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前,中国社会仍然有人在宣扬“酸性体质致病”的观点。关于“酸碱体质理论”,早在10年前科学界和权威医学机构已明确认定其为伪科学,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其创始人罗伯特·O·杨也在法庭上承认他凭空捏造了该理论。</p><p class="ql-block">1. 酸碱体质理论的起源与核心观点</p><p class="ql-block">酸碱体质理论是罗伯特·O·杨(Robert O. Young)提出,他声称人体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分,认为酸性体质会导致疾病(如癌症、骨质疏松等),而通过饮食或药物调节体液pH值可恢复健康。他提倡通过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来改变身体酸碱状态。</p><p class="ql-block">罗伯特·O·杨因为无证行医,被判有罪,需要向患者支付1.05亿美元的赔偿,并当庭承认自己无证行医、酸碱体质理论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p><p class="ql-block">2. 科学界的反驳</p><p class="ql-block">①人体pH值的自我调节机制。健康人的血液pH值严格维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由肺、肾脏等器官精密调控。饮食几乎无法改变血液pH值,极端偏离会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②无科学证据支持。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指出,没有研究证明食物能改变整体体液pH值,也没有酸性体质直接致病的证据。</p><p class="ql-block">③局部pH值存在差异。某些器官内(如胃酸pH值1.5~3.5)或尿液pH值会因饮食波动,但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p><p class="ql-block">3. 酸碱体质理论的争议与危害</p><p class="ql-block">①商业炒作。一些产品(如碱性水、保健品)利用酸碱体质理论进行营销,缺乏实际功效。</p><p class="ql-block">②延误治疗。2018年,罗伯特·O·杨因无证行医和欺诈被美国法庭判赔偿1.05亿美元,其患者因放弃正规治疗导致癌症恶化。</p><p class="ql-block">4. 正确的健康建议</p><p class="ql-block">一是均衡饮食。食物要多样化,避免偏食和挑食。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不是因其酸性或者碱性,而是因其富含纤维、维生素等。</p><p class="ql-block">二是警惕伪科学。治疗疾病需基于医学证据,而非调节pH值。</p><p class="ql-block">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酸碱体质理论是已被证伪的营销概念,真正的健康管理应依赖科学医学指导。对于pH值的担忧,正常人体已具备完美的调节能力,无需人为干预。</p>