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求雨山

茉莉

<p class="ql-block">南京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浦口区江浦街道的求雨山顶,是三浦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的永恒纪念。纪念碑的正面,是林散之的隶书所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劲有力,令人肃然起敬。背面则刻有电脑雕刻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江浦县人民政府二〇〇〇年四月敬立”,字迹清晰,彰显着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p> <p class="ql-block">碑体设计别具匠心,既像迎风起航的风帆,又似锋利无比的利剑,还宛如燃烧的火炬,彰显着革命的热血与荣耀。碑身采用坚固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外层则精心镶嵌花岗岩,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英烈的深切缅怀。</p> <p class="ql-block">碑下基座上,还刻有详细的《碑记》,其中详细记载了渡江战役的英勇事迹。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渡江战役。在激烈的战斗中,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一〇三师英勇地向盘踞在江浦县城的国民党守敌发动了攻击。经过一夜的浴血奋战,战士们终于在二十一日上午迎来了江浦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在解放江浦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江浦县人民委员会在得到江苏省人民委员会的批准后,于一九五七年四月开始着手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和施工,纪念碑于当年十二月顺利竣工。</p><p class="ql-block">随着江浦县城的大规模改造,一九九九年,中共江浦县委员会和江浦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求雨山重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月二十一日,新碑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而到了二〇〇〇年四月,新碑已经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碑高十九点九九米,寓意着这是一座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丰碑。其碑体形如风帆,又似利剑、火炬,寓意着江浦人民将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不断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金陵四家”——当代书画艺术大师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萧娴纪念馆于1992—2006年相继在南京浦口的求雨山上建成。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求雨山上,主建筑核心区为“金陵四家名人纪念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四馆”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馆藏一千余件大师级书画。</p> <p class="ql-block">林散之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路48号,林散之艺术馆是为了纪念“草圣”林散之先生而建立的专题性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1898年生于南京市浦口区,1989年病逝于南京。他的书法,楷、隶、行、草无不精能,自成一家,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称为继二王、怀素、王铎之后我国草书艺术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有“一代宗师”、“当代草圣”之誉。</p> <p class="ql-block">萧娴纪念馆的建筑面积达到了600平方米,主展厅的设计灵感来自贵州的民族风格。故居则按照萧娴生前居住的百子亭房屋样式进行了复制,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展线长达100多米,展览面积有400平方米,这里收藏了萧娴的122件书法作品,每一件都是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你将被这些书法作品深深吸引。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萧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功底。无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都让人感受到她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