> <p class="ql-block">乘坐电梯走下地下博物馆,像穿越历史一般,行走在古时人们生活的地方,与古人进行无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上海广富林也是良渚文化的发育发展地。</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良渚人居住环境及工作情景。</p> <p class="ql-block">地下博物馆活生生的建造了一个良渚人的生活空间,内有森林,村落,小溪,山洞。活脱脱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地下城外的拴马桩。</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仿佛行走在历史的纵轴线,从远古穿越唐宋元明清,到民国年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现代文明也在这里徐徐展开。这是民国时期火车站仿制图。</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有钱人家的生活状态。与广州溜雀的老伯去饮早茶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水下博物馆里的米行与刺绣铺。</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公园的其他景点。</p> <p class="ql-block">中午,素素带我们吃的江浙沪名菜——狮子头。</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广富林的当天下午,我们去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总占地面积207公顷,是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p><p class="ql-block">上海辰山植物园拥有矿坑花园、展览温室(含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珍奇植物馆)、月季园、药用植物园、城市菜园、春花园和观赏草园等园区,已收集各类特色植物14625种,其中原种7758种,品种6867种。</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的普陀鹅耳枥首次结果。</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内绿草茵茵。虽经人工种植,却给人天然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最爱这些睡莲的倒影。一上一下相对应,却不是完全复制。由于风吹水面微动,水中的倒影有些弯弯曲曲。增加了倒影的灵动性与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温室内种满各种各样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长相奇特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无题。</p> <p class="ql-block">大如圆桌面的仙人球。</p> <p class="ql-block">黑天鹅与能坐上一个小孩的莲盘。</p> <p class="ql-block">临近辞行时,为了感谢严妈妈的盛情招待,嫂子他们特地做的一桌菜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