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院组织春游的通知终于盼到了,很高兴!现在集体活动越来越少了,心里一直盼着有机会去外面走走,散散心,和老同事们聊聊天,毕竟我们WG前参加工作的人绝大部分人都是80后了,能外出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们这一代人有共同的经历,有专属于我们的恋旧“频道”,见到老朋友,有一种重回“往日时光”的兴奋!可从报名的情况看,却有点失望,远没有前几年那样的“盛况”。其实也很简单,特殊时期大学停招了,退休教工的年龄结构的“断层”出现了!后来的差不多都有一代人的差距了,除了个别同事外,其他人都不在“朋友圈”了。也只能顺其自然了,这次一辆大巴就解决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旅行社的服务还是很热情的,现在一上车还发早餐,早知道在家就不赶了。两个小时的车程中导游通过介绍景点特色,组织车上手指操,介绍自己工作经历,人生感悟,组织娱乐活动等等,有效的缓解了大家旅途中的疲惫感,准时顺利到达第一景点。(网络图片)</p> 上篇 窑湖小镇掠影 <p class="ql-block"> 窑湖小镇的游客服务中心是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建筑,硬件设施一流,完全和“小镇”的概念两回事。中心不仅投入了130亿的巨资对景区进行规划,改建。产品在包装宣传工作方面也十分用心,水平可能也非一般景点能及,反映了宜兴人的现代意识和能力。我这次原来只是打算出来散散心,随便看看,所以也没有认真拍照,收集资料,因为没有做美篇留念的打算。回家的路上就有点后悔了,这次春游,其实感觉不错,应该多留点资料的。好在门票没有扔掉,我想门票上应该有相关信息,果然看到一个并非十分清晰的二维码,我想这不会是做做样子的吧?反正仅此一条路了,不妨试试,我认真处理了一下二维码,通过扫码居然链接上了他们的公众号,意外获得了大量精彩的照片,没有“无米之炊”的忧虑了,好高兴!反正也是替景区进行宣传,双赢!</p> <p class="ql-block">景区在山水相依的怀抱里,得天独厚!</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后,带队的导游小胡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拍“全家福”,现在感觉他的这个安排还真的很有必要,因为两个导游各带一队,路线是分开的,大家走的也很分散,拍照“专业户”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有些人除了“全家福”以外,如果自己不拍照分享,就再也没有了“出镜”的机会了,“全家福”是他参加这次活动的唯一证明了。放大一点,哈!</p> <p class="ql-block"> 根据景区公众号提供的景区全貌和景点分布图,我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大部分人可能只是在蒋氏宗堂到春波长廊的范围里,走马看花的逛了逛,这里也是景区主要的商业区。走到窑工水车的人可能不多,毕竟大部分人都在85岁上下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路边矮坡上按放的大大小小,形象各异的陶瓷作品,这些可能都是各种神话故事,传说里的人物,只有知道这些故事的人才能知道这些人物的典故。我们就看个新奇,这肯定是这里的特色,既美化了景区的环境,又展示了他们的产品,说不定还可能是废物利用,不得不佩服宜兴人的才智!</p> <p class="ql-block"> 观光列车是一个另外收费的自选项目,这里湖光山色,满山竹林,空气清新,临湖小镇,别样风情,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有别于一般城市公园视野的单调,或穿行于山野林间,或俯视湖面的碧波荡漾,行舟漫漂,遥望小镇的人间烟火…岂不是一种特别诱人的人生体验吗?当然,你得舍得“馬内”!</p> <p class="ql-block"> 倦鸟回巢,客船靠岸,黄昏时分,远离喧嚣的古老小镇,呈现出一种原始状态下的宁静和美感。经过色调处理过的窑湖小镇的黄昏,别具韵味。</p> <p class="ql-block"> 小镇街道一角,紫砂店古色古香的门面也一道难得一见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花艺的DIY工作室,小镇是一个很有艺术氛围和现代化意识的地方,古屋也能有和时代同步的内涵,让游客在这里自己动手搞花艺。</p> <p class="ql-block">陶瓷制作DIY</p> <p class="ql-block">AYBQ老师拍摄的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陶瓷店小院里,游客一家人的休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龙窑茶座。</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猫猫阿婆老师拍摄的三组景点风光。</p> <p class="ql-block">龙窑是一种利用斜坡地形而建的长龙形斜坡窑炉,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构成。窑头是投放柴火,位置最低的火膛,窑室是放置待烧陶瓷配胚体的主要空间,成长条形,内部有多条投放柴火的孔,便于控制不同位置的火候。窑尾有烟囱,有利于自然通风,充分燃烧,提高温度。龙窑的优势是,自动拔火,升温快,热效率高;内部空间大,可同时烧制大量胚体,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同的位置有温度和气氛的差异,能产生丰富的窑变效果,使陶瓷产生独特的色泽和条纹。龙窑工艺,起源于商代,成熟于战国,广泛流传于唐宋时期。这表明龙窑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在享誉世界的中国陶文化中无疑做出了特出的贡献,这次能亲自来到龙窑的现场,目睹它的身影,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为古代智慧勤劳的劳动人民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陈福朝老师拍摄的部分风光照</p> <p class="ql-block"> 一只钟铃,一句话,一种色彩,平淡无奇的街景,也能让人兴奋起来,呼唤友谊的玲声,激起了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多好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窑工水车</p> <p class="ql-block">感谢王书记努力促成,并组织这次春游活动,和她在历次集体活动中辛勤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老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龙形水秀</p> <p class="ql-block">水秀表演的看台,如果风向朝看台,一定都是落汤鸡!</p> <p class="ql-block">水秀表演看台上面的平台,遥望窑湖。</p> <p class="ql-block">“人在江湖,自在窑湖。”</p><p class="ql-block">再见,窑湖!</p> 下篇 陶二厂街景一瞥 <p class="ql-block"> 离开窑湖小镇,我们来到离陶二厂很近的一家“西施宴”餐厅,这一看就知道是和旅行社的“利益共同体”,生意红红火火,好像都是来旅游的人。感觉服务很热情,质量也还显友善,主食上了一大盘菜饭,让人就有了不一样的亲切感,食材当然要控制成本,但厨师的手艺还说得过去,和红烧鱼配菜的魔芋处理得看上去像是诱人的扣肉。</p> <p class="ql-block"> 陶二厂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周墅紫砂工艺厂,1980年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是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该厂主要生产各类日用陶器、紫砂陶等。日用陶器包括盆、罐、缸等生活用品;紫砂陶则涵盖茶壶、花盆等,部分产品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很多传统陶厂面临挑战,宜兴陶二如今可能已不再以过去大规模生产的形式存在。不过它承载的陶瓷制作技艺和文化记忆依然有价值,部分老工人和传承人继续传承相关技艺。2022年起,丁蜀镇政府投资6.43亿元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定位为“世界陶文化旅游目的地”,2024年10月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 进入厂区首先看到的是由多个彩色磁盘拼成的大型图案幕墙,这既代表了陶瓷厂的特色,又呈现出让人惊叹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主创者大胆而独特的创意是很成功的!大家纷纷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入陶二厂的街区,看到右侧的第一家店的门面,就感到这条百米左右长的商业街是“迷你型”的,第一家馄饨小店的门面居然这么有“画面感”,满满的江南情调,一下子就点燃了我拍照的兴趣,整条街的店面都在右侧,总体感觉简洁和谐,朴实而又不失美感,很大气,舒服。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样的街区风情。其实这还仅仅是整个街区的一个序幕,经过一座很难说出是什么功能的大型建筑后,才是这里核心的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 这样一座似山,似窑,还似城门的建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其主要功能有代表主人在此满腔热情的欢迎来自八方的游客的意思,我这样的感觉来自它温暖的色调和让人喜欢的造型轮廓。大家在这里兴奋的聚集,交流,拍照,定格这值得留念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终于见到了大唐的“全家福”,唐老师曾经是我们系的一把手,总支书记,为学院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他同届留校的老同学有的已经走了,有的健康状态差了,能像他这样全家外出,精神饱满的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很少了,这也是一种“福份”,我们祝福他们全家安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穿过那个大型的门洞,我们来到一条正常的新街区,这才是这里核心的商业街,多家陶瓷制品商店分别展示了各种用途,各具特色,大大小小,色彩斑斓,制作精美,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陶瓷制品,几乎每一家商店都是展示精美陶瓷艺术的平台和橱窗,参观购物的人流穿梭不歇。这里也有一些凤貌各异,各具特色的餐饮,休闲店,其风格和前面经过的“迷你型序幕”协调,统一,和外面传统的街市相比,更有超前意识和现代化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这家“五堂紫砂”的门廊,感觉是一幅立体画,店主的创意和制作代表了他们制品的品味和追求,同样具有广告效应。最后一张照片为这条街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的春游结束了,感觉参加的老师和家属对活动基本上都还是蛮满意的,所以尽管陈福朝,Wft两位老师已在各自的美篇中对这次春游做了介绍,但是值得留念的场景的确太多,难免顾此失彼,照顾不过来。此篇仅是做些进一步的补充,争取为这次活动留下的资料更完整些。感谢陈福朝,AYBQ,猫猫阿婆,大唐,Wft等等老师的照片,也感谢窑湖小镇公众号提供的丰富资料和旅行社两位导游的热情而周到的服务!</p><p class="ql-block">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指正!</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再见!</p><p class="ql-block">2025/05/24初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